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无锡 > 要闻 > 正文
【新时代 新作为 新篇章】扶贫协作激活当地“造血”功能 高原脱贫烙下“太湖印记”
2019/08/06 08:10  新华报业网  马薇  

  7月的青藏高原,阳光灿烂,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五十镇班彦新村家家户户的房顶上,新铺的太阳能光伏板熠熠生辉。

  2017年3月,在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关怀下,班彦村129户农民搬迁告别山上的穷窝。随后,一支来自江苏无锡的东西扶贫协作工作组陆续为村里带来光伏发电、土族盘绣、八眉猪特色养殖等帮扶项目。生活越过越红火,土族乡亲们纷纷竖起大拇指,赞一声“赛那”!

  赛那,是“美好幸福”之意。2016年,按照中央和省里部署,无锡市与海东市结为东西部扶贫协作关系,在产业合作、人才交流、劳务协作、社会帮扶等方面展开全方位协作。截至今年5月,海东的贫困人口从2015年的48418户、175747人减至5979户、21124人,贫困村从634个减至76个,贫困县区从6个减至3个。

  聚力“造血”,播下产业扶贫“金种子”

  大美青海,青山绿水,白云深处有人家。

  地处峡谷深处的海东市乐都区寿乐镇土官沟村,38岁的藏族贫困户龚立加蹲在他今年新种的12亩甜叶菊旁,一棵棵小心侍弄着。虽然它们还只有20公分高,龚立加却好像已经看到9月丰收时的情景:“一亩地收入2500元,年底全家就可以脱贫,想想都觉得甜!”

无锡扶贫干部下乡指导当地建档立卡贫困户种植甜叶菊

  甜叶菊项目,由无锡市对口帮扶工作组去年从无锡市惠山区引进到青藏高原。项目采用“农户+合作社+企业”的模式,海东当地合作社负责生产管理,无锡市施宇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统一收购,农户只需按要求种植,没有后顾之忧。寿乐镇瑞强种植合作社负责人巴尖措欣喜地告诉记者,经过去年的试种,今年有3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种植了85亩甜叶菊,预计年底可增收近20万元。

  海东市政府副秘书长、无锡驻海东工作组组长李继军介绍,立足海东的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无锡重点围绕“产业扶贫”做文章,激活当地“造血功能”。2017年以来,无锡累计安排对口帮扶海东资金5.03亿元,实施141个扶贫协作项目,其中75%用在产业上。平安区的富硒大蒜、民和县的电商扶贫产业园、化隆县扎巴镇本康沟村的阿拉伯服饰扶贫车间,还有循化县白庄镇乙日亥村的乡村旅游综合体,都为当地群众脱贫摘帽,播下产业“金种子”。

  “消费扶贫”是今年“无锡-海东”对口协作打造的新品牌。6月27日7时48分,首趟“无锡-海东”东西部协作旅游专列缓缓驶入海东平安驿火车站,这是海东历史上第一次有旅游专列停靠。666位游客在海东停留短短两天内,就为当地带来40多万元的经济收入。担任海东市扶贫局副局长的无锡挂职干部戴震乾兴奋地说:“旅游专列拉动当地消费,带动当地群众增收脱贫,开启了一条东西协作产业扶贫的新路子。”

  培训技能,实现可持续性脱贫

  无锡市锡山区政府机关食堂里,最近新开一个“拉面”窗口,生意火爆,几乎天天排长队。负责拉面的师傅是来自青海省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包海买。今年3月,在无锡、海东两地有关部门协调下,他和妻子受聘到锡山区政府机关食堂当拉面师傅。两口子每月工资近万元,全家从此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

  拉面,是化隆的一张名片。围绕做大做强化隆拉面产业,无锡投入600多万资金,启动实施“带薪在岗实训+创业”项目,鼓励有条件的建档立卡户走出家门学习拉面技能,并对培训、上岗、创业实施一条龙帮扶。“拉面扶贫”实施两年多来,化隆已完成1669名建档立卡贫困对象的实训,实现劳务收入6460多万元,带动1400多户、4200多名建档立卡贫困对象实现可持续性脱贫。

  今日的海东,数以万计的汉族、藏族、回族、土族、撒拉族群众,在东西劳务协作的帮扶下,跳出农门、跨进城门,用自己的劳动实现脱贫梦想。而留在当地的群众,也因为一群无锡专家的到来,过上了“病有所医、学有所教、残有所养”的新生活。

  在循化,撒拉族妇女马阿乙下去年在无锡市梁溪区有关方面的帮助下,和当地24名先心病患者一起远赴无锡,成功实施心脏手术。7月初,记者在循化集市上见到她时,她已经和丈夫摆摊做起小吃生意,脸上满是笑意。

  在互助县城东小学,临近学期结束,孩子们抱着来自无锡新吴区的支教老师杨铭芳,一个个哭成了泪人。孩子们不知道,杨老师早已主动提出申请,将9个月的支教期延长到18个月。

  在平安区残疾人托养院,来自无锡市惠山区残联的五人帮扶小组为这里的残疾人带来康复治疗训练和一台豆芽机。惠山区残联副理事长严敏告诉记者,有了这台豆芽机,残疾人可以一边治疗,一边生产豆芽赚取收入,每人每天10块钱。

  据了解,2017年以来,无锡先后派出126名专业技术人员来到海东开展支教、支医和支农服务。去年,两地共开展教育、卫生、农业技术人员培训交流1335人次。

  牢记使命,东西协作奔小康

  高原缺氧,不缺精神。53岁的循化县委常委、副县长朱雄,是无锡市对口帮扶海东市工作组中年龄最大的,也是干劲最足的。循化县2100公里土地,他沟沟坎坎走了个遍。跟他的秘书是当地年轻人,吃不消他的快节奏,一年里换了三拨。

  忘了伤痛,不忘信仰。今年6月,无锡的孙战地等7位党员农艺师告别家乡,来到平均海拔2800米的化隆县开展支农服务。到化隆第5天,7名党员不顾头晕、失眠、脱发等各种高原反应,成立扶贫临时党支部。“党员,就要冲在扶贫攻坚第一线。”孙战地说。

  负了家人,不负使命。自2017年4月以来,无锡先后派出13名挂职干部赴海东市开展扶贫协作工作。他们中,有的一家人分居几地,一年见不了几面;有的孩子面临升学,少了父亲的关心辅导,成绩滑坡;有的亲人病重,甚至赶不及见上最后一面……按照原计划,到今年10月,13名挂职干部的任务就将到期。然而,当组织部门出于扶贫工作需要,向他们征求意见能否延期时,13名挂职干部除两人因身体原因和家庭实际困难,其余11人均志愿延期一年。

  青藏高原,穷有千种,困有万般,但对无锡援青人来说,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干!”乡村旅游,特色农业,跨境电商,搭起一座座产业扶贫金桥;职业培训,劳务协作,就业帮扶,铺就一条条劳动脱贫大道;医联体,学联体,农联体,书写一个个“东西协作一家亲”的动人故事……“到2020年,通过东西部对口协作帮扶,帮助海东市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与海东各族群众一道跨入小康社会,这是我们最大的梦想。”李继军说。

  记者 马薇

标签:
责编:刘雨菲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