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扬州 > 要闻 > 正文
为了这件事,扬州把视频大会从市开到镇村
2020/03/27 17:09  新华报业网  

  3月26日,扬州开了一个超大规模的视频会议:市、县、镇、村四级干部同场参会,市委书记、市长部署动员,市委副书记做“辅导”,共同讨论一件事——加强基层基础建设、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在全省上下鼓足干劲、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的关键时刻,扬州为何“忙”起了社会治理?扬州市委书记夏心旻用“磨刀不误砍柴工”点出考量:只有基层强起来、壮起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底板才能守得住、稳得好,才能一门心思忙发展、一门心思忙招商、一门心思上项目。

  基层治理能力扛住战疫“大考”

  持续开展新冠疫情防控工作两个多月、取得阶段性成效后,召开这样的主题大会部署基层基础建设,对扬州来说既是落实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省委要求,也是强基层打基础的现实需要。

  在这次阻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大考中,扬州基层战斗力经受住了严峻考验。

  据不完全统计,在两个多月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战中,扬州1.1万名社区工作人员、2万多名医务工作者、1.3万名公安干警辅警连续奋战在抗疫最前沿,1.2万名机关干部、1万名退役军人纷纷去街道、下社区,690多个志愿服务组织、近3万名注册志愿者以各种形式开展志愿服务,共同筑起了疫情防控的坚强防线。

  这次大会上,来自宝应、江都、广陵等多家单位汇报了自己的经验。自2010年以来,扬州市先后两批、三个乡镇参加全省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进行了深入探索。

  江都区小纪镇构建起“集中高效审批、强化监管服务、综合行政执法”的基层政府治理架构;

  高邮市送桥镇实现“一窗办理”管政务、“一支队伍”管执法、“一张网格”管治理;

  邗江区槐泗镇通过党建引领,织密管理网格,实现了村镇一张网治理、一站式服务。

  社区治理创新也一直没有断线。通过推进德治、法治、自治“三治融合”,推动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三社联动”,逐步形成了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全社会共同参与的“一核多元”基层社会治理格局。

  广陵琼花观社区把网格化服务、“小巷议事会”和购买社会组织服务融为一体;

  江都富民村实施“十户片长联调”制度;仪征新集村设置“首席来访接待桌”;

  瘦西湖景区丰乐社区激活“红色基因”,引导居民开展“微自治”;

  广陵文昌花园社区深化“网格长—组长—楼栋长—志愿者”四级治理格局,实现了网格“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责任到人”的全覆盖……

  基层的这些创新举措,成为扬州社区治理的一道道靓丽风景。

  随着镇村两级干部队伍能力不断提升,扬州涌现出了一批先进典型。

  面对封控管理确诊患者所在楼栋这个危险任务,西湖镇胡场村书记徐长忠响亮地喊出“让我来”;

  射阳湖镇天平社区主任马成双把被子搬到社区服务大厅,全天候摸排返乡人员、服务复工复产;

  头桥派出所副所长潘道骏连续17天、每天凌晨为17家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运转提供“保供应一条龙”服务;

  车逻镇纪委书记杨慧梅还在胃部手术康复期,就到防控一线连续作战;

  荷花池社区党委书记曹霞带领党员志愿者在2周内开展多轮大排查,主动担任封闭管理楼栋的“楼长”……

  在这次突如其来的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基层干部和社区工作者成为中坚力量,扛起了担当。

  “强身”“瘦身”“健身”夯实基层 “底板”

  基层抗疫成绩斐然,但面对扬州当前高质量发展需求,当前的基层基础和治理体系中仍然普遍存在的一些短板和薄弱环节。

  “有权的不执法 ,没权的管不了,上下贯通、部门联动的机制尚未形成。”大会上,夏心旻毫不讳言。

  调研显示,在基层管理体制方面,乡镇(街道)存在权力与责任不匹配、事权与财权不对等的现象。乡镇“五大中心”实质性运转的不多,“七站八所”功能不断弱化,村(社区)承担大量行政事务,基层干部和社区工作者疲于应付。

  在网格化社会治理方面存在着基层服务执法等力量整合不到位,一些应进网格的力量和资源没有真正地扎根在基层等问题,存在“基层吹哨、没人响应”甚至根本无人发现、无人吹哨的问题。

  在基层队伍建设方面,有的基层干部知识结构老化;有的年轻社区工作者把基层当跳板,“飞鸽牌”的多,“永久牌”的少;广大基层干部任务重、压力大、待遇低、出路窄,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

  这些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基层干部和社区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万丈高台起于垒土”,扬州全市14484个党组织,2/3以上在乡镇(街道)、村(社区)和基层企事业单位;30万名党员,80%以上工作在基层、战斗在一线。稳定、安全、生态等底线能不能守住守好,就看基层这个底线底板是否坚实和牢固。

  “一个地方的发展好比在高速公路上跑的汽车,发动机要好,如果发动机底板老是漏油,轻则需要不断停车检修,重则会出事故、出大事情。因此,我们只有把基层这个阵地守好了,党的执政才有坚实的根基;只有把基层这个底板打牢了,全市的长治久安才有保障;只有把基层这支队伍建强了,服务改革发展稳定的能力才能得到有效提升。”夏心旻说。

  基层工作千头万绪,迫切需要聚合力量、整合资源。抓住中央、省委大力推进乡镇治理体制改革、网格化建设以及基层党组织建设“三重机遇”, 扬州整合资源以期催生“化学反应”。

  “重点就是解决好头重脚轻、车大马小、责大权小等乡镇普遍面对的治理难题和发展制约,加快提升基层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让群众的事情可以在家门口办好。”市委副书记孔令俊说。

  此次扬州结合地方实际,扬州制定出台《关于全面加强基层基础建设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实施意见》,无论是赋权和机构设置,还是考核体制和打开基层干部职业通道等方面的干货都不少。“重心下移、权力下放、力量下沉、经费下拨,让基层真正有权管事、有人干事、有钱办事。”。

  赋权到位,让镇街“强身”。按照“有需要、接得住、用得好”的原则,围绕省政府明确可赋予乡镇的46项行政审批权和323项行政执法权,进一步明确乡镇(街道)的职能定位,按照“依法下放、能放则放、权责一致”的原则,将基层迫切需要而且能够有效承接的服务管理权限下放,做到权随事转、人随事走、钱随事拨。但《意见》同时要求确保权限下放和权力承接同步到位,防止有些条线部门把本应承担的责任借机下放、向基层“甩锅”。

  设置精简,让机构“瘦身”。突出乡镇(街道)抓党建、抓治理、抓服务的主责主业,统筹设置党政机构,原则上乡镇设置1办8局、街道设置1办7局,构建扁平高效、简约精干的基层组织体系。包括整合现有乡镇(街道)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职责、机构,设立行政审批局暨为民服务中心,实行“一站式服务”“一门式办理”;整合现有各类执法力量,组建统一的综合行政执法机构,实现一支队伍管执法。

  人员下沉,让一线“健身”。统筹使用乡镇(街道)机关和事业单位人员,推动条块力量下沉,优先在公共服务、综合执法一线配齐配强人员。特别提出赋予乡镇(街道)对条线部门派驻机构及人员的绩效考核权和任免建议权,且考核权重不低于50%。

  “五到位”让政策“一竿子到底”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扬州此次出台的《意见》坚持既将重点任务讲清楚,又没有把条条框框定得很细,并明确由各地、各有关部门研究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和配套改革措施,确保主要精神精准落地的同时,鼓励各地紧密结合实际,积极探索创新、创造工作亮点。

  以深化网格化社会治理为抓手,让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畅通起来。扬州《意见》建立市级统筹、县级主战、乡级实战的三级指挥调度和工作体系,形成全要素、一体化的网络信息系统和综合性指挥平台,构建“统一受理、分级管理、分类处置、闭合运转”机制,实现“多网合一、一网到底”。

  同时,把村居干部、公安干警、志愿者、专兼职网格员等基层力量在线下进行整合,推进“网格+警务”等多元融合,真正实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推动巡办有机融合,实现“网格吹哨、部门报到、部门处置”。构建“一格一长多员”的城乡网格队伍,把社区工作者队伍打造成全功能网格员,真正实现“小事不出格、大事不出村、难事不出镇”。

  如何抓“意见”推进,让新政策“一竿子插到底”,夏心旻用了五个“必须到位”。

  各级领导必须到位。各地党政一把手要负总责、抓谋划、强推进,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当好“施工队长”。

  部门联动必须到位。牵涉到权力和利益调整,各部门要树立“一盘棋”思想,及时围绕《意见》出台实施细则、政策解读和操作流程,及时研究解决改革推进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聚焦群众关注的突发问题和社会治理中的短板弱项,加强信息沟通、协调配合、整体联动。各级纪委监委要加强监督,严防一些地方、一些单位借改革之机突击花钱、违规调人、处置资产。

  镇村落实必须到位。镇村两级干部作为这次改革的直接参与者,不管有没有涉及到个人利益调整,都要从讲政治的高度拥护改革、支持改革、全力参与改革。镇村两级要通过改革进一步提振士气,用四级干部的辛苦指数换得人民群众的平安指数、幸福指数。

  全民参与必须到位。强化居民主体意识,不断完善人民群众参与的制度化渠道,让网格内人人参与、人人出力、人人受益,让居民“人人争当志愿者、个个都是主人翁”。

  考核考评必须到位。要完善基层社会治理考核指标体系,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定期对工作进展情况开展督查和通报,把考核评估作为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推动工作的过程,确保这次改革工作靠实、过程扎实、成效务实。

  基层党员干部和社区工作者是社会治理的关键,只有把队伍建强了、稳住了,基层治理才能事半功倍。扬州《意见》出台多项激励机制,让基层干部有奔头、有劲头、有干头。

  一方面,畅通乡镇(街道)机关工作人员与村(社区)书记之间的交流转任渠道,加大从优秀村(社区)书记中选拔科级领导干部力度,并通过定向考录等形式打通优秀村居干部进入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的通道。

  另一方面,以县(市、区)、功能区为单位,积极探索构建社区工作者职业化体系,拓展其职级晋升空间。在待遇提升上规范和完善“基本工资+绩效收入”薪酬机制,建立村居干部收入自然增长机制。

  同时,研究制定村居工作负面清单,切实减轻基层负担。加大财政对基层工作经费的保障力度,市县两级今年新增财政投入1亿元以上,对村级组织运转经费实现由县级财政兜底保障。让村居干部和社区工作者干工作既有“面子”也有“里子”,做全心全意为群众办实事的“永久牌”干部。

  交汇点记者 汪滢 图片 汪滢 视觉中国

标签:
责编:郑亚群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