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推荐 > 正文
数说“宝”藏|富了!西藏民主改革第一村人均收入增长超百倍
2021/01/15 10:18  新华社  

  藏历新年和农历春节将至,西藏山南市乃东区昌珠镇克松社区一派繁忙景象。

  这个距山南市区仅十几分钟车程的城郊社区,被称作“西藏民主改革第一村”。60多年前,这里率先进行民主改革,并进行了西藏历史上第一次由被解放农奴参与的民主选举,先后诞生了西藏第一个农村基层党支部、第一个农民协会和第一个人民公社。

  记者日前从克松社区居委会了解到,当地年人均纯收入目前已达22301元,约为1978年的111倍,40余年间增长超百倍。

  制度飞跃和持续的政策支持,是克松实现翻天覆地变化的动力。

  民主改革之前,克松“谿卡”(庄园)有农奴302人。今年78岁的老人索朗顿珠记得,那时自己全家和牲口住在一个棚子里,每天启明星还没升起就要起床干活儿,迟到了就要挨鞭子。

  在西藏山南市乃东区昌珠镇克松社区(原克松村),索朗顿珠老人在家中给花浇水(2018年3月20日摄)。新华社记者余刚 摄

  1959年3月,中央领导西藏各族人民进行民主改革,昔日农奴当家作主。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释放了高原农民的创新活力。农奴的后代土多买了村里的第一台东风卡车,成了村里第一个万元户;达娃次仁兴办了远近闻名的粉条厂,带动乡亲们共同增收。

  克松社区第一个经营蔬菜大棚的居民白玛央宗在自家承包的蔬菜大棚里采摘蔬菜(拼版照片,2020年3月12日摄)。新华社记者普布扎西 摄

  党的十八大以来,克松迎来巨变:国家投资近4000万元,启动“生态文明小康示范点”建设,整修排水、照明、绿化系统,修建便民服务中心、农家书屋、学习室、娱乐室,人居环境焕然一新;社区农机化作业率已达98%,粮食亩产量比民主改革前翻了近三番;2019年农村经济总收入超3800万元,其中交通运输业、商业、服务业、加工业等非农产业占比已超八成;全村共有45辆运输和旅游车,445名劳动力中七成外出务工,80余亩土地实现流转,300余亩土地与公司签订饲草收购合同;村里成立了12个合作社,村集体经济年纯利润达36万元……

  无人机拍摄的西藏山南市乃东区昌珠镇克松社区(原克松村)(2018年3月20日摄)。新华社记者余刚摄

  如今的克松社区里建起了克松陈列馆,开放党支部旧址和克松庄园遗址供游客参观。“吃水不忘挖井人,翻身不忘共产党”的标语刻在社区大门两旁,这是历史的写照,也是人民的心声。

  文字记者:王沁鸥

  视频记者:洛登、洛卓嘉措

  海报拍摄:觉果

  海报制作:张宸、旦增努布

  视觉/编辑:金地

标签:
责编:刘雨菲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