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推荐 > 正文
“一个战场”同时打赢“两场攻坚战”——创造人类减贫奇迹之五
2019/09/10 17:37  求是网  

  “现在,许多贫困地区一说穷,就说穷在了山高沟深偏远。其实,不妨换个角度看,这些地方要想富,恰恰要在山水上做文章。”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为新的发展阶段如何做好扶贫脱贫工作打开了全新的思路。

  “三川十垣沟四千,周围大山包一圈”,山西大宁,地处黄土高原残垣沟壑区,是国家深度贫困县,又是限制开发的国家生态建设区。联合国专家曾断言,这里不适合人类生存。购买式造林,让这个昔日“贫困和生态脆弱互为因果”的偏僻小县变成了林木成片成阵、群众笑逐颜开的幸福家园。

  今年53岁的冯锁平是大宁县曲峨镇白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他和当地很多人一样,常年背井离乡外出谋生,但“年年打工年年穷”。白村进行购买式造林试点,冯锁平第一批加入了造林合作社,短短22天拿到2860元,这让他切实感受到“造林真真是个好差事”。不仅如此,当地干部还给他算了一笔账:除了已经取得的1万元造林收入,他还享有户均250亩的林权,相当于拥有价值20万元左右的林木资产,还能获得林木养护费用、生态效益补偿、碳汇交易补贴……脱贫完全不是问题。从“分头外出打工”到“组团回家种树”,如今的大宁男女老少齐上阵,争先恐后忙造林,绿色已成为当地百姓脱贫致富的最美“底色”。

  随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不仅在山西,四川藏区、武陵山区、滇黔桂石漠化地区等重点生态功能区的贫困群众,都普遍吃上了“生态饭”,实现了在一个战场同时打赢生态治理和脱贫攻坚两场攻坚战。从曾经的“砍树挖山换饭吃”,到今天的“造林绿山能致富”,是开发格局和脱贫方式的极大转变,更是发展理念的极大转变。“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小康全不全面,生态环境质量是关键”……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群众脱贫与环境改善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

  对于贫困地区来说,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谋求一时脱贫“很不划算”。把生态资源转变为经济资源,把生态优势打造成经济优势,才是“脱贫捷径”。随着生态保护补偿对重点领域和禁止开发区域、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全覆盖,越来越多的贫困群众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收益,“生态补偿脱贫一批”的效果日益显现。截至2018年11月,以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为重点,全国已累计选聘50多万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担任生态护林员,精准带动180万贫困人口增收脱贫。不少地区因地制宜搞生态旅游、绿色种养,盘“活”了生态要素,真正实现了百姓富与生态美的统一。

标签:
责编:顾志铭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