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泰州 > 要闻 > 正文
泰兴:走好脱贫攻坚“最后一公里”
2019/10/30 17:35  交汇点新闻  赵晓勇  

  

  交汇点讯 脱贫攻坚路上,如何加快促进低收入人口增收?经济薄弱村能否如期顺利摘帽?

  “十三五以来,泰兴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聚焦重点难点,完善工作机制,强化政策突破,精准滴灌,深入推进。”泰兴市委书记刘志明如是说。

  2018年底,泰兴全市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31093人,累计脱贫28421人;245个经济薄弱村,累计脱贫196个,脱贫率分别达91.4%、80%。

  “到今年底,泰兴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和经济薄弱村将实现全面脱贫。”泰兴市农业农村局党委书记、扶贫工作办公室主任

  赵建东

  说。

  挖潜与造血 村级集体收入稳步增长

  泰兴市新街镇金干村一直是泰兴的经济薄弱村,到去年年底,村集体收入仅有9.5万元。

  “今年我们村集体收入到账已有24.7万元,到今年底,村集体收入肯定超过35万元。”金干村负责人唐文祥高兴地说。

  唐文祥介绍,除了财政支持和标房出租外,今年他们村又多了几条收入渠道:成立劳务公司,从事中沟护坡管护,一年增收5万元;为敬老院提供保洁服务,一年增收4万元;为村里的农业科技园提供服务,一年增收4万元……

  “保证村级集体收入稳步增长,既要挖潜,又要造血。”赵建东说。

  泰兴全市积极开展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采取发包闲置资产、重新签订合同、增加补充合同等措施,优化资产资源利用617宗,新增集体收入556万元。

  加大各级财政投入和部门企业帮扶力度,积极整合省市扶持资金,推进村级增收项目建设。2016-2017年整合各类扶贫资金1.2亿元,扶持91个经济薄弱村购建标房6.93万平方米、实施土地股份合作社等项目15个,每年增加村级收入800多万元。

  建立2018-2020年经济薄弱村增收项目库,实行财政分档扶持,整合扶贫资金2.13亿元,实施村级增收项目113个,75个项目已竣工见效,全部建成经济薄弱村将增加集体收入1500万元。

  

  就业与创业 低收入农户稳定脱贫

  经过10天的精准扶贫“五包”技能培训,泰兴市珊瑚镇曹埠村61岁的村民任秀芳正式成为村里藤制品加工点的一员。“有了藤编技艺,家门口就能就业,每年不仅有万元收入,还能就近照看家中的两个病人,我很满足。”任秀芳说。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仅靠‘短平快’的输血式扶贫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必须以项目为主导,扶持就业与创业,才能让低收入农户稳定脱贫。”赵建东说。

  近年来,该市加大项目扶贫、产业扶贫力度,构建“企业+贫困户”“合作社+贫困户”等扶贫模式,帮扶有劳动力低收入农户参与生产经营、收益分配。

  姚王镇率先引进泰兴远大家俬设立的藤编加工点,推进靶向扶贫,这种按件计酬、看得见效益的“企业+农户”扶贫模式,很快在泰兴全市推广。凤灵乐器、洋芋生态等企业纷纷加入,目前该市共有藤编、乐器、包装、纸扇等10多种项目加工点,覆盖357个村居,带动低收入、贫困家庭和就业困难人员就业近万人,人均年收入1.5万元以上。

  分界镇七贤村依托村里的绿花菜专业合作社,向低收入农户免费提供蔬菜种子、技术指导、采购等多种服务,同时延长产业链,吸纳低收入农户从事绿花菜、甜豌豆深加工,年促低收入农户增收万元。

  今年,脱贫攻坚进入冲刺阶段,该市将“五包”技能培训拓展至各个项目加工点,建立孵化基地,让一些年龄大的低收入人员以及贫困残疾人在短时间内掌握加工技能,实现快速脱贫。

  消费扶贫 让低收入农户有销路

  从今年开始,泰兴邮政将依托全国33.8万个“邮乐购”农村电商服务站,将泰兴经济薄弱村的特色农产品销往全国。

  “有了邮政的助力,我们今年的猕猴桃不愁销路了。”泰兴新街镇经济薄弱村钱南村村民高留生说,进入邮政销售网络不需要出一分钱,并且水果价格比自己卖的高不少。

  随着产业化扶贫的推进,各地种植的特色农产品越来越多,帮助解决农产品销路成为解决脱贫问题的关键。

  去年,该市发动全市餐饮行业开展银杏义购扶贫公益行动,全市餐饮行业、帮扶单位、帮扶责任人义购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银杏果15万斤,义购款近百万元,并开发出泰兴150种以上银杏系列菜肴和50种以上银杏饮品,全年餐饮业泰兴银杏使用总量超过200吨。

  最近,泰兴市10位退休老干部,每人出资200元,以高出市场价的价格从该市宣堡镇农户家中购买了银杏,参与公益消费扶贫。

  分界镇赵庄村低收入农户王新明家里种植6棵银杏树,去年在“银杏义购”活动中收益近千元,今年他的银杏果又被录入邮政系统的电商销售平台,这让他彻底打消了砍树卖钱的念头。“银杏果能卖1000多元,再加上到村里合作社打工,预计可有一万多元的收入,一家子的开销有着落了。”王新明开心地算起了账。

  “两不愁三保障” 确保小康路上一个不少

  宽敞的房屋、崭新的家具,还有专门为残疾人配备的无障碍卫生设施。泰兴市张桥镇圩港村贫困残疾人金新红今年搬进了新房。“没想到我也能住上这样的好房子,生活质量立马提升几个档次。”金新红满心欢喜地说。

  由于经济拮据,金新红一直居住在破旧漏雨的老房子里。去年,政府将其列入危房改造对象。

  值得一提的是,考虑到金新红等在内的残疾人、特困户的实际需求,泰兴在省给予危房改造补助的基础上,率先出台配套政策,按照1:1的比例,将危房改造补助标准提高一倍。按照省补助标准,金新红翻建、新建房屋能获得2万元补助,泰兴设立配套资金后,他能获得约4万元的补助,这样一来,金新红基本不用出一分钱就能住上新房子。

  “今年我们将全面执行危房改造配套政策,保障困难户住房安全的同时,注重提高其生活质量。”泰兴市扶贫办副主任顾峰说,新时期脱贫攻坚提出“一稳定两不愁三保障”要求,就是为了让老百姓有稳定收入,不愁吃、不愁穿,教育、医疗、住房安全越来越有保障,过上有质量的幸福小康生活。

  在推进危房改造的过程中,该市还将困难群众门前道路全部进行硬质化改造,方便群众出行。不仅如此,该市提前两年实现城乡低保标准一体化,农村“低保”最低生活保障提高至每人每月650元,分散农村“五保”供养标准提高至每人每年8770元。从今年秋学期开始,该市财政还将拿出200至300万元,全面提高困难家庭教育资助标准。

  交汇点记者 赵晓勇 通讯员 张建荣 孙刚 严小乔

标签:
责编:刘雨菲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