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扬州 > 要闻 > 正文
施凤鸣:长江水利灭螺的当代愚公
2019/11/18 22:13  扬州网  

  近日,长江经济带建设、运河文化带建设得到了人们的普遍关注。扬州、镇江是运河带上的特殊姊妹城,从古到今,扬州镇江即为一体。两市隔江对景,运河如弓,贯通东西;长江如箭,贯通南北。如果说历史上的水运,扬州镇江是唯一的既得运河纵向传输之便,又得运河和长江形成十字型全方位传输之利的城市。那么今天这一优势并不因公路铁路的便捷而削弱,而是以水运的优势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又成为一带一路通江达海的重要节点。把握宁镇扬地理的差异性与互补性特征,加快推进文化,尤其是旅游的同城化发展水平,已不是理论问题,而是具体的实践问题。“京口瓜洲一水间”,两市之间的瓜洲自然成为区块链中的重要节点,在古镇的旅游开发中,遇到了他处所难见的问题——灭螺。几年来在瓜洲滩的旅游开发中,扬州三星电梯公司董事长施凤鸣胸怀大局,迎难而上,破解难题,使昔日的荒滩成为了旅游的亮点,同时又创造了经验,供人借鉴。他被人们誉称为“长江水利灭螺的当代愚公”。

  近日,长江水利委员会将瓜洲古镇滨江地带数百亩荒滩,定为“全国水利灭螺生态修复美化环境示范单位”。

  认识灭螺形势严峻,开拓水利灭螺艰难,需要全民担当

  改革开放以来,民企、社会资本热衷于文化旅游事业,不仅解决了资金投入,而且创造新的文化旅游业态,值得关注。

  开拓瓜洲滩的是施凤鸣,他是有担当,有责任的企业家

  施凤鸣是有眼光的,7年前,他租了瓜洲古镇滨江地带50亩的荒岛荒滩,处在润扬长江大桥北接线以东,这里荒芜一片,杂草丛生,不见人烟。但是他透过荒芜,看到它的地形地势的潜在优势,决心化腐朽为神奇,开辟文旅结合的新亮点。他原是搞京剧艺术的,他爱好文化,爱好旅游,至今已76岁。他不善空谈,愿干实事,他要把荒滩变成旅游景点,用自己全部养老金投资。多少人不解,因为他现在生产的三星电梯,风生水起,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都很好,他也是江苏省劳动模范。凭其地位声望完全可以顺势而为,既可扩大再生产,又可不担风险,但是他偏偏投资旅游,而且首先要投入巨资灭螺,别人看来,完全是剑走偏锋。但是施凤鸣出语平淡,“我不是扬州人,但是扬州这块土地培养了我,也是这个新时代使我能施展才智,也积累了一定财富,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吧,我当以我有生之年,为社会再作贡献。大运河滋养了我,也成就了我的事业。我当为扬州留下另一处景观,为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克尽绵力。是的,有人说我傻,那么就傻一回吧。”

  灭螺形势严峻,任务繁重、艰难,需要有人担当

  沉睡数百年的瓜洲滩确实具有发展旅游的潜力,瓜洲是古运河流进长江的入口处,是扬州唯一拥有江、湖、河、滩涂的生态园地。对面就是金山、西津渡风景区。但是“创业艰难百战多”,节外生枝的是面临“灭螺”的拦路虎。

  他伫立在“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瓜洲的“灭螺”形势使他陷入沉思。

  瓜洲镇南数千亩芦滩,解放前是血吸虫猖獗流行地区,解放后政府重视,群众积极,惩治当年的“害人滩”,如今已变成“米粮仓”,芦滩上盖起一幢幢楼房,入夜,再不是“两三星火是瓜洲”,而是“一片虹霓耀太空。”

  日本血吸虫病是严重危害我国人民身体健康,阻碍社会发展的重大传染病。但是灭螺不能一蹴而就,是长期的任务。根据《全国血吸虫病疫情通报》(2008—2017)江苏省血吸虫病流行(市、区)从71个下降到64个,流行(乡镇)从504个下降到470个,表明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工作效果明显。但江苏省沿江江湖洲滩由于自然条件的复杂性,加上每年受到长江汛期的影响,部分县市目前只达到了传播阻断阶段,并未达到消除标准。

  长江江滩是主要钉螺分布地,邗江区从2004年在江滩开展大规模灭螺会战,有效遏制了钉螺扩展势头,大幅度降低了钉螺密度,江滩有螺面积得到有效压缩,但江滩有螺面积仍占全区有螺面积95.69%,江滩钉螺是全区主要钉螺分布地,控制江滩钉螺仍是邗江区血防灭螺工作的主要任务。

  瓜洲滩由于滩面自身干湿交替的自然环境条件,加上当地群众在滩面生产活动的日益频繁,1990年以来,已经成为邗江区钉螺的主要孳生地和血吸虫病流行的重要区域。近几年的血吸虫防治资料,瓜洲滩的钉螺面积稳定在10万平方米左右,约占整个滩面面积的11%,是扬州市血吸虫病防治的重点区域之一。虽然近几年来未查到感染性钉螺,但血吸虫病扩散的风险仍然存在,根据当地的血防资料,瓜洲滩2014年有螺面积为5万平方米,而2016年以后,每年有螺面积10万平方米,扩大了一倍,虽经多年药物灭螺,但因适合钉螺只剩的滩面环境未改变,每年汛期过后,螺情仍会再次反复出现,直接威胁着附近人民的身体健康和制约着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长治久安。

  面对这一形势,一般人会望而却步,施总也陷入沉思,举棋难定。

  不忘初心,勇于承担重任,决心奉献,在灭螺上开拓新径,以告慰先贤

  过后,他和扬州的防疫和水利部门、扬州文化人深入调研,使他有了别一样的思维,终于痛下决心。

  就在这里,一部描写解放军渡江战役的电视剧选此作为拍摄的外景基地,拍摄“百万雄师过大江”的场景,摄制组事先集中了120多只木船,瓜洲江边设置了大小碉堡、鹿砦、铁丝网和防御工事。江面上的不时爆炸,一股股高大水柱,敌人的探头阵地顷刻间被摧毁,溃敌在大火中抱头鼠窜。面对此景,瓜洲人仿佛回到当年军民齐心协力打倒国民党反动派的战争年代。为了让演员深入生活,感受这一段惊心动魄的历史,瓜洲人是自发的,也有摄制组专门请来的,都是当年参战的战士、支前的百姓,他们现身说法,回忆峥嵘岁月,讲战斗的激烈,渡江的艰苦。当演职员报以热烈掌声时,指战员讲了过江以后的故事,在场的人们都流泪了。原来这里有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因为渡江是四月底,虽是长江的枯水期,但为了渡江,西起九江东至江阴长达一千余里的战线上,同时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但是我们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今天我们艳羡成功者胸前的鲜花,更应注目奋斗者艰难跋涉的脚印,由于解放军部队在江苏地区的江河浅滩练习泅渡和渡江作战而发生血吸虫病的集体感染。当年的指战员讲到这里动情了,这些生龙活虎的战士们,当年叱咤风云,为了解放全中国,“百万雄师过大江”,赢得了“钟山风雨起苍黄”,如今却大面积地身染重病。但是在最短的时间内治好他们病的就是扬州的吴征鉴院士。

  抗日战争胜利以后,吴征鉴在苏北高邮湖区及苏南苏州和嘉定等地调查日本血吸虫病,并进行尾蚴杀灭试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吴征鉴亲自带领中央卫生研究院华东分院的人员进行血吸虫病的防治工作。有的人曾亲自感受到院士的精神,吴征鉴看到被感染的指战员,内心一阵阵酸痛,他坚定地说,“这些都是我们的子弟兵,是共和国的功臣,我们有责任把他们治好,还他们青春,还他们健康,还他们幸福。”他的对子弟兵的深情,深深地感动了所有人,于是在1949年底,部队以最快的速度,迅速成立血吸虫病防治大队,他欣然应邀到中心防治站担任技术指导。在此期间,他以巨大的热情奋力工作,亲自讲课,培训部队医务人员;组织编写《预防通讯》,普及血吸虫病防治知识;制订血吸虫病诊疗规范,科学进行救治;为防止感染扩大,他又提出了切实可行的防治建议。他事必躬亲,日以继夜,仅仅用了3个月,先是完成了第27军全体指战员的血吸虫病粪检普查,接着对症治疗,对于重症病人,他亲到床前,嘘寒问暖,治疗以后,随时观察病情的变化,迅速控制了疫情蔓延。短短3个月就出现如此效果,“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这是共和国的奇迹,也是医学史上的奇迹,他因此荣立二等功,并被评为南京市劳动模范,授奖大会上,恢复健康的指战员,全体起立,掌声雷动。

  过后施凤鸣专门带着员工们,来到扬州吴道台府,和院士零距离接触,更感受到院士的宝贵精神。

  “不治已病治未病 党人天职送瘟神”这是医学寄生虫学家、医学昆虫学家吴征鉴的诗句。他一生践行无私奉献。他毕生为防治寄生虫病而奋斗。抗日战争期间,吴征鉴辗转于华东、华南及西南一带。内忧外患,民生涂炭,贫穷、落后、疾病、瘟疫,满目疮痍,他艰难前行,深入乡镇农村,继续收集白蛉标本,足迹遍布广西、云南、贵州、四川和海南岛等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的十多年里,他抱着“科学救国”的理想,始终坚守在防治工作的第一线。

  调查的辛苦没有亲历的人难以想象,首先是战争。在此期间,他颠沛流离,往往在一个地方只停留数月又行转移,研究工作也只能断续进行,一家人也不能团聚。他在云南工作时,常遇日机轰炸,一次在撤退途中发生车祸,其右足受伤,因而致残。他的大女儿4岁时患脑炎,他因出差在外,无法照顾家小,女儿未得及时就医而夭折。建国前夕,战事频仍,天上飞机,地上大炮,他视若无睹,仍留守在嘉定苏南地方病防治所,兼所长之职。这些不幸的打击丝毫没有动摇过他为疫区人民服务的决心,而国民党逃离大陆之前,让他去台湾的威逼利诱也没有动摇他报效祖国的初衷。

  1978年,在他年近古稀之时,担任了中国医学科学院副院长之职。在他重病卧床期间,还终日构思着医学科学院的发展前景,将头脑中的设想向领导建议。1982他患癌症住院,写诗明志:“莫笑老翁尔何苦,党人天职竞先驱。”手术前亲笔向党组织写下了《我的遗愿》。遗书深切感人,《人民日报》以《一普通共产党员的心愿》曾予摘登,“马克思如召见我,我只好去,可惜去得未免早了一点。”他请求党组织接受他的几点要求:“将尸体献出供科研教学之用;死后不要开追悼会;骨灰送到西北旺药用植物场给芍药花提供花肥;家人不要向组织提任何要求。” “生如春花之烂漫,死如秋叶之平静”。吴征鉴鞠躬尽瘁地为中国的卫生事业奉献了一生,他的光辉成就和高尚品德将永远留在人们的心中。

  施凤鸣和他的员工们都流泪了,尽管与院士已仙凡两隔,但领悟着大师的教导,感受到他们永存精神。什么叫不忘初心,为了新中国的解放,指战员们不仅付出鲜血和生命,而且承受病痛的折磨,而我们的院士作出多少牺牲,为人民的疾病防治不顾家庭、子女。面对他们我们还有什么不可以出力?还有什么不可以牺牲?

  民营企业与研究部门联手,水利灭螺与旅游开发结合开拓新路

  有困难,就一定有办法,世上没有路的时候,鲁迅先生用他睿智的头脑告诉那些的人们“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我的幸运不是在漫漫苦路中上下求索,而是有着社会的帮助,科学的解难,人们的支持。“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他再次来到长江委长江科学院,请他们支招。话语很简单,“我要灭螺,山河永存,民众之功。”过去这样的工作多是政府来求援,而且有国家资金的支持,一个民营企业家,主动要为社会公益闯开一条路,谁能不感动?谁能不倾心出力?科学院的负责人动情了,“我们多么希望全社会关心灭螺,多么希望企业家能参与其间,能在水利灭螺新的领域杀出一条血路来。”施凤鸣说,“我愿意做创新的开拓者,理念的引导者。也许,这是我人生的担当。”

  共识达成了,民营企业与科研部门联手,开始了建设扬州“瓜洲滩生态水利控螺示范基地”的新历程,长江水利委员会十分支持,组织力量,研究出详细的《扬州市瓜洲滩生态水利控螺方案》,这是“灭螺”科普教育与研究的的新开拓,长江、运河水体保护传承创新的新举措。以水利灭螺,生态修复,环境美化,文化传承,旅游开发的几部曲,也是开拓灭螺与旅游共赢的新途径,创造民企介入国家灭螺防疫的新天地。文化部门、科研部门联手,为旅游开发的景观建设、文化提升共同发力,走绿色发展之路,当是又一经验。

  值得注意的是,研究部门充分考虑是民营资本,投入能够产出,因此始终注意“转化”,不是就“灭螺”谈“灭螺”,而是注意把传统优势转化为现实优势,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把文化优势转化为效益优势,而且成功了。

  稳步推进,开拓生态灭螺与旅游的新途径

  他们制定了整体规划,此次规划生态灭螺地点选在瓜洲滩,东面濒临长江,东西长约0.8公里,南北长约1.2公里,周长约3.6公里,面积约70.00平方米。

  总目标是突出环保灭螺,力求长期灭螺效果。严守通江河道,严防钉螺向内陆扩散。具体则因地制宜,划区域、分步骤,攻克一个个难关。

  水利灭螺,整治原滩区

  该区总面积约为12.8万平方米,结合直升机航空乐园的开发建设,已对原滩进行相关整治,主要措施,按照《全国血吸虫病综合治理水利专项规划(2010—2015)》和《江苏省“十三五”血吸虫病防治规划》中的要求,采用“修闸建池(沉螺池)+河岸硬化”方式改造冬陆夏水的开放式(无闸)通江河道;运用封(拆除封闭)、拦(设置多层拦网)、沉(建沉螺池)、延(延伸管道中层取水)等方法,严防钉螺输入;硬化有螺沟渠(或明渠改暗渠);有螺河道清淤疏浚,硬化河岸沟渠;低洼湿地开挖或填埋平整,改变钉螺的孳生环境。由于对原有滩地进行疏挖,构建环状水系,在水系中布置多个形状不同小岛,滩地与观音岛间有道路相连,在环状水系出口处设置了兰螺网,以防止外江钉螺进入。该区整治后,环境优美,且已再无钉螺出现,给后续滩地规划提供了良好的试点示范作用。

  生态修复,环境美化

  由于瓜洲滩濒临长江,首长江的水位影响,呈现“冬陆夏水”的状况,滩上植被较多,沟渠纵横交错,自然环境复杂,非常适宜钉螺孳生。经长江资深专家的指导,,在原有滩内,经过生态修复后将打造滨江绿廊区,该区域长约1.2公里,总面积约为12.8万平方米,位于瓜洲滩最外缘,濒临长江,长有垂柳、芦苇等喜水植物,为自然状态。适当进行生态改造,沿岸区域栽种不同形态、类别以及特色的湿生植物(乔木、灌木、草本植物以及花卉等)组成的以湿地植物,形成具有湿地特色的、不同植物美景的生态绿廊。

  建设中央湖景区,该区域位于瓜洲滩中部,面积约为25.3万平方米,原为芦苇滩、垦种区以及鱼塘等。除芦苇滩为保留自然状态外,其余区域受人干扰严重。适当疏挖,形成较大面积湖面,通过控制水位的办法进行灭螺。设置小岛,亲水平台,码头等,用桥梁、木栈道等进行连接,可以形成特色的江南水景。

  通过近6年的艰苦奋斗,改造后的芦苇滩形成了八河八岛,数十个大小岛屿,四面环水,九曲十八弯,是最幽静,也是保护最完好、最具有原生态韵味的湿地小岛。该区域巧妙利用了长江每天两次的涨落潮夕,再现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江流宛转绕芳甸”的大自然美景,真正成为长江运河之间,江河相连之处一个极为典型而又保存完好的平原——湖泊湿地的活标本。

  活态展示“瓜洲滩生态水利控螺示范基地”,作为扬州运河活态博物馆的特有展区,以普及水利灭螺的新举措。它不同于传统的实物展示、文字说明、沙盘模型等静态展现方式,而是推陈出新,利用科技手段、以群众可广泛参与的活动,一是展现血吸虫病流行区昔日状况,江南天堂原应青山绿水、风景秀丽,但景象十分凄惨:成排置于村后小河边的粪缸内充满着鲜红的血便,人口稠密的村庄竟然十室九空。血吸虫病造成的危害,“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一个小小的血吸虫竟使大好河山萧杀黯淡,就连华佗这样的名医奈之不何。二是人们与血吸虫病不懈的斗争,解放军渡江的场面,院士吴征鉴的塑像,是治血吸虫病的场景;三是水利灭螺设施:闸坝、沉螺池、河岸硬化螺沟渠、多层拦螺网、生物灭虫化污化污卫生间的等,形象直观,成为水利灭螺的示范;四是经水利灭螺后的清水泳池、水韵沙趣,江水、滩地,亲子游泳池、无边活水游泳池,人造叠落式沙滩,让孩子、青少年有了江边戏耍的平台。新旧对比,传统与时尚交织,文化与科学交融,让人们实实在在感受到昔日“华佗无奈”的小虫肆虐区如今已成为人间乐园。敬仰先贤,珍惜幸福,同时有责任担当,明确根治血吸虫,造福他人,净化自然,人人有责。只有群策群力,勇于担当,才能不在发出“绿水青山枉自多”的感叹。

  专家总结:科学的水利灭螺,生态修复江滩,旨在建设一个綠色环保的江滩景区,利用潮夕变化使江流在河道中成为流动的活水,使钉螺永无生存之地,而更有利于芦荡和植物的生长,有利于人类生存,科学的绿色发展使人类环境得到了长治久安。

  文化传承,多元展示,提升景区的人文内涵

  “京口瓜洲一水间”,放眼大江东去,昂首万里云天,可以自由驰骋,大手笔建设。瓜洲是沿江的特色著名小镇,人称是风光秀美的风景镇,人文荟萃的文化镇,博大精深的博物镇,可歌可泣的英雄镇,物产富庶的丰乐镇,国际交往的友谊镇。2002年,瓜洲古渡入选第二批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名单。千年古渡,胜境犹存。古渡遗址、御碑亭、沉箱亭已成为中外宾客寻幽探古的佳处。

  这里已建成凤鸣坊、观音阁、三星亭、麒麟阁、小南海、天地观景台等景观。既注意面上铺开,从古到今有数以千计的名人在此驻足,留下来3000多首歌颂瓜洲的诗歌,景区以恰当方式表现,在芦苇丛中建了四个廊,皆临水,处芦苇丛中。镌刻了三百多首名人的诗文,达到“春夏秋冬山光异趣,风晴雨露竹影多姿”的效果。又注意重点突破,以塑像,古亭表现近20个古今名人的文化业绩。在场景复原中,充分利用地形地貌,滩涂、运河、长江择善而从,为我所用。

  瓜洲古渡微缩景观,“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表现瓜洲从江中成为江北巨镇的演进史,慰藉思乡之情;含江口,是长江运河的分水岭,是原瓜洲古渡遗址所在地,康乾两位皇帝往返江南都要经过的商旅要津,如今,站在这里,可以望到岸边的船家,江中的渔人,极富生活情趣;唐诗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景观,春、江、花、月、夜,五种最美好的事物都得到形象的体现,而“海誓山盟”的石刻,使这里成为情侣湾,房车可以开到岛上,让蜜月中情侣拥抱大自然;宋代的黄天荡战役遗址,当年梁红玉在此擂鼓战金兵,叱咤风云,依托芦苇荡,这里正成为为大型完备的拓展基地、CS真人战区,是游客挑战自我,增加团队凝聚力的平台;运河入江口,这里是江河开阔处,鉴真的东渡雕塑,以整体花岗岩雕琢,2.8米,贴金,遍体金色,面向东方,遥望远方,形象逼真,面容坚毅、百折不挠。一个个景观,都将隐形文化转化为显性景观,传统文化对接辉映现代文明。

  旅游开拓,创新业态,突出滨江风光带体验性

  这里定位于 “南郊‘水’核心的多元一体文化体验式滨江风光带”。

  2005年以来,扬州市委、市政府为打造成“生态扬州、人文扬州”,旅游如何创新业态,这里做出努力。融入现代文化元素。打造运河融入豪放大江,直升机观光、坐游艇观江,开创扬镇旅游新业态。

  面对大江,滩涂遍布,芦苇荡漾,群鸟栖息,拥有保存完好的生态湿地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下乘游艇观光,直升机低空飞行体验,成为生态景观工程的一部分。对推动新业态旅游产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和深远的意义。

  直升机场是扬州唯一,对推动新业态旅游产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和深远的意义。乘飞机天空翱翔,江上游艇畅游,近看运河入江,润扬长江大桥飞架,不仅可以领略碧水蓝天,戏江弄嘲的乐趣,而且可以向南极目,望镇江的金焦山、西津渡、毛公岭,体会“京口瓜洲一水间”,江依水,水润城的乐趣。

  游艇水上旅游项目,利用观音岛所处的长江和运河入江水道,与长江浑然一体的千亩芦苇荡,以及镇江和扬州两市的旅游资源,开辟通往镇江和扬州七河八岛的水上游览线,构建“艇在水上行,人在画中游”的美丽图画。

  水上游览项目包括游艇俱乐部,计划中的豪华游船、大众型游船、休闲渔船、高速快艇,可同时接待多位游客江中观光。游艇观赏河、江、湖景观,江中涌潮观光、芦苇荡风情游等多种精品游览项目都已具备条件。

  乐园集旅游胜地、休闲园地、度假天地、郊野露营、运动休闲、于一体,满足游客现代特色旅游、立体旅游、高端旅游需求,是扬州市唯一的集观光、休闲、新婚蜜月、游艇、直升机训练,的新业态旅游项目,也是江苏地区率先发展立体旅游和特色旅游的试点和示范项目。是探奇求知,变换生活节律,调适身心的最佳去处。

  记者潘宝明、记者丁鹤林

标签:
责编:顾志铭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