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苏州 > 资讯 > 正文
“天下第一痛”让他们怀疑人生 苏州九龙医院微创手术解决烦恼
2020/08/07 17:46  新华报业网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苏州九龙医院同时收治了两位深受“天下第一痛”——“三叉神经痛”困扰的患者。医院神经外科三叉神经痛专科门诊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杨德宝采用微创手术的方法,帮助两位患者摆脱了疼痛的困扰。

  患者周奶奶今年69岁,居住在苏州张家港。5年多前,她时常感到右侧额头会有一阵钻心的剧痛,疼痛往往来得突然,给正常生活带来了影响。经检查,引起疼痛的原因为“三叉神经痛”。起初,周奶奶选择在当地医院接受治疗,病情一度有所好转,但一年后又复发了。后来,经熟人介绍,她和家人又前往上海的医院就诊。然而多年的药物治疗,不但没有缓解“三叉神经痛”,反而让周奶奶出现了腿麻、失眠、食欲不振等情况。看着老人因为病痛而日渐消瘦,家人也寝食难安、十分焦急。一次偶然的机会,周奶奶的孙女得知苏州九龙医院开设有“三叉神经痛”专科门诊,于是和父亲一起陪着奶奶来到了医院。

  无独有偶,同样来自张家港、今年49岁的栗先生也深受“三叉神经痛”的困扰。将近五年前,他的右侧下颌部位偶尔会出现痛感。刚开始,栗先生以为只是牙疼,就到医院口腔科就诊,然而情况没有好转。后来,医生怀疑引发疼痛的元凶是“三叉神经痛”,于是建议栗先生转往神经内科治疗。考虑到疼痛发作的频率不高,且通过服用去痛片或卡马西平类药物基本可以缓解,栗先生没有将医生的建议放在心上。直到最近三四个月,栗先生感到疼痛发作得越来越频繁,连完成刷牙、吃饭、咽口水这些日常生活中最基本的动作都变得十分困难。“每动一下,都会引起像刀割一般的疼痛。止痛药物越吃越多,起到作用的时间却越来越短。”栗先生无奈地表示。几个月下来,频繁发作的疼痛让他寝食难安,最严重时甚至无法张嘴说话,影响到了正常的生活和工作。经过一番打听,栗先生来到了九龙医院,希望在这里寻找到根治“三叉神经痛”的方法。

  周奶奶和栗先生同一天住进了九龙医院。根据两位患者的相关检查结果,并结合二人的身体状况,杨德宝认为微血管减压术是较为合适的手术方法。他介绍,“三叉神经痛”是由于相关血管压迫神经导致的,可通过微创手术的方法将对三叉神经造成压迫的血管推移开并固定,解除其的压迫,恢复三叉神经的正常功能,从而消除疼痛。

  值得一提的是,周奶奶和栗先生不仅同一天入院,更在同一天接受了手术。术后,周奶奶一家和栗先生夫妇经常聚在一起交流,相似的经历让两家人拥有了很多共同语言,他们爽朗的谈笑声不时从病房里传出。经过杨德宝的详细检查,周奶奶和栗先生又在同一天出院。

  杨德宝表示,“三叉神经痛”俗称“天下第一痛”,因疼痛发生于三叉神经的分布区域而得名,是一种以面部反复发作性疼痛为特征的常见疾病,多见于中老年人群。绝大多数患者的病因是颅内血管压迫三叉神经,也有少数是由于颅内肿瘤、脑血管疾病等因素导致的。“三叉神经痛”呈阵发性,每次疼痛持续数秒至数分钟,洗脸、刷牙、吃饭、讲话常可引起疼痛发作,有时触摸鼻翼旁、下颌、牙龈以及嘴唇等敏感区域(又称“扳机点”或“触发点”)也会诱发疼痛。发作时患者会感到针扎样、电击样、刀割样或者撕裂样疼痛,有时会伴有面部发红,以及皮肤的温度增高,结膜充血,流泪,唾液分泌增多,鼻粘膜充血,流涕等症状。随着病程的推移,患者的症状会逐步加重,疼痛时间也会相应延长。

  杨德宝指出,不少患者会把“三叉神经痛”误认为牙痛,从而延误治疗时机。此时,可通过影像学检查(MRTA)明确是否存在血管压迫三叉神经的情况,同时查看颅内是否存在其它病变。他介绍,目前临床上对于“三叉神经痛”的治疗方法主要有药物治疗、微血管减压术和经皮穿刺技术。其中,药物治疗对三叉神经痛患者疗效确切,尤其适合于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患者,卡马西平、奥卡西平、加巴喷丁、普瑞巴林以及一些镇痛药物均可用于治疗,但随着病程的延长,治疗效果会逐步变差,药物使用剂量也会逐步增加,同时卡马西平可能引起皮疹、嗜睡、反应迟钝、行走不稳等副作用,需要患者密切关注;微血管减压术是目前较为推荐的手术方式,具有治疗效果好,复发率低等特点,适合药物治疗效果差的患者,有效率可达98%以上;经皮穿刺技术包括三叉神经射频热凝术、甘油注射和球囊压迫术等,主要采用三叉神经半月节或三叉神经周围支的治疗方式,通过加热、化学侵蚀或机械压迫导致三叉神经半月节或周围支损伤,从而实现缓解面部疼痛症状,但该技术对患者有损伤性,可能导致不同程度的面部麻木,虽然治疗效果好,但复发率较高。

  据了解,九龙医院神经外科近年来已治疗“三叉神经痛”患者数千例,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治疗技术和研究成果获得多项省市奖项。神经外科团队在国内外期刊发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的相关文章近20篇,同时有多项课题处于研究阶段。(邹玉芬)

标签:
责编:顾志铭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