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泰州 > 要闻 > 正文
兴化73名“第一书记”当好乡村振兴路上“追梦人”
2021/03/03 19:33  新华报业网  

  整齐的洋葱田里,葱农们背着喷雾器排成一线,一条条营养液从喷嘴中喷出,在阳光的照耀下幻化出条条彩虹,播撒在从农膜中探出头的葱梗上……在兴化市大营镇联镇村,洋葱已成为富民强村的“招牌产业”,种植面积1500多亩,年产量6700多吨,村民人均增收1200多元,化解村级债务170多万元,这是该村“第一书记”李廷胜向群众交出的成绩单。

  李廷胜是省“脱贫致富奖”获得者,也是兴化“第一书记”群体的一个缩影。兴化市目前共有集中选派“第一书记”73人,他们活跃在基层党建、产业发展、兴办实事等各条战线上,发挥着“尖兵”“先锋”“骨干”作用,成为水乡大地乡村振兴道路上的“追梦人”。

  建强组织,让乡村振兴“纲举目张”

  1月25日,在大垛镇东刘村新落成的党群服务中心大会议室里,党员代表端坐一堂,听“第一书记”邹惠领学兴化市委十二届十次全会报告精神:“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就是要建强党支部、选好带头人、打造先锋队……”窗外,寒风凛冽,室里,温暖如春。

  每月25日是兴化市常态开展的党建工作指导日,每逢这天,“第一书记”们都会向村里的党员传达最新的上级文件、会议精神,进行党课教育,同时集中开展民主议事、服务群众等活动。“过去,对村里做什么事情,群众不关心、不支持,邹书记来了之后,跟大家沟通多了,一些大事都能集体商量,公开公正,村民慢慢就理解支持了,我们做工作也就容易多了。”东刘村党支部书记刘键对“第一书记”到来后的变化深有感触。

  兴化市把指导建强组织作为选派“第一书记”履职尽责的首要任务,努力把他们培养为农村党建工作的“宣传员”“指导员”。一方面,解决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无人做、不会做的问题;另一方面,也让基层党支部标准化建设工程、“五强”支部建设、支部差别化分档管理等工作的推进有了抓手和落点。

  组织振兴是乡村振兴的保障。村级组织强起来,党群人心凝起来,大家干事创业拧成一股绳,什么事情都办得成。“73名‘第一书记’,只覆盖了全市行政村数的六分之一不到,但示范带动效应十分明显,撬动的是全市面上基层党建工作的整体提升。基层组织是乡村振兴战略的‘牛鼻子’,抓住了这个‘牛鼻子’,就起到了纲举目张的效果。”兴化市委组织部组织科科长戚汪平说。

  发展产业,让群众家门口就业增收

  早晨7点,兴化市城管局环卫处职工食堂门口,一袋袋“竹芸”牌大米从卡车上卸下,整齐地放在角落。大邹镇向家村“第一书记”纪广田和工人们卸完最后一袋大米,满头大汗还没来得及擦,又自掏腰包请大家一起吃早餐。

  到村任职后,纪广田根据向家村的产业特点,引导村民将村里的900亩土地流转,成立粮食农地股份专业合作社,多方筹措资金340多万元,引进一条设施先进的大米加工流水线,年加工大米达100余万公斤,吸引了多名在外能人回村投资创业。“近两年来,村里新创股份制企业5家,带动了本村及周边村民的就业。我们还利用电子商务平台,‘线上+线下’同步出售已注册的品牌绿色大米以及本地特色农、副、水产品等,为村集体创收30余万元。”纪广田介绍到。

  针对村里年轻人外流、中老年劳动力多的情况,周庄镇周泽村“第一书记”高春荣利用自己的人脉和捕捉的信息,及时组建了“伪装网产业扶贫车间”。“易懂、易学、易上手,不受场地、季节和天气影响,摆开一把椅子就能干。更重要的是,村民只需简单培训就能上手,年纪大、身体不好的人,也能赚钱。”高春荣说。

  乡村振兴的关键是产业振兴,产业振兴离不开项目支撑,像向家村大米、周泽村伪装网编织这样由驻村“第一书记”招引培育的富民强村产业,在兴化还有很多。两年来,全市“第一书记”通过内培、外引、上争,积极推进各类资源向农村基层一线下沉,共争取各类项目124个,到村项目资金7400多万元,派出单位到村资金565万元,促进村集体增收960多万元,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澎湃动力”。

  服务惠民,成群众身边知冷知热贴心人

  2月3日,农历腊月二十二,垛田街道新钱村“第一书记”朱青阳早早来到村民钱振远家中,把慈善募捐得到的30735元送到了他手中。“有了这笔钱,这个年我终于能过得舒坦了,感谢大家对我和家人的关心!”钱振远今年60岁,前年除夕不慎摔倒,瘫痪在床一年多,大女儿因摔伤已瘫痪在床20多年,小女儿还是一名中学生。家中两人瘫痪在床,其妻无法外出打工,一家四口无经济来源,家庭生活特别困难。新年将至,朱青阳带头捐款并发动党员群众自愿献爱心,帮助他们度过了一个温暖的春节。

  哪里有困难,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第一书记”的身影。兴化市始终坚持把兴办惠民实事作为“第一书记”的主要工作内容之一,积极倡导“有难就帮、一帮到底”的理念,让“第一书记”的初心使命化成水乡大地的一件件动人事迹。

  针对村里路灯缺损多、覆盖面不广的情况,昌荣镇欣荣村“第一书记”唐宝来策划了“拐角有光”亮化工程,与镇供电所党支部开展联建,工程竣工后,全村所有通行道路夜晚再无“暗角”,个个拐角晚上“亮堂堂”。为加强合并村之间的沟通,解决村民出行难问题,安丰镇黎明村“第一书记”朱桂五实施“两路一灯”工程,先后争取到部门和企业支持援建的机耕路建设项目、乡村公路提档升级改造工程、村庄亮化工程,累计上争资金达1500多万元,目前正在紧锣密鼓的施工,预计今年上半年将全部竣工。

  强组织、兴产业、办实事、促振兴,“第一书记”就要扛起“第一担当”。兴化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党建办主任郑勇干说,“今后我们将进一步优化创业环境,搭建成长平台,激发干事活力,让‘第一书记’在接续推进乡村振兴中释放出更大动能。”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董鑫 通讯员 王礼文

标签:
责编:顾志铭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