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讯 日前,在泰州市海陵区城南街道“好享福”老年助餐点,48岁的助餐员姜玉玲正在忙碌着。自去年10月失业后,她一直没能找到合适的工作,家里的经济重担都落在了丈夫一人身上。正在她一筹莫展之际,海陵区发布了一批公益性岗位,通过应聘,姜玉玲当上了助餐员。穿上干净整洁的工作服,配餐、送餐,每天4个小时的工作,让她倍感充实,“能够重新就业,既减轻了家庭负担,又能实现自己的价值,感觉日子一下子有了奔头。”而在这个老年助餐点,像姜玉玲一样的公益性岗位助餐员共有10名。
据了解,“姜玉玲们”的顺利就业,是海陵区紧扣民生,积极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生动案例之一。
今年以来,海陵区人社局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在全区创新开展“就业暖心援助分类精准服务”专项行动。聚焦重点群体,建立“一户一册”,实施“一人一策”。对344名建档立卡户,571名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低保家庭人口以及困难群众,逐户走访关怀,记录具体困难,靶向定位纾难解困;对6365名“4050”大龄失业人员等就业困难人员,主动了解需求,按需推介政策。
目前,该区人社局新开发公益性岗位255个,将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与公益性事业服务群众精准结合,充分发挥“双公益”的乘法效应,着力解决社会治理和群众生活中存在的痛点、难点和焦点问题。不仅如此,此次对开发岗位类别不设具体限制,由镇街根据实际需求自主开发,大大增加了公益性岗位的针对性和灵活性。
除了提供公益性岗位,该区人社局还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鼓励劳动者自主创业,对援助对象从事个体经营的主动提供富民创业贷款、创业补贴等“集成式”政策支持,切实提高创业成功率。
今年35岁的孔骏从部队退伍后选择自主创业,怎料事业还未起步就不幸患病。了解到孔骏的困难后,该区人社局主动与他联系提供帮助,如今,身体恢复健康后的孔骏干劲十足,创业的小店也日渐红火起来。
据介绍,“就业暖心援助分类精准服务”专项行动实施以来,海陵区就业困难人员真实情况得到全面详细摸排,此次援助行动共帮助162人实现单位就业,115人成功自主创业,67人通过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5275人实现灵活就业,并获得社保补贴支持。
下一阶段,海陵区将继续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和就业服务,不断完善就业监测和动态帮扶机制,进一步兜牢幸福民生底线,推动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卢佳乐
通讯员 林珑 沈雁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