新华报业网 > 镇江 > 要闻 > 正文
【新时代 新作为 新篇章】看句容这支农村文艺宣传队 剧本自己写 道具自己做 村民自己演
2019/08/05 18:15  镇江日报  

  日前,记者走进江苏镇江句容市下蜀镇亭子村,探访句容首家农村文艺宣传队,正赶上村里宣传队举办“感党恩 颂祖国”晚会。村上老百姓带着凳子来到这里一睹宣传队的风采,不一会,若大的广场上已座无虚席。

  晚上8点,演出在欢快的锣鼓乐曲中开演。锣鼓、古筝、歌舞、戏曲、花船表演等10个节目相继亮相。这些节目无论是演职人员还是编排,全都是亭子村村民“一手包办”,他们中最小的年龄12岁,最大的75岁。

  “这上面的演员都是我认识的啊。《十送红军》在前面跳的那个人是曹当慧、旁边是王道玲,都是我们村的。”亭子村村民丁道银一边扇着蒲扇,一边兴奋地说道。演出的同时,不时有老百姓像丁道银一样发出感慨,在演员里找熟悉面孔,纷纷感叹亭子村文艺宣传队的出色。每当一个节目演完后场上都会响起热烈的掌声。

  

  

  短短1个小时的晚会,寻找演员花了大半年,编排晚会用了2个月。亭子村党总支书记徐本浩告诉记者,舞台的构思早于成立宣传队,搭建舞台,必须要建一支专业的文艺队伍,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出舞台的用处。这个想法早在2018年开始就一直萦绕在他脑海里。

  上世纪80年代,亭子村各种文化活动比较丰富,花船、吹拉弹唱的人才都有,而进入21世纪后,村里的文娱活动渐渐就消失了。“乡村振兴、新时代文明实践都要扎根基层,亭子村应该积极行动起来,我们就从文化振兴起步。”徐本浩不止一次的在村两委会上提出,要求发动群众收集、挖掘亭子村的文艺人才,全力打造培养一支本土化乡村文艺宣传队。

  从去年12月份开始,该村工作人员深入农户摸排挖掘,成立了一支包含陶笛、花船、合奏队、广场舞等项目的乡村文艺宣传队。约50人的文艺宣传队成员里有村民、有文艺青年、有幼儿园老师还有普通妇女,经过训练、统一指导,完成了普通百姓到“演员”的角色转换。

  今年33岁的陶笛演奏者蒋璐就是宣传队中一员,悠扬的陶笛声令人如痴如醉。曾经他是在键盘上书写人生的IT工程师,因为热爱陶笛,他放弃了苏州高薪工作,回归到亭子的小山村,在一间普通的民房里搭建了简易陶笛工坊店,集制作、销售、教课于一体。

  现在的蒋璐,平时在家经营自己的陶笛工坊店,需要演出时便到亭子村和其他队员一起排练。他告诉记者,回到家乡,看到这么多人喜欢文化活动,现在还有人找他学习陶笛,觉得非常激动。蒋璐说,会不遗余力把自己的所学、所懂展现给父老乡亲,给他们带来文化愉悦。

  “下蜀是个好地方,青山绿水好风光,遍地花开朵朵香,临港工业美名扬。”清新的小调、滑稽的表演、喜庆的装扮,由徐月梅、巫英福、阙小花3人组成的趟花船组合在亭子村大舞台一出场便引起场下轰动。趟花船是风靡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文艺项目,那时候逢年过节、喜庆事,村里的花船队都会上街唱起来。唱什么、怎么唱都是即兴表演。

  75岁的徐月梅可以说是亭子村趟花船的元老了,这次听说亭子要组建文艺宣传队,村里工作人员来问后就立即答应了。她叫上了自己的女儿,拉上了曾经一起趟花船的二胡手张国年,自己动手制作花船,一起编唱词,最后由村委会审核。徐月梅告诉记者,“现在就希望这个制作手艺和节目能传承下去。”(杨婕 庆海)

标签:
责编:顾志铭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