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盐城 > 要闻 > 正文
锚定“双战双赢”,盐城按下“加速键”
2022/05/08 07:21  新华报业网  

  一季度全市GDP增长6.3%,增速全省第一;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1%,居全省第二;全市新签约10亿元以上产业项目31个,计划总投资993亿元;23条重点产业链开局良好、稳中有进……今年前4个月,盐城多项经济指标跑进全省第一方队,主要经济指标呈现“高开稳走、快于全省、稳中向好”态势。

  “盐城疫情防控形势总体平稳可控,企业和重点项目正有序复工复产,赢得了全年的发展主动权。”5月6日,在盐城市委常委会上,市委书记徐缨提出,要毫不放松抓好疫情防控这个“国之大者”,全面推动复工复产确保经济平稳运行,坚决维护社会稳定保障群众生活有序。

  稳链保供,畅通物流渠道

  5月1日,东台经济开发区磊达钢帘线公司集中装卸区,3辆满载钢帘线的大货车缓缓驶出。在过去的24小时中,公司26辆货车即装即发,每辆车都由经开区“一对一”服务人员护送到高速出口。连日来,磊达钢帘线公司满负荷运行,日发货量保持在1000吨左右,每日进货出货超过2000吨。企业负责人说:“运销事宜,东台市和经开区全包了,让我们放开手脚扩产能拓市场。”通过实行AB岗管理运输措施,东台经济开发区助力企业解决了原料采购、货运转运不畅等难题。

  疫情之下,盐城各地全力以赴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畅通。盐城市工信局负责人介绍,市企业防控组3月19日建立产业链供应链畅通稳定应急协调机制,成立5个应急协调小组,及时协调解决金风科技、中车电机大件产品运输等问题;4月9日建立工作专班,推荐94家企业列入全省“白名单”企业;大力推广“盐货通”平台,简化保供运输车辆高速路口进出流程,已累计发放“盐货通”通行码14.75万个。

  为能让全市1.2万多家供应链关键企业、重大项目和重点保供企业原料进得来、产品出得去,盐城利用区位优势,搭建公铁水空物流“绿色通道”,及时发布公铁水空物流主要通道清单。

  项目为王,集聚发展动能

  盐城制定重大项目全周期服务推进机制,每月组织高质量项目观摩,定期跟踪调度前期手续办理和项目入统情况,强化项目联合评审和审批帮办代办,确保项目招引不断档、推进速度不放缓、目标任务不落空。

  4月20日起,盐都31个招商局、96名招商人员奔赴珠三角及其他低风险城市,加快突破一批高质量项目,确保全年招引亿元以上项目不少于60个。抢时间、拼进度,盐都持续开展招商选资的同时,推动项目建设不停步,签约项目快落地、在建项目快建设、竣工项目快投产。

  射阳坚决守住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的底线,快速恢复生产生活秩序,全力加快项目引建。“云上”新签约81个产业项目,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9个;68个亿元以上在建工业项目复工67个:比亚迪动力电池一期、黄沙港渔港二期,按序时进度加快推进。

  重大项目是对冲疫情影响,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压舱石”。盐城聚焦23条重点产业链,逐一编制招商地图和企业清单,力争全年新开工亿元以上产业项目700个,其中10亿元以上100个、50亿元以上23个、100亿元以上7个。抓牢发展“牛鼻子”,盐城各板块你争我赶,每月至少举办1—2场“不见面”推介和线上签约活动,招商势头不减。

  在今年省重大项目投资计划中,盐城有19个项目列入其中,只有开足马力,确保按序时推进到位,才能跑出盐城速度。同时,盐城抓牢145个报省一季度开工项目、100个市重大项目和5000万元以上投资项目的推进,放大项目投资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和拉动效应。

  政策落地,助企纾困解难

  4月,盐城多项助企政策相继出台——关注市场主体“痛点”“堵点”“难点”,盐城发布稳定经济增长20条意见;聚焦服务业相关领域困难行业制定“盐十条”;出台“稳外贸15条”,积极为外贸企业纾困解难,提振企业发展信心。

  一边是大量在手订单,一边是无法运进来的原材料,招工进程也一再受影响,曾经的窘境让盐南高新区出口大户——世明电子器件有限公司负责人鲍磊几乎失眠。对鲍磊的压力,盐南高新区新河街道经济发展局局长王永蔚深有同感。“企业的困难,我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鉴于该企业从事外贸销售,进口货物较多,王永蔚在第一时间为企业申报“盐货通”的同时,也为公司联系了伍佑货物静置仓,将其国外集装箱货物存放在此,节省消杀检测各项费用,减轻企业负担。

  亭湖区针对企业缺工,挖掘本地资源,开展直播送岗等活动56场次,协助立铠包机从省外低风险地区招募员工4批736人。5月3日,滨海召开为企服务推进会,为157家企业发放扶持资金1309万元。全县247家规上企业已复工240家、稳产达产198家,4月全口径工业开票销售同比增长77.1%。建湖创新推出“苏科贷”“小微贷”“苏信贷”等金融产品,推进工业闲置资源清理,实施返乡就业创业行动……

  盐城市市长周斌说,当前要做好“两保两增”,即保政策直达,真正让企业得到政策红利;保市场主体,帮助尽可能多的企业“火种”留下来。同时,增忧患意识,看到成绩也要看到压力;增发展信心,此时信心比黄金更重要。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卞小燕 张文婧

标签:
责编:郑亚群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