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推荐 > 正文
【百位专家谈中国制度】全面深化改革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同频共振、相辅相成
2020/01/05 15:11  央广网  

  编者按: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系统总结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13个方面显著优势,全面回答了在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上应该“坚持和巩固什么、完善和发展什么”这个重大政治问题。“经国序民,正其制度”,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我们说坚定制度自信,不是要固步自封,而是要不断革除体制机制弊端,让我们的制度成熟而持久。”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究竟“优”在哪里?要做到在守正中创新、在创新中守正,还应如何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百位专家谈中国制度》,特邀百位专家纵论优势、聚焦发展。今天(5日)推出:《全面深化改革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同频共振、相辅相成》,解读专家:西南政法大学教授、法学理论专业博士生导师周尚君。

  开篇立论

  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同频共振、相辅相成、并行不悖的,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体制机制创新,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创造条件;而通过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确保改革沿着法治轨道有序推进,及时巩固、发展改革成果,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有问必答

  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在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必须抓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这个重点。其实,不只是我们中国,西方国家也重视法治。但同为法治,我们的法治模式和西方的法治模式有很大不同,我们的法治模式有哪些优势?

  周尚君:全面依法治国的最根本的优势就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体制机制有力保证了中国的各项事业行稳致远。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依法治国是重要保障,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

  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三者统一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的安排。比较中国法治模式和西方法治模式,重要的差别就是,中国的法治模式体现出集中力量办大事的这样一种体制优势、民主集中制这样的决策优势、群众路线这样一种社会优势,还会有统一战线这样一种团结优势。这就是中国法治与西方法治的最根本的一些区别。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了辉煌成就,中国奇迹令世界惊叹。改革与法治如何助推了奇迹的产生?为什么说“全面依法治国与全面深化改革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周尚君: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有很多条,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将改革成果通过立法,以法律形式予以规定,借助法律所具有的稳定性、规范性、权威性,为改革保驾护航;以法律先行方式,通过授权立法和法律的及时立、改、废、释,可以发挥法律的引领、推动功能,以法律促改革;通过严格执法和公正司法,明晰合法与违法的边界,免除改革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可以说,法治是决定改革能否长期持续、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

  改革和法治的关系有一个很形象的比喻,就是“鸟之两翼、车之双轮”,法治如何为改革保驾护航?

  周尚君:在全面依法治国的历史进程中,中央明确提出了“以法治方式凝聚改革共识”的发展路径。法治不是固守教条,所谓“当事而立法,因时而制礼”。解决法治领域的突出问题,根本途径也是改革。

  法律是对新的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合法确认和有力保障。如果完全停留在旧的体制机制框架内,用老办法应对新情况、新问题,或者用零敲碎打的方式来修修补补,是解决不了改革的一些基本要求,同时反过来也不能支撑起真正的法治和法律体系的。

  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方面”,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过程中,法治可以扮演什么角色?

  周尚君:从国家层面而言,法治是一种宏观的治国方略;从个体层面而言,法治是一种理性的办事原则;从社会层面而言,法治是要让人们过一种有序的生活方式;从精神层面而言,法治是一种文明的国家精神,呈现出国家对人类尊严的终极关怀,对良善价值的深刻洞见。

  要建成一个制度健全、职能适中、经济富裕、社会凝聚力强、国际影响力大、文化教育发达的法治强国,必然要求建成一个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自主化程度高、社会服务能力强、具有制度创新能力的成熟理性的法治社会,这也是社会治理的目标。

  数说优势

  1950年,新中国第一部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颁布,开启了社会主义法治新纪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法治建设进入快车道。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是我们党首次将依法治国作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如今,我国现行有效的法律有275部,由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多个层次的法律规范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各个方面实现有法可依。(记者陈鹏)

标签:
责编:张红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