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无锡 > 要闻 > 正文
【寻访抗美援朝老兵】穿越战火岁月,听亲历老兵讲述那段硝烟弥漫的往事
2020/10/25 20:18  无锡新传媒网  

  七十年前的十月,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同朝鲜人民与军队并肩作战。他们不畏牺牲,不辱使命,历时近3年时间,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他们用生命和热血书写了荡气回肠的英雄诗篇,铸就了一座不朽的精神丰碑。党中央决定将两水洞战斗的1950年10月25日,定为抗美援朝纪念日。

  目前在无锡,还有900多名抗美援朝老兵。近一周时间里,记者走访了其中的三位老人,聆听他们讲述自己亲历的炮火岁月,感受他们背后深沉的家国情怀。

  晁尚志:我在潜伏上山次数最多的侦察部队

  大池路附近的一处干休所里,96周岁的晁尚志身体硬朗,由自己的子女照顾,每天他还会在ipad上下棋,也会找其他朋友打牌,生活非常有规律。10月17日,记者跟随无锡市市级机关党员先锋队一起去拜访老人。除了耳朵稍背和若干自然形成的老年症状,晁尚志讲话声音洪亮,思路也很清晰。得知有晚辈来看他,他兴致勃勃地讲起了自己抗美援朝的经历。

  晁尚志1944年8月参加八路军,加入了赫赫有名的“皮旅”。这支部队经历了豫西、中原突围、淮阴保卫战和孟良崮、临汾、晋中、太原、咸阳、扶眉、秦岭、解放成都、川西剿匪、抗美援朝战争五次战役等重要战役战斗。

  “从当兵开始,一直面临的都是战争,胜利是我们最期待的日子”,晁尚志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们驻扎在大西北,准备在那里搞建设,好好生活。然而抗美援朝一声令下,大家立马就走。“我在国内战争时,侦察的事干得最多”,晁尚志回忆,在抗美援朝时,他依旧在黑夜进入敌人阵地,一路潜伏,侦察冲锋路线和敌人兵力。

  在反击海拔793米高的无名高地(也称793高地)时,到处有蔽日的树林,远处观察和俘虏口供并不能完全了解相关情况。为了做好战前准备,寻找最适合的冲击道路,上山侦察是最好的选择。那一次,晁尚志和突击连副连长杨树兴、排长许家禄一起上山。“敌人一共设有五道铁丝网”,晁尚志说,上山途中,793高地上空挂起了照明弹,机枪乱扫,子弹在他们周边飕飕地乱飞。慢慢向前时,敌人的说话声音都能听得到,当时已是凌晨三点多。为了摸清望远镜里曾看到的两个小洞,他们一直等到中午,躲过敌人的巡逻兵,发现那是两棵大树,可以作为冲击前行的路标,对着它就可以冲上敌人的阵地。爬下山沟,他们把这个好消息带回了营地。

  儿子晁宁奎表示,父亲还经常提起1953年朝鲜战场上金城战役(抗美援朝战争的最后一次战役)三千五百名战友大潜伏的事。当时,晁尚志担任主攻营副营长(营长缺位)。他战役前夕三次深入敌后侦察,指挥全营战斗中头部前额负伤。而侦察兵经常要头天晚上上山,第二天晚上回,一路上不能吃饭、不能咳嗽,困了也不能抽烟。晁尚志说,每次战斗前,侦察部队从开始到战斗,进入敌人阵地是最多的,那时也不觉得艰苦,反而热情高涨。

  古立兰:为抢救伤员,他在工事里练短跑

  清扬军休所的古立兰住在河埒口附近,在其家中,记者见到了这位精神不错的老兵。“我1948年就帮助八路军战地医院照顾伤病员”,古立兰表示,1951年2月,他在堂哥的动员下,报名参军参加抗美援朝。“4月份,我坐火车到东北,当时加入了60军180师538团机炮三连,是三班的副班长”,古立兰说,进入朝鲜没多久,敌我双方就开始在三八线对峙。

  1953年时,他接受了抢救伤员的任务。“那时谁都想拿枪冲锋陷阵,没有人想做保障的活”,古立兰说,他想到突击队员在前面冲锋,常常会遭到敌人的机枪扫射,战友需要有人救治,就毅然接下了任务。抢伤员不像打仗,会有人指挥,古立兰表示,看到伤员就是命令,根本不要等分配,都是不带枪空身上阵抢人。

  他记得有一次在600高地附近,敌人打进一个毒气弹,当时没有防毒面具,他用毛巾捂住脸,屏住呼吸,连忙把人抢出来。抢出一个又进去抢第二个,后来医生就不让他再进,因为很容易中毒。他们在前方,抢出伤员,还要在交通壕里行进,翻过800米的高山,才能到营地进行治疗。

  古立兰在朝鲜的战地日记

  “我那时一到阵地,先要观察一下周边的阵地,没事就在坑道里练习短跑”,古立兰说,为了救人,他做了许多准备工作。他不顾自己生命危险,成功抢救了好几次伤员,并因此立了三等功。除了抢救伤员外,他后来随班侦察敌人火力,常守在阵地一线。

  守阵地的时候,他会在工事里记日记。他说自己从小爱学习,到了战场上也是如此,要学文化,没事找来传单、战地报,每天给自己下任务,要找八个“俘虏”,就是认八个字,不会的就找人问。在朝鲜期间,他记了两本日记,最后带回来一本,如今放在了军休所。

  在战场上,经常会有危险,有一个米粒大小的弹片插到了他的左耳,后来他的耳朵一直嗡嗡作响,拍片才知道里面有东西。现在,这只耳朵已听不见。他很爱学习,70多岁买电脑,练打字,生活也很规律。他常感慨,今天的和平是战争换来的,要珍惜生活,许多战友牺牲了,他至今很怀念。

  王建民:在敌人炮火下架桥铺路

  住在惠畅里附近的王建民,今年已91周岁,和老伴一起生活。1945年入伍,他经历了不少战事。但在他印象中,抗美援朝是最激烈的,只因我们的装备和敌人差太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王建民所在的华东工兵团,正在江西建桥。他在1950年12月入朝,比第一批抗美援朝的部队晚了三个月。那时正值冬天,朝鲜非常寒冷,洗完脸开门,手就冻在了门把手上。第一批去的战友许多都冻伤了。等他们去的时候,就接受了教训,装备也跟上了,发了大衣。

  工兵的三大任务就是架桥、修路、扫雷,王建民说,以前两项居多,他们主要是配合60军在朝鲜战场上的战斗。1953年5月至7月,他跟随志愿军工兵十团一营奉命参加夏季反击战,在北汉江光丽山、岩里等渡口架设了三座桥梁,四条水下通道,并在敌人空袭及炮火下,完成维护任务,直至停战胜利。

  朝鲜到处是河流,通车很困难。他们第一次在河面上架设了一座立柱桥,车辆通行还不错,但正值朝鲜雨季,桥被大水冲走了。后来架桥,他们在水下部分架空,流水可以从缝隙里走,情况好很多。河上桥有一个问题,天空时常有敌机盘旋,易被炸毁。他们就想出了打造水下通道的方式。朝鲜的河流虽多,但并不深,一般齐腰而已,他们就用石头在河底铺出一座桥,离水面则有40厘米的样子,这样炮车等能过,但敌机从空中则根本看不到桥,无法炸桥。

  “轰轰轰,咣咣咣,水花炸得天上扬,工兵同志真勇敢,冒着炮火架桥忙”,这是当年王建民写下的一首小快板,写出了当年工兵们忙碌而又危险的情形。他虽然是连指导员,但是和战士一起爬山越岭,砍木头、搬石头、扛桥板,晚上常常睡在离桥200米左右的树林里。敌机经常来轰炸,有一个工兵连牺牲了几十人。

  王建民除了和战士一起架桥铺路,还要随时关注战士们的思想动态,给他们加油鼓劲,为他们立功报奖。他在战火中写了一篇《在敌火下架桥的政治工作》的文章,总结了许多战时思想工作的好做法。“没想到,这篇文章引起了上级的重视,为我报了三等功”,王建民说,他从来没想到要为自己报功。

  正因为防范到位,思想一致,王建民所在的连只有一人在战场上牺牲,其余都顺利回国。而他则是连队里最后一个回国的人,在朝鲜多待了几个月,完成善后工作,最后从平壤坐火车回到了国内。他文化程度高,早就读过中学,回国后还去莫斯科读了六年大学,三个女儿教育得也非常好,有的还读了博士。但战争也给他带来了伤痛,当年在朝鲜风餐露宿,席地而睡,晚年后就发作起了“老慢支”,平时咳嗽不断,还常住院。但他常对女儿们说,许多牺牲的战友当年甚至都没有留下姓名,但没有当年的付出,就没有现在的和平岁月。(黄孝萍/文、摄)

标签:
责编:顾志铭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