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推荐 > 正文
从地窨子、马架子到花园式洋房
2020/07/03 21:42  新华社  

  “乌苏里江来长又长,蓝蓝的江水起波浪,赫哲人撒开千张网,船儿满江鱼满舱……”

  传唱半个多世纪的《乌苏里船歌》,形象描绘了赫哲族的劳动生活场景。

  这是6月14日拍摄的黑龙江省抚远市乌苏镇抓吉赫哲族村景象(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张涛 摄)

  赫哲族是我国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世居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流域,因地处祖国东方,被称为“守望太阳的民族”。

  新中国成立前,赫哲族仅存300余人。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赫哲族人口逐步恢复,其聚居地逐渐形成“三乡五村”新格局。

  打鱼,是赫哲族沿袭几千年的谋生手段。但由于过度捕捞,捕鱼量下降,赫哲族生活难以为继。

  国家拨给拖拉机,派来技术员,兴修水利,帮他们开荒种地,洗脚上岸,百姓收入显著增长。昔日杂草丛生的荒岛在汗水的浇灌下变为良田,勤劳的赫哲族追逐着致富梦。

  这是6月19日拍摄的黑龙江省佳木斯市郊区敖其镇赫哲村景象(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张涛 摄)

  从最初的地窨子、马架子,到泥草房、砖瓦房,再到二层楼、花园式洋房,政府持续投资建设,让赫哲族居住环境明显改善。

  如今,一栋栋白墙蓝瓦的新居透着田园风情,旅游已经成为重要支柱产业。白天,赏江景、捕江鱼、滩地野炊;傍晚,伴晚霞、点篝火、随欢快的乐曲一同载歌载舞。

  伊玛堪是赫哲族古老的说唱艺术,由于赫哲族只有语言、没有文字,伊玛堪一度面临传承危机。赫哲族的全面小康,怎能少了传承千年的民族文化?守护民族之音,守护民族文化,越来越多人加入其中。

  在黑龙江省同江市街津口赫哲族乡,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赫哲族伊玛堪代表性传承人吴宝臣教孩子演唱伊玛堪(6月13日摄)。新华社发(张涛 摄)

  从渔猎到农耕,再到发展文化旅游等多业并举,赫哲族正在全面小康路上跨步前进。

  “赫哲族的变迁,是56个民族跨步前进的缩影。”全国人大代表、“80后”赫哲族青年刘蕾说,赫哲族正和全国各族人民像石榴籽一样紧紧相拥,共同奔向美好生活。

标签:
责编:纪树霞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