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推荐 > 正文
百城千县万村调研行 | 羊角山下 龙凤呈祥:遇龙河的腾飞
2020/11/29 14:24  求是网  

  羊角山下 龙凤呈祥:遇龙河的腾飞

  ——广西桂林阳朔县乡村振兴调查(一)

  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2015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广西代表团讨论,就曾谈起他的“漓江情结”:少年时代,他曾来到“山水甲天下”的桂林,还和几个同学在漓江游泳,如诗如画的自然风光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人们又说:“阳朔山水甲桂林。”此言不虚。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阳朔县,荟聚了漓江流段的“九马画山”“20元人民币背景图”等经典景色,可谓“造化钟神秀”。

  在当地方言中,“阳朔”与“羊角”谐音,得名于县境内的羊角山——舟行江上,远观两个山峰形状酷似一对山羊角,是游漓江“必看”的奇峰之一。自古就有“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的赞誉,再经过近40年的旅游开发,阳朔美景可谓“山水甲天下”桂冠上的明珠。

  自然禀赋独特,旅游开发早、发展相对成熟,阳朔的“旅游饭”还能做出什么新花样?

  阳朔山水素以“人在画中游”著称。既是一幅画,能不能在精描细摹上下功夫?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总要求,指引阳朔找到了锦上添花的落笔之处,逐步找到了“一乡一张图、全县一幅画”的发展思路,唱响了美丽乡村建设的新山歌。

  阳朔美景 刘昌武/摄 中共阳朔县委宣传部供图

  遇龙河的腾飞

  “山歌好比春江水”。美丽乡村的时代牧歌,正荡漾在遇龙河的碧波上。遇龙河是漓江在阳朔县境内最长的一条支流,有“小漓江”之称。绿水微澜、群山叠翠、茂林修竹、奇桥飞跨,漂流遇龙河上,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既可享受世外仙境的静谧,亦可体验曲水嬉戏的欢闹。

  遇龙河故事的主角,正是泛舟江上的竹筏哥。

  “过去呢,抢得上、撑得多就挣得多点,不然就少些。现在都归公司管了,排号、打卡,不用抢客人,统一分配很公平。一趟45块钱,每天2趟到3趟,一年差不多有4万多块钱的收入。”

  47岁的徐小送,家住遇龙河畔的阳朔镇鸡窝渡村,皮肤黝黑,身材结实,一头黑黑的圆寸,看起来还像个年轻小伙子。从2004年开始,他就在遇龙河撑竹筏。徐小送说,那时候遇龙河旅游刚刚开发,许多小老板买下竹筏、雇佣筏工载客游河。散户老板之间有竞争,管理秩序比较混乱。码头设施简陋,河面还有许多个人搭建的照相台,影响美观,也不安全。

  2014年,情况发生了变化。这一年,阳朔县着力打造遇龙河生态乡村示范区,范围涉及沿岸阳朔镇、白沙镇和高田镇3个乡镇8个行政村、44个自然村近2.25万人。成立遇龙河景区公司,统一规划、管理景区,集中收购、运营竹筏,清理河面私设照相台,修葺码头,还新建了游客服务中心。

  “现在所有筏工都要经过公司统一培训才能上岗。”徐小送说,公司统一运营、规范管理后,一度流失的游客“又回来了”,旅游搞得更旺了。“最大的好处是每年每人都有分红,差不多600到800块。”徐小送一家4口人,一年能拿到两三千元的分红。

  聚分散为合力,集中统一管理,企业化运营,既提升了景区品质、优化了旅游服务、升级了产业发展,更稳定了群众就业、增加了百姓收入,真正普惠于民。

  “公司还有一个福利,就是照顾很多贫困农民。”徐小送说的这个福利,筏工陈志武一家受益最大。

  38岁的陈志武家住在白沙镇遇安村的遇龙河畔,离遇龙桥步行只有几分钟的距离。他和67岁的老母亲相依为命,俩人一度因病致贫。陈志武的身体慢慢康复后,在村党支部的帮助下,一年前到遇龙河公司就业,成为一名筏工,家里有了稳定的收入。在村干部的鼓励和帮助下,陈妈妈还在家门口摆起了小摊,向游客贩卖饮料和零食。陈妈妈拉着我们的手介绍家里的大小物件,这是帮扶干部帮忙安装的窗户,那是帮扶干部送来的电视……“去年我身上长了疱疹,他们特意帮我找了偏方,拿来了药,涂了就不痒了,现在都好了。我记性不好,还有好多事记不住了”,她激动地说,“我不会说话,只一句,干部们好啊”!

  遇龙河漂流 中共阳朔县委宣传部供图

  “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产业扶贫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遇龙河旅游产业的发展,给沿岸的贫困百姓创造了在家门口赚钱、脱贫的机会,保障全村都能和全国人民一起过上全面小康的生活。

  2019年,阳朔县进一步推进建设遇龙河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立下了在“甲天下”的最美山水间建设最美乡村的目标。

  遇龙河畔有个月亮山,山顶上有个天然贯通的大圆洞,远看仿佛山间高悬的一轮明月。随着人的移动,从不同的角度,可以看到月缺月圆的变化,实乃鬼斧神工。登上800级石阶还可以走进山洞、亲临“月宫”。然而,过去山脚下却凌乱地搭建了各种各样的收费观景台、照相台。游人只能从简易板房和广告牌的缝隙间窥见山上的月亮,一度红火的“月亮村旅游”渐渐冷淡。

  不破不立。遇龙河度假区开展“五拆五清五建”,月亮山下的高田镇历村拆除了违法建筑、废弃栏圈、遮挡围墙、乱搭乱盖、违法广告,清理了乡村道路、门前屋后、田园果园、沟渠河道、污水垃圾,新建了统一风貌、乡村道路、村屯绿化、五彩田园、长效机制。经过一番整治,山脚下杂乱的观景台、照相台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连绵的绿茵,一片片小雏菊、向日葵点缀月亮仙子最美的衣裙。如今的“月亮新村”,“三水带千山、田居河两畔”,山美、水美、田美、村美,远道而来的客人从走马观花的“窥月”回到了怡然自得的“赏月”。“月是故乡明”,越来越多的人来这里寻觅浓浓乡情。

  历村的经历,正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写照。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又是经济财富。只有守护好生态,让山水在最自然的状态下呈现最美风貌,让乡村回归屋舍俨然、阡陌交通、良田美池、芳草鲜美,才能让人记得住乡愁,才能吸引游客、留住游客。

  阳朔田园风光 麦光荣/摄 中共阳朔县委宣传部供图

  自由自在地行走在遇龙河流域,只见三千亩金稻风吹成浪,三千亩油菜花映日成辉,五千亩柑橘硕果累累……特色农业能不能和旅游结合起来,实现可持续发展?许多城市人有“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梦想,“梦幻遇龙”田园综合体就是实现人们“隐居梦”“田园梦”的地方。田园综合体不断创新“旅游+”模式,把耕种、采摘等务农体验,与旅游中的吃、住、行、娱、购结合起来,吃当地、吃当季,推出春赏油菜花、夏戏水中荷、秋收黄金果、冬摘香草莓的全季田园旅游项目,打造忘却缠身琐事、感受农家生活、修身养性、返璞归真的体验。

  特色农业产业、清新的空气、优美的景色、宜居的乡村、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遇龙河的田园综合体建设把一二三产业巧妙地融合起来,拓展了全域旅游、全季旅游的概念,推广一种新的农旅、康养方式。

  今日遇龙河的腾飞,不是传说中的神兽腾云驾雾,而是两岸乡镇、村庄欣欣向荣的发展,是沿岸老百姓小康生活的蒸蒸日上。

标签:
责编:郑亚群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