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徐州 > 要闻 > 正文
【新时代 新作为 新篇章】锚定产业主攻方向,徐州越来越有底气
2020/04/16 16:46  今日徐州  

  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四新经济”,这是徐州产业发展锚定的主攻方向。

  从历次项目观摩点评会来看,从传统项目到新兴产业,徐州产业转型步伐不断加快,产业层次不断提高,产业水平不断提升;从一片片建筑工地到一个个繁忙的生产车间,各地狠抓项目建设、推动产业发展的氛围更浓、成效凸显。

  如今,徐州产业发展方向越来越明确,信心越来越坚定,底气越来越足。

  底气何来?

  从一花独放到春色满园

  位于徐州高新区的徐工消防生产车间,一派繁忙景象,智能化生产线上正开足马力生产。徐工消防智能制造新基地占地340亩,总投资25亿元,建筑面积17万平方米,按照智能工厂的标准设计,建成下料、结构、装配、测试4大智能制造单元,14条智能化生产线,关键设备联网率和智能化率高达85%以上。2019年12月建成投产,可实现年销售收入50亿元。

  如今,徐工消防已成为国内研发、生产、销售特种消防车及高空作业平台等产品于一体的专业化制造企业。徐工消防安全装备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前进介绍说,徐工消防将发挥集聚效应,进一步带动周边的配套企业发展,促进区域产业集群发展。

  如果说,装备与智能制造之于徐州,基础更加扎实,发展步伐更为稳健,那么集成电路与ICT产业之于徐州,则是从无到有,逐步实现集聚发展。

  在徐州经开区,一个以半导体产业集聚为主的凤凰湾电子信息产业园愈发引人关注。江苏天科合达半导体有限公司便位于其中。这是一家集第三代半导体碳化硅晶片研发、生产和销售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依托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的技术支持,公司生产的碳化硅单晶衬底材料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项目一期150台碳化硅单晶生长炉及其配套设备已于今年3月运行投产,可实现年产碳化硅衬底4万片,预计今年销售额破亿元。

  围绕强链补链延链,处在产业链上游的天科合达与园区内多家半导体企业达成合作意向,正积极构建半导体生态产业链。江苏天科合达半导体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张平表示,企业作为第三代半导体的龙头,可以带动下游企业入驻,在徐州形成一个完整的半导体产业链,甚至是第三代半导体的产业集群。

  如今,在凤凰湾电子信息产业园,园区积极深化与中科院微电子所、中科院物理所的战略合作,重点突破一批卡脖子的关键核心技术,将徐州打造成为第三代半导体产业新高地。

  目前,徐州各县(市)区锚定市委、市政府确定的产业发展主攻方向,结合自身实际,确立了2至3个主导产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不断推动产业集聚、做大做强。

  底气何来?

  从“单打独斗”到集聚发展

  徐州在变,变在城市之美,变在产业壮大,更变在发展思路。

  思路一变天地宽。市委、市政府未雨绸缪,着眼徐州长远发展,提出发展装备与智能制造、新能源、集成电路与ICT、生物医药与大健康四大战略性新兴主导产业,并制定了一系列专项扶持政策,力度之大,前所未有。

  这些年,从各地的发展实践看,平台意识越来越强,各类平台载体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

  在徐州经开区东湖医学创新港项目施工现场,几年前,这里还只是停留在一张规划图纸上,如今塔吊林立,施工进度不断加快。创新港项目是东湖医学产业园的核心区,占地188亩,覆盖医药研发、细胞制备存储及治疗、高端医疗设备制造、精准检测及诊疗、医学创新概念验证和产业发展生态等六大类别,预计2020年9月部分运营。

  而东湖医学产业园正是徐州发力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产业发展的重要平台支撑,园区总投资16.3亿元,重点发展前沿性生物医药技术、生物化学制剂、高端医疗企业研发生产等生物医药产业,全力打造生物医药渐进制造基地、科技创新基地和服务外包基地等三大基地。

  平台是项目的载体,这些年来,徐州把平台载体建设作为推动产业发展的重要着力点。从“一城一谷一区一院”创新平台到徐州综保区、国际邮件互换局、保税物流中心、淮海国际陆港等开放平台,筑巢引凤来,徐州产业集聚发展的步伐正在加快。

  产业发展离不开政策的扶持。为推动新兴主导产业加快发展,去年,我市制定出台《关于推进四大战略性新兴主导产业发展的工作意见》。

  打造以工程机械为重点的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及世界级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中心,打造世界级光伏产业基地、世界级高端动力锂电池(储能)材料基地,打造全球领先的半导体大硅片制造基地、全国重要的集成电路设备生产基地和封测产业新高地,打造区域性生物医药研发、制造基地和大健康产业中心……一个个发展目标令人振奋,产业前景值得期待。

  根据产业发展规划,到2021年,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5%以上,达到全省平均水平;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年均增速快于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速2至3个百分点,占比达到44%左右,年均提高2个百分点左右。

  底气何来?

  从摸索尝试到保持定力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坚定不移实施“工业立市、产业强市”战略,在全市上下树立起重抓项目、重抓产业的鲜明导向。

  各地各部门抓项目的氛围越来越浓厚、方向越来越明确、成效越来越显著,各级干部抓项目的方法更多了、本领更强了、信心更足了,这也是我市应对当前各种困难挑战的最大底气。

  此次疫情是对产业发展质量的一次检验,传统产业受到冲击较大,新兴产业遭受损失相对较小,这也充分证明我市这几年抓产业的方向是正确的。

  疫情期间,在江苏淮海科技城,众多电子商务、大数据等互联网企业,特别是环保科技型企业实现了逆势发展。园区内灵匠科技产值相比同期获得了100%的提升;徐工跨境电商海外商机数量同比增长8成以上;新签合同金额实现了高速增长;江苏弗瑞仕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艾易西环保科技公司产值均实现了大幅提升。

  作为把集成电路作为主营业务板块之一的央企,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副总经理陆志鹏表示,徐州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集聚,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这进一步增强了中国电子加大在徐投入、加强双方合作的信心。

  信心+底气,徐州产业发展蹄疾步稳。市委书记周铁根在日前的观摩点评会上指出,要运用系统化思路、集成化方法,精准谋划产业链发展体系,聚力打造产业链集成体系,不断完善产业链生态体系,加快推动战略性新兴主导产业发展。

标签:
责编:郑亚群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