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泰州 > 要闻 > 正文
泰州援疆干部离任之时满含不舍:“昭苏,教我如何不想她!”
2020/01/01 23:04  交汇点新闻  

  交汇点讯 “面对逐渐熟悉的山山水水,面对熟得不能再熟的一张张面孔,我脑海里浮现的,是刘半农先生的不朽诗作《教我如何不想她》……”2019年12月25日,在新疆昭苏县召开的第九批援疆工作总结表彰暨第十批援疆骨干欢迎大会上,第九批泰州援疆工作组组长邵剑峰在离任发言中满含不舍。

  邵剑峰深情地说,在这即将离别的时刻,心里纵有千言万语,也无法表达出他的难舍之情、感恩之心。“我没有想到,时间会过得这么快,弹指一挥间,就到了‘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的时候。”

  

  “扪心自问,三年来的跋山涉水、爬坡过坎,我们没有辜负昭苏的期望、领导的关爱和组织的重托。”邵剑峰清楚地记得,他们刚到昭苏时,天寒地冻,但热血沸腾。三年来,泰州援疆工作组开足马力、驰而不息,在全州唯一的五类高寒地区,圆满完成78个项目、5.4亿元投入,体量位居各县市首位;脱贫攻坚和民生投入占比达88.6%,在各前方工作组中名列前茅。从昭苏县南城区第三中学,到多层次广覆盖的党政干部人才培训,以及50天完成11家基层阵地主体工程;从南城区学校、中医院等公共设施短板的不断补齐,到每年的昭苏籍学生资助、贫困户“暖心煤”发放,再到客运中心等多个项目的“天马杯”“天山杯”争创,他们努力彰显援疆工作的“泰州高度”“泰州速度”和“泰州温度”。

  “昭苏,教我如何不想她!”泰州援疆工作组的每一名成员,无论工作上、事业上,还是情感上、灵魂上,已经与新疆、与昭苏紧紧地融为一体,成为心灵相通、休戚与共的兄弟姐妹、父老乡亲。他们深深根植于天山之麓这片沃土,倾注满腔热血,寻求对昭苏产业发展的“八方支援”。为了打开昭苏全域旅游发展新局面,他们坚持一步步丈量夏塔古道,一砖一瓦完善旅游附属设施,帮助昭苏以全疆第一名的成绩捧回全国全域旅游示范区的金字招牌。三年来,他们还通过“青蓝工程”与“师徒结对”,为昭苏带来新技术20余项,培养了一支“带不走”的教育医疗人才队伍。

  接过接力棒,就是昭苏人。泰州第十批援疆工作组组长李春荣表示,将以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大力弘扬泰州人“三个不相信”精神,始终秉持“今天再晚都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精神状态,把一个个项目规划变为现实,把一份份温情送到昭苏人民心中,把一滴滴汗水甘洒在昭苏大地上。要让团结成为泰州昭苏两地共建发展的强大动力,让团结实干成为第十批泰州援疆工作组的重要标识,让团结之花盛开在昭苏这个多民族和谐共处的大地上。工作组此前已组织开展“我来昭苏干什么、我为昭苏留什么”大讨论活动,以此提醒大家不忘初心、不辱使命,努力做到起步就是冲刺、开局就是决战,努力为援疆做一番贡献,为第二故乡昭苏的高质量建设和发展添砖加瓦。

  交汇点记者 顾介铸通讯员 泰组宣

标签:
责编:张红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