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推荐 > 正文
【网络中国节·中秋】为国守疆圆万家 身在军营度中秋
2019/09/15 16:56  光明网  

  在中秋的圆月下,有这样一群人——

  他们为守使命身远家乡,心中思念如月光潺潺;

  他们坚守使命卫国卫民,目中神色如月光澈澈。

  他们来自天南地北,但他们有着共同的身份——军人。

  “四年的中秋节都没能好好团圆一次。一家不圆万家圆,请父母放心,我一定不负青春、不负众望!”

  “入伍五年了,说实话,很想家。但从穿上军装的那一刻起,我就不再只是一个父母的儿子,更是一名祖国的战士。从那一刻起,我就有了一名战士的职责和使命,肩上需要扛起一名战士的担当。爸、妈,谢谢你们的培育之恩,儿子希望能够成为你们的骄傲!”

  “爸、妈,这是我在部队过的第八个中秋节了。我知道你们一直思念着我,我也一直挂念着你们。但责任在身、使命在肩,一家不圆万家圆,请你们放心,我一定守好国门!”

  ……

  情真意切的话语,闻之不免涌起暖意与豪情。一句“一家不圆万家圆”,是军人在中秋时节对亲人的安慰,更是军人在边关月下对使命的忠诚。

  身在军营,金戈铁马之畔的中秋节如何度过?近日,光明网记者走近军人,探访了军营里的中秋。

  与火红的木棉相伴守护友谊关国门的武警某中队,扎根在祖国南疆边陲。特殊的地理位置赋予了该中队特殊的使命与责任,也使得该中队的战士因职责和距离而更需要其坚守岗哨、更不便于回到家乡。

  该中队战士桂志坤介绍道,中秋节期间,中队会通过开展一系列活动,使战士们感受到汇聚在军营大家庭的温暖。例如,中队干部会向每位战士的亲人致电祝福和交流,战士们也会拍集体视频向亲人送去祝福与思念,让祖国放心的同时,也让亲人放心。中队党员、干部会主动承担起营区执勤守卫任务,让普通战士在节日期间能够得到休息、能够与亲朋好友通个电话。此外,开茶话会共赏月也受到战士们的欢迎。该中队长齐望万一直为一件事而感动:每逢节日,常会有居住在营区周边的群众匿名送来食物、饮料,放在营区大门附近就离开,并且往往附着慰问信。“送东西的群众,有时候能找到,大多时候最终都不知道是谁。看着信里写道‘感谢人民子弟兵做出的贡献’等内容,我们的心里都很感动。”军民鱼水一家情,正体现在这一件件或许微不足道的小事之中。

  干部在中秋佳节致电关心战士家属以及开展“过中秋 学传统 话家常”茶话会,也是“南京路上好八连”的中秋传统。

  从“霓虹哨兵”转型为“特战尖兵”,“好八连”的性质在变,为民服务的初心不变,无法回到家乡的他们,身边仍有“亲人”相伴。该连队指导员王鸿续介绍道,“好八连”从1976年开始照顾患有小儿麻痹症的胡红根,43年来,胡红根已从五年级小学生成为了“好八连”战士的胡叔叔,战士换了一茬又一茬,但他的中秋节都与“好八连”战士们互相陪伴。与上海南京东路街道云中居委会开展“共建结对”的36年来,“好八连”战士结对帮扶该社区中的孤寡老人,逢年过节都会买上一些肉和菜去老人们家中看望。有的下厨炒菜,有的打扫房间,有的陪老人说说话……这时的老人和战士,仿佛就是再平常不过的老少一家人。

  中秋节传统的核心即呼唤团圆的“家文化”。记者注意到,一则“中秋节你为什么不回家?”的话题近日出现在各大网络平台,加之上海外滩在昨晚亮起“团圆中秋夜,传承中国节”标语,引起了人们对“家”的思考。从“守岛就是守国,守国就是守家”的王继才、王仕花夫妇,到“一家不圆万家圆”的百千普通战士,军人因为国守疆的职责使命无法回到自己的家乡、与自己的家人团聚,但军人驻守的岗哨,又何尝不是寄托着家国之情的“大家”。(光明网见习记者 孔繁鑫 剪辑 丁玉冰)

标签:
责编:纪树霞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