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推荐 > 正文
【地评线】荔枝网评:科技赋能,让“冰雪之约”不负期待
2022/01/17 18:23  荔枝新闻  

  “冰丝带”,第一个使用二氧化碳作为制冷剂的速滑场馆

  特约评论员/余阳

  早在冬奥筹办之初,科技部就联合北京市政府、河北省政府、北京冬奥组委、国家体育总局等研究制定了《科技冬奥(2022)行动计划》,围绕“零排供能、绿色出行、5G共享、智慧观赛、运动科技、清洁环境、安全办赛、国际合作”等8个方面开展工作,通过系统布局科技冬奥重点任务,助力冬奥筹办各项工作。

  从申冬奥成功伊始,“科技冬奥”就成为冬奥筹办工作的关键词之一。回顾几年来科技冬奥工作,可以用9个字概括:有规划、有成效、有期待。一系列科技创新成果亮相国家体育馆:场内大屏幕可以实现与现场观众的实时互动;通过手机可以完成场馆室内高精度导航;场边的“移动诊疗车”可以在5分钟内完成颌面创伤的现场影像学检查和人工智能诊断,提升赛时医疗服务效率……从比赛到观赛,科技创新成果处处彰显“科技冬奥”的底色。

  5G应用助力冬奥更潮流。5G智慧场馆可视化综合指挥平台基于数字孪生和万物互联的理念,将人员、空间、设备、能源与数据流无缝结合,实现物联网设备、监测数据、业务信息及多元数据为一体的三维可视化运营,提高综合指挥能力,提升场馆管控效能,降低疫情期间运维人员数量,大大提高了赛事保障效率。依托5G智慧网络,结合AI、AR等技术,现场人员通过佩戴AR眼镜,分别在闭环内外执行巡检、设备维护,可将第一视角所见内容通过5G网络实时传递给场馆支持部门,技术专家犹如身临现场掌握每一个细节,并可通过实时语音、图文消息、画面标记、资料共享等技术手段指导现场人员进行问题排除。5G全面赋能冬奥场馆工作全场景,诠释了“科技冬奥”的新内涵。

  防疫技术助力冬奥更安全。防疫是成功办奥的必要前提。在人防的基础上引入技防,助力疫情防控。在人员进场、物品环境消毒、环境中病原体检测、人员体温监测等防疫重点环节,有序推进多项重点技术成果实际应用,切实发挥科技对北京冬奥疫情防控的支撑作用。在检测方面,应用气溶胶检测,及早发现病毒,及时采取措施,避免病毒传播;在消杀方面,不仅有传统的消毒剂,还多方面尝试应用新的技术手段,如分子筛微纳米催化过滤材料消毒、紫外线消毒、等离子消毒等,应用于循环冷却水和水处理系统的消毒、空气的消毒以及物体表面的消毒。防疫技术为冬奥的举办筑牢防护墙,让冬奥更加安全健康。

  绿色低碳助力冬奥更环保。“可持续发展”是北京申办2022年冬奥会提出的三大理念之一,通过科技创新,实现绿色、智慧场馆建设,提供便捷化服务体验,有力支撑了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比如,通过张北柔性直流电网工程,张家口张北地区的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产生的“绿电”输入北京,赛事期间北京冬奥会所有场馆将实现100%“绿电”供应;国家速滑馆、五棵松体育中心等冬奥场馆,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制冷系统,将冰面温差控制在0.5摄氏度以内,使碳排量接近于零。方方面面的精准举措,点点滴滴的创新成果,共同铺就北京冬奥会的“绿色之路”。北京冬奥会在环保、减排方面的实绩多次得到国际奥委会在内的奥林匹克大家庭的肯定,呼应国际奥委会《奥林匹克2020+5议程》所提出的理念。

  高科技应用不仅在冬奥筹办过程中发挥独特作用,还将在未来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冬奥会后,进一步加强技术成果的系统梳理,推动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冰雪之约”持久释放科技活力,也将丰富更多人的日常体育生活。(余阳)

标签:
责编:纪树霞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