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无锡 > 要闻 > 正文
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蹲点调研|一二三产融合 杨巷大米香飘四方
2019/06/16 20:50  新华报业网  浦敏琦  

  

  交汇点讯 6月初,江苏宜兴市杨巷镇稻米产业融合示范基地一派忙碌。工人将刚冒芽的秧苗搬到田头,田头的喷灌装置自动出水。“再过10多天,第一批秧苗就能栽种了。”

  杨巷镇是宜兴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农业权重在全市乡镇中居于前列。这两年,该镇探索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组建稻米产业化联合体,成功让“杨巷大米”闯出了名堂,还壮大了村集体经济,促进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组建联合体 农业资源合理配置

  为何组建联合体?这跟当地的产业特色和发展实际密不可分。

  杨巷盛产好米。过去北溪河沿岸粮行密布,伴随着川流不息的船只,“杨巷大米”叫响江浙沪米市。目前,该镇有3万多亩稻田,规模稻米加工企业9家,年加工能力80万吨。

  然而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进程加速,散户种植面临不少亟待解决的难题。“种粮农民年龄老化,将面临‘无人愿种地’;土地‘碎片化’使得农业机械化程度低,难以形成规模化种植;农户各自为政,田间管理水平低,导致稻谷品质参差不齐。”杨巷镇农服中心主任蒋庆荣说,在传统模式下,种植、加工、销售三个环节彼此割裂。大米加工企业无法获得优质且稳定的粮源,难以拓展市场,小农户也无法分享农业现代化的“红利”。

  为了给全镇大米找“出路”,2016年,杨巷镇成立了稻米产业化联合体——金裕穗农业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它联合镇供销社、大米加工企业、大米销售企业和农业合作社,按现代企业制度开展水稻种植、加工和营销。

  

  

  “联合体把粮食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连结为有机整体,资源充分利用,要素合理配置。10个村近万亩耕地经营权被流转过来,成为稻米种植基地。”金裕穗公司负责人曹国群领着记者来到基地,经过平整,原本高低不平的耕地被整合成高标准农田,田间道路和灌溉排水等设施全部到位。建筑面积上万平米的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内,两条全自动育秧流水线、烘干机、插秧机、收割机、无人植保机等各类农机具组成了一个“农机联合舰队”,能提供育秧、机种、植保、机收、烘干等全程服务。

  产业链升级 稻米生产提质增效

  稻米产业联合体成立后,很好地解决了小农户生产和大市场需求对接的问题。

  曹国群告诉记者,现在市场上中高端大米供不应求。基地统一种植“南梗46”,它烧成米饭有香气,口感柔软滑润,受到上海、杭州等地消费者欢迎。但是,光靠品种并不能保证产出优质稻谷,农事都有“窗口期”,一旦错过时间也会影响品质。为此,金裕穗公司组织工人采取统一的播种移栽、肥水管理、病虫防治等措施。此外,由农技部门对农机操作手、植保技术员等进行业务培训,使农机操作更为科学。

  

  从稻谷到大米,要想增产增收,关键要靠加工增值。百粮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是加入金裕穗最大的大米加工企业,走进厂区,一幢十几米高的低温粮库格外醒目。“这个仓库能储存1.5万吨优质稻谷,温度常年保持在15℃以下,”百粮农业总经理方幸军介绍,这样不仅减少了储粮损失,也保证了大米的新鲜度和口感。

  生产车间内,伴随着机器震耳欲聋的轰鸣声,一袋袋加工好的大米被放到了传送带上。传送带终点并没有工人,而是码垛机器人,它挥舞有力的机械臂,将每袋20斤重的大米整齐地摞到指定地点。“有了它,相当于省了3个工人。”方幸军告诉记者,现在厂里添置了食味机、色选机等设备,灌装、打包、干燥、封口等大米加工过程基本实现自动化。工厂还建立了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对大米加工各环节进行实时监管,确保品质。

  种得出,还要卖得好。杨巷人在品牌打造和营销上动足了脑筋。 去年,“杨巷大米”不仅入围“江苏好大米”十大品牌,还被授予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品牌影响力大幅提升。目前,“杨巷大米”已进入当地大统华超市的50多家门店,还在无锡等城市设立了专卖店,并进驻京东、天猫等电商平台,销售网络遍及全国。

  综合效益初显 带领农民增收致富

  

  一二三产深度融合,为杨巷的稻米产业注入了活力,也让农民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据测算,基地内水稻亩产较周边农户种植田块平均高出200斤左右。和普通农户比,亩均节约劳力成本42.60元,农药化肥成本每亩减少51.60元,降本增效明显。“农民土地流转给联合体的收入是每亩1000元,比周边农户每亩多出400元。”蒋庆荣说,这极大地调动了散户土地流转积极性,促进稻田集约化、规模化经营。

  64岁的史明祥家住杨巷镇邬泉村,种了几十年地。去年,他把家里的5亩地流转给集体,自己来到金裕穗公司上班,担任1000亩稻田管理小组的组长。“到年底拿到6万元工资,再加上5000元土地流转费,比以前自己种地的收入高多了。”史明祥乐得逢人便说,当了一辈子农民,没想到老了却成了“工人”,过上每个月领工资的好日子。

  在联合体引擎强大的带动作用下,356名农村富余劳动力被安置就业。此外,加工企业对农户种植且达到企业质量标准的无公害、绿色、有机水稻,分别按高出市场价0.4元/公斤、1元/公斤、3元/公斤的价格收购,促民增收效果显著。

  专业化生产、标准化加工、网络化销售,杨巷稻米产业化联合体实现了企业得益、农民增收、产业发展三赢。做强稻米产业,杨巷镇眼下正全力打造独具特色的“味稻小镇”。据悉,小镇将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吸引城里人体验参与水稻种植;引进高科技农业人才,建设公共实验室和农业孵化器;运用更先进的农机,提升稻米植保水平。

  交汇点记者 浦敏琦

标签:
责编:顾志铭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