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推荐 > 正文
攻克天险腊子口,红军战士如何从悬崖峭壁上​“神兵天降”?
2019/08/22 11:55  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  

  

  

  “腊子口”源于藏文音译,

  是岷山山脉上甘川通道之咽喉。

  在当地百姓口中,

  通过这里“像过老虎口”。

  1935年9月,

  这段天险横在红军北上的通道上。

  在交叉的火力网中,

  红军战士如何从悬崖峭壁上

  “神兵天降”?

  过腊子口“像过老虎口”

  夏末,腊子口两侧的山崖上,枝叶翠绿,骄阳映照。立于峡谷之中,一线青天下,腊子河河水奔涌;百丈悬崖外,崇山峻岭逶迤。

  “腊子口”源于藏文音译,是岷山山脉上甘川通道之咽喉。在当地百姓口中,通过这里“像过老虎口”。1935年9月,这段天险,横在红军北上的通道上。

  

  迭部县腊子口

  腊子口战役纪念馆文史资料研究员毛欢欢每次走过腊子河上的木桥,都能感受到84年前的寒风。

  毛欢欢:“当时对面这个山是直接在腊子河边的,河宽就是整个腊子口的宽度,就是8米。当时的桥就是顺着河水这样斜着修建的,是老百姓用木板搭的小木桥,不是很结实,也比较窄。”

  在交叉的火力网中,红军找到了“通路”

  时任红一军团红二师红四团政委杨成武的女儿杨俊生回忆,父亲多次讲起,当时,敌军在腊子口桥对面的碉堡中架起机枪,用火力封锁桥面。然而,就在交叉的火力网中,红军还是找到了“通路”。

  杨俊生:“通过腊子口,除了小桥没有什么别的路,悬崖上都筑了碉堡。红四团正面攻,攻了好几次没有攻下来。后来经过多次侦查,发现敌人两个弱点,一个是上面的碉堡没有盖。还有两侧是悬崖陡壁,敌人没有太设防。当时有一个小战士推荐自己说,他在家里帮老人采药,经常在悬崖陡壁就拿一个棍有一个钩子,只要能勾到一个地方,他就能顺着竹竿爬上去。然后他把绳子放下去,把人再给弄上来。”

  

  腊子口旧址,最窄处宽度仅8米

  在小战士爬上悬崖撕开的“一线天”下,直面敌人枪炮的红军敢死队也在前进。毛欢欢说,红军战士义无反顾砸开腊子口的决心,让敌人的守军也不禁胆寒。

  毛欢欢:“当时团长王开湘率领带领的是一连和二连从侧后方迂回,正面是由杨成武率领的红六连从正面强攻。为了让迂回部队能够顺利攀山的这个时间,正面强攻的战士就在桥正面一直在吸引着碉堡中敌人的火力。打开(腊子口)这个口子,冲破这一道防守线之后,后边的敌人就是弃械而逃,沿着朱立沟溃逃。”

  杨俊生说,父亲杨成武对腊子口最后的印象,是战士们拥着红旗,迎着血色的霞光,站在山崖上。

  杨俊生:“神兵从天降了,就是这样把腊子口突破了。”

  

  腊子口是藏语“险绝的山道峡口”的意思

  腊子口战役打开红军的星火燎原之路

  腊子口战役打开了红军通往陕甘宁根据地的星火燎原之路。

  从腊子口到哈达铺,再到榜罗镇,红军确定了长征中最后的落脚点。甘肃省委党史研究室副巡视员孙瑛介绍,从甘南到陕北,中央红军最后的征程,画出一条直线。

  孙瑛:“我们到陕甘革命根据地去,决心就下定了,信心就在连以上干部开始传播了。然后就告诉大家,我们马上就要到家了,马上就到家了!”

  在中央红军突破腊子口11个月后,这里再次迎来了红军队伍。孙瑛说,1936年10月,红二、红四方面军在甘肃境内转战两个月后,到达了胜利会师的终点——会宁。

  孙瑛:“二、四方面军通过四川境内又进了甘肃,也到了腊子口。从腊子口出来到哈达铺一分为二,二方面军建立了陇南临时革命根据地,四方面军建立了甘南临时革命根据地,然后在甘肃境内转战差不多有两个多月时间。最终,经过二方面军和中央的共同的努力,1936年的10月红军总司令部进了会宁城。”

  曾经的会宁 “西津门”上,西风吹动红旗,映着“会师门”三个大字。建于红军胜利会师50周年时的会师纪念塔下,人流如织。

  

  会宁会师门

  1936年10月10日,会师旧址的文庙大成殿,见证了“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大会”的召开。红军长征胜利纪念馆原馆长杜永胜说:

  杜永胜:“老百姓自发组织了秧歌队,开完大会以后就在文庙大成殿的月台上跳起了秧歌。”

  

  庆祝会宁会师联欢会旧址

  1936年10月,红一、四方面军和红一、二方面军,分别在会宁、将台堡胜利会师。杜永胜说,三只铁拳站在了一条火线上,战士们做好准备去打更大的胜仗,这也感染了当时会宁的老百姓。

  杜永胜:“给红军准备炒面,(面)炒熟了以后存放的时间长,整个会宁县城的石磨子一直推到天亮。红军在会师前后,光在会宁带走的粮食就有五百万斤。”

  

  红军三大主力会宁会师敌我形势示意图

  随后,三大红军主力在甘肃山城堡地区“集结全力,相互配合作战”,打破了国民党对陕甘宁革命根据地的围剿,这也成为中国土地革命时期的最后一战,红军北上抗日的序幕正式拉开。

  杨俊生现在仍经常回忆起父亲讲述的长征往事,曾经的足迹化作历史的丰碑,永远熠熠生辉。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而长征精神是永远不变的支撑。

  杨俊生:“我父亲在长征中,血战湘江、突破乌江、战娄山关、保卫遵义会议、巧渡金沙江、泸定桥、雪山、草地、腊子口,这么一路走过来是信仰的力量。这样的信仰和精神我们要传承下去,我们的新长征才能胜利。”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长征路万里行”移动直播报道组车队抵达长征胜利会师地甘肃会宁

  

标签:
责编:郑亚群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