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推荐 > 正文
温彬:中国资本市场如期开市、迈向成熟
2020/02/05 12:49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资本市场日渐成熟,不仅对国民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韧性明显增强。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冲击下,股票市场如期开市,第二天放量回升,说明我国股市已趋于成熟,国内外投资者看好中国经济和资本市场的长期趋势。这也使我们坚信,疫情的冲击是暂时的,我们对战胜疫情充满信心,对中国资本市场充满信心,对中国经济的长期向好充满信心。

  一、股票市场如期开市,运行总体平稳

  自今年初以来,肺炎疫情在我国较快传播,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国务院发布通知延长春节假期至2月2日,随后多数省份又将假期进一步延长至2月9日。此时,我国资本市场是否要延期开市成为市场的关注点。综合权衡各种因素决定,股票市场于2月3日正常开市,这既表明了我国对市场、对规则的尊重,也表明了我们战胜疫情的信心。

  股票市场开市首日下跌、次日翻红,充分说明我国资本市场具有较强的自我修复能力,正常开市的决定经得起检验。复盘两日走势,开市首日股票市场经历了较大幅度下跌,这是由于春节闭市期间积累了大量信息,叠加肺炎疫情的负面情绪较重。从市场运行规律上看,股票市场的下跌是对疫情给经济带来短期不确定性的正常反应,是成熟的资本市场的正常表现。第二个交易日,A股低开高走,主要股指翻红,上证综指涨1.34%,创业板指涨4.84%,可以说我国股票市场经受住了这场“大考”。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微观交易主体更加理性,投资者队伍更加成熟,机构投资者心态平稳,基本上没有出现追涨杀跌行为,甚至还有不少基金公司购买自家基金振奋市场,成为带动市场企稳的中坚力量。此外,即使在疫情影响下,我国资本市场也受到国际投资者的青睐,开市两日北向资金净流入近280亿元。

  二、监管部门未雨绸缪,缓解恐慌情绪

  为切实加大金融对疫情防控工作的支持力度,在春节假期期间,人民银行、财政部、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就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通知》,主要金融监管部门提早行动,部署相关安排,维护金融市场平稳运行。

  人民银行于2月2日下午发布公告,将于2月3日开展1.2万亿元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投放资金。通常而言,央行在开展公开市场操作当天发布公告,此次提前一天发布公告,有利于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稳定市场情绪和预期。而开市前两日,央行累计投放流动性1.7万亿元,保持了节后市场流动性的充足供应,提振了市场信心。

  银保监会积极指导银行保险机构在支持发展直接融资、维护市场稳定方面主动作为,主动贡献。在债券市场方面,推动银行保险机构适度增加债券投资,做好债券承销工作。在资本市场方面,分类支持上市公司融资,对于主业突出、运作规范、前景较好的上市公司,通过综合授信等方式拓宽融资渠道;对于受疫情影响,出现暂时性困难的上市公司,合理采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帮助其渡过难关。

  证监会在特殊时期作出特别政策安排,对资本市场疫情应对和开市做好应对预案,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同时,彰显了监管弹性。例如,为应对股市可能出现的做空踩踏以及杠杆和违约风险,出台暂停期货夜盘交易、不强制平仓部分地区的两融等措施;并在疫情防控期间引导投资者通过网络终端、手机APP等非现场方式进行证券交易,保障了投资者人身安全和交易的正常进行。

  可以说,我国资本市场的平稳运行,与监管部门未雨绸缪的措施制定和维护市场的政策调控密不可分。自改革开放以来,历经大大小小内外部冲击,我国金融市场始终能够保持平稳运行,有力得当的金融监管是经验和法宝。

  三、资本市场长期向好,发展前景可期

  随着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基础制度的不断完善,中国资本市场将朝着更加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方向发展。

  一方面,资本市场是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引擎。资本市场在对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的包容性和激励效果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在推动技术创新、优化融资结构、促进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资本市场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另一方面,中国资本市场是投资者资产保值增值的良好选择,将吸引越来越多的投资者。整体来看,我国股票市场估值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提升空间。随着金融开放力度的进一步加大,越来越多看好中国经济发展前景的国际投资者,将参与到中国资本市场投资中来,中国资本市场将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

  总体而言,肺炎疫情等短暂冲击不会扭转中国资本市场长期向好的发展趋势,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未改变。投资者要保持理性,秉持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理念,客观看待疫情的暂时性冲击,坚信在各项改革政策保驾护航下,疫情影响终将平息,企业经营将逐渐企稳,资本市场将涌现更多增长点。(作者: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 温彬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标签:
责编:郑亚群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