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泰州 > 要闻 > 正文
努力破解乡村振兴人才短缺问题 乡土人才“破土”而出,为幸福海陵增添“香”气
2021/03/03 14:54  交汇点新闻  顾介铸  

  交汇点讯 “‘扬派’泰州盆景历史悠久,采用传统技艺,纯手工剪扎,以其严整平稳、层次分明、造型端庄为特点,富有工笔细描装饰美的地方特色,独树一帜。”一踏入泰州海陵区稻河古街区牛市巷,映入眼帘的便是这块悬挂在泰云堂墙上富有历史韵味的银色解说词牌匾。

  据了解,泰云堂盆景工作室创始人曹季德不仅是江苏省乡土人才“三带”名人,更是第五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盆景艺术曾进入前所未有的低潮,一度无人问津。尽管如此,从业四十余年的曹季德依然无怨无悔地守护着他的盆景世界。

  海陵区近年来加强对乡土人才的大力培养,依托企业、农业合作社、大师工作室等人才培养基地,开展“泰州(扬派)盆景非遗文化传承工程”“药材种植人才培育计划”等乡土人才培养规划,从传授单一技术技能向市场经济、现代农业科技等多个领域延伸,累计培训各类乡土人才200人次。建设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示范基地,鼓励乡土人才创新创业,挖掘农业农村技术型能人、经营管理人才和能工巧匠,评选出40名海陵区优秀乡土人才。

  曹季德从中受到鼓舞激励。为弘扬盆景文化和培养更多接班人,他与泰州技师学院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开设“泰州扬派盆景技艺”特色班,亲自进行技术指导。在传承保护“扬派”盆景的同时,他还积极对接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探索走上市场化道路。如今的泰云堂,俨然成为海陵非遗文化传承乡土人才的领军者。

  实现乡村振兴,不仅需要掌握绝技绝活的能工巧匠、拥有独门手艺的乡土人才,还需要人们对于人才观念的与时俱进,摒弃简单唯学历、唯职称的思维。海陵树立“有用就是人才,人才就在身边”的理念,重新发现乡土人才,用好用活乡土人才。

  常爱华便是其中的一个代表。2002年,常爱华下岗创业,先后创立泰州海陵区常吾堂盲人按摩院、泰州市保健按摩师职业培训学校和泰州市保健按摩行业协会。她重视传统推拿技艺能人的培养,同时新增健康管理师、育婴师、化妆师、家政服务、养老护理等多项培训课程,累计培训盲人、农民工、困难群众等五千余人。

  常爱华还经常组织保健按摩师为病残群众和妇女儿童提供免费服务。历经十九年风风雨雨,她用爱心和责任点燃起无数盲人及弱势群体希望的火苗,帮助他们过上幸福踏实的好日子。

  “重视挖掘乡土人才,凝聚乡土人才力量,发挥人才带头示范作用,打造一支留得住、管得好、用得上的乡土人才队伍,是破解乡村振兴人才短缺问题的路径之一。”海陵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周银松表示,区里将从政策指导、扶持培养、搭建平台、优化环境上出实招,健全乡土人才培养机制,真正让乡土人才“破土”而出。

  通讯员 花昊 李红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顾介铸

标签:
责编:刘雨菲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