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苏州 > 要闻 > 正文
洋眼中的中国小康 | 约翰:为苏州“小康”注入爱的温度
2021/07/10 16:30  苏州新闻网-引力播  

  人物名片>>

  约翰·詹姆斯·约翰逊,男,英国籍,英国油气仪表工程师。多年来投身于社会慈善活动,是苏州工业园区汤妈妈公益慈善中心创始人之一,致力于“小黄桶”慈善项目,为了玉树牧区人民能够喝上干净的水而四处奔波。坚持走心的慈善之路,爱心无限。

  2020年1月30日,庚子年正月初六。

  下午3点10分,苏州工业园区汤妈妈公益慈善中心负责人汤崇雁开始吃“早饭”:一盘冰凉的香菇炒青菜和一碗冰凉的白米饭。

  这是她这一天中唯一的一顿饭。

  这7天中,汤崇雁在伦敦、伯明翰、武汉和苏州这四个城市间,发起了一场跨越亚欧大陆的“口罩战役”。每天,她都只能在格林威治时间和北京时间的“夹缝”里睡一会儿。

  这是汤崇雁慈善公益生涯中的一个小小片段。

  过去的十年中,她和她的英国籍丈夫约翰与苏州结下了深厚的“善缘”,见证了苏州公益慈善事业的“小康之路”。

  “洋女婿”因公益慈善与苏州结缘

  约翰和汤崇雁在阿布扎比相遇,在香港登记结婚。后来,汤崇雁带着两个孩子跟着约翰去了英国。

  一个偶然的机会,她进入了国内的一个网络聊天室,来自全国的热心网友以及边远贫困地区的老师们在这里发布贫困学生的信息,希望得到好心人的帮助。

  孩子们渴望读书的眼神深深刺痛了汤崇雁的心。她在雅虎网上发起了“野火行动”,凝聚旅英华侨华人、留学生等方面的力量,共同参与国内助学的慈善公益行动。该项目共资助了陕西户县的60名贫困学生,其中约翰和汤崇雁结对资助了5名高中生。

  2009年,约翰和汤崇雁带着两个孩子来到苏州,定居苏州工业园区。之所以选择苏州,是因为一来苏州靠近汤崇雁的老家上海,二来汤崇雁觉得苏州既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又有向全世界开放的开阔胸襟。

  或许是冥冥中注定,以公益慈善为己任的约翰和汤崇雁,选择了一座“德善之城”作为安家之地。

  2011年4月的一天,在星港学校读书的儿子杰克回家告诉父母,学校里有一位9岁的男同学患上白血病。“爸爸妈妈,我们能不能帮帮这位同学?”

  当时园区正在筹备环金鸡湖半程马拉松比赛,约翰想到了“跑步募捐”。夫妇俩与星港学校联手,组织了一支由该校师生、家长370人组成的“爱心跑团”,高喊着“为爱奔跑,为生命加油”的口号,奔跑在金鸡湖畔,为这位同学筹集到善款13万余元。

  2013年,汤崇雁自创“微信慈善”模式:在微信朋友圈里,像新闻播报一样,把每天的想法、慈善活动的进展、受资助对象的情况等,以大量图文形式进行公开。公开、透明、及时的“微信公益”,如同磁场般凝聚起了苏州各界爱心人士——

  2013年11月,销售“爱心苹果”,为浙江大学的一位患“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大学生筹集善款3000元;2014年,为山东章丘下属村落的200多户孤寡残障的老人筹集御寒衣物;为河南严重听障小男孩筹集安装人工耳蜗的善款4万余元;为2岁白血病患儿筹集善款30万……

  2015年,在苏州工业园区社会事业局的支持下,“苏州工业园区汤妈妈公益慈善中心”正式注册成立,重点关注儿童救助、儿童教育、儿童成长等方面的慈善工作。

  2017年,汤妈妈公益慈善中心慈善商店开张,人们可以将闲置的衣服、物品等拿来捐赠,通过商店义卖,所得的款项都用于慈善项目。

  截至目前,汤妈妈公益慈善中心已拥有超过1700名注册志愿者,而参与各种项目的临时志愿者更难以计数。

  “越来越多的苏州人正在把公益慈善当成自己的生活方式。这里将成为我和安妮的终老之地。”约翰说,他很庆幸自己随妻子来苏州生活。

  一个“小黄桶”点燃全苏州的爱

  2015年3月,汤崇雁到青海玉树牧区实地探访藏族孩子卓玛拉毛,为她的唇腭裂手术寻求帮助。

  其间,汤崇雁无意中发现当地不少孩子面黄肌瘦,腹部膨大。原来,这里海拔4000米,水的沸点只有60℃左右,无法杀灭水中的寄生虫卵,导致很多孩子得了“肝包虫病”。

  一定要让牧区孩子们喝上干净、安全的水。

  约翰夫妇找到了一种水质净化器,最小过滤直径为15纳米,可以过滤掉几乎所有的病菌、病毒,而且只要30元就可以让一个孩子喝上一年的干净水。夫妇俩赴英国拜访净化器生产企业,并争取到了公益价格。汤崇雁给这个黄色的净水器取了一个中文名——“小黄桶”。

  从此,“小黄桶”成了汤妈妈公益慈善中心最主要的项目。夫妻俩开始用各种方式疯狂地为“小黄桶”项目筹款。

  2016年9月,汤妈妈公益慈善中心应邀参加在深圳举办的第五届中国公益慈善项目交流展示会,央视记者慕名而来,问汤崇雁有没有兴趣带着“小黄桶”参与央视的节目。

  “有钱吗?有钱我就参与。”

  央视记者笑了:“要是能拿到30万,你参加吗?”

  这是央视社会与法频道的大型社区公益节目《社区英雄》。“小黄桶”项目如果能在众多项目中胜出,就能获得30万元公益金支持。

  很快,央视的拍摄团队跟随汤崇雁和约翰走进了玉树实地拍摄,并在回苏后三天之内,又在苏州工业园区宣传部、湖东社工委,以及园区好几个学校的帮助下,如期完成了千人集体舞MV的拍摄。

  2017年3月,汤崇雁和约翰走进了央视演播大厅。

  为了展示“小黄桶”的效果,汤崇雁和约翰做出了一个“极度疯狂”的举动:他们将泥土和狗粪倒进桶里,加上水充分搅拌,然后拧开水龙头,接了一杯净化后的水,当众喝了下去。而很多人并不知道的是,这对夫妻曾经无数次在众目睽睽之下举起“狗屎水”,一饮而尽。

  “小黄桶”项目最终胜出,获得了30万元公益金。

  从2015年“小黄桶”项目启动,到2020年10月,汤妈妈公益慈善中心募集到了234.6万元善款,陆续向青海玉树州,西藏那曲、拉萨,甘肃会宁、甘南,四川石渠、美姑,陕西吴堡等地捐赠了1148个“小黄桶”,让3.4万个孩子喝上了干净、安全的饮用水。

  公益慈善事业高度决定“小康”温度

  退休前,约翰每年要在海外的石油企业工作半年。

  几乎每次从海外回到苏州,他都会发现苏州有新的变化——轨交越建越多,摩天大楼越来越高,夜幕下的金鸡湖越来越迷人……

  苏州的变化,也许能够帮助约翰理解一个中国特有的词汇——“小康”。

  改革开放以来,苏州的经济建设成果日新月异,特别是十多年来,一直稳居全国城市GDP排行榜前列。但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经济只是其中一部分。

  在中国,还有一份“爱心GDP”的榜单,这就是“中国城市公益慈善指数”。在这份榜单上,苏州同样令人刮目相看:

  2011年,首届“中国城市公益慈善指数”发布,昆山市综合排名全国第17位,跻身“六星级”城市;

  2012年,第二届“慈善指数”,苏州市综合排名全国第六;苏州、昆山、张家港跻身“七星级”城市,吴江、太仓、常熟跻身“六星级”城市;

  2014年,第三届“慈善指数”,苏州市综合排名全国第七,其中,“志愿服务”指数苏州第一,“慈善组织”指数昆山第二;苏州、昆山、张家港、常熟跻身“七星级”城市,太仓跻身“六星级”城市;

  2016年,第四届“慈善指数”,苏州市综合排名全国第七;县级市综合排名中,昆山、太仓、张家港、常熟均为全国前十强;

  2018年,第五届“慈善指数”,苏州市综合排名全国第五,江苏第一;昆山、太仓、张家港、常熟在县级市排名中均为全国前十强。

  ……

  公益慈善事业的高度,给苏州的“小康”注入了温度。

  2009年9月,苏州市志愿者总会成立;2010年2月,市文明委出台《关于在全市深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意见》,从此,苏州志愿者行动如火如荼,注册志愿者人数每年均以数万乃至数十万的量级递增。截至2019年年底,共有实名注册志愿者240万人,累计完成团队注册16318支,提供志愿服务时间近2814万小时。

  2017年至2020年上半年,全市各级慈善总会募集款物23.3亿元,救助支出18.27亿元。先后实施“特困重度残疾人家庭亮居工程”“环卫工人免费体检”“骨髓捐献者关爱计划”“看见吴中·低收入困难群众角膜移植”等一批精准慈善项目。其中,为低保困难的癌症患者提供免费抗癌药品和服务,每年发放药品价值四五亿元,在全省乃至全国名列前茅。

  德善之城,实至名归。

  汤崇雁自豪地说,苏州的“爱心GDP”,有她和约翰以及所有参与、支持公益慈善事业的人们的贡献,“过去的十年中,我们和苏州一起走过了公益慈善的‘小康之路’”。

  而苏州这座城,和生活在这里的约翰夫妇们的慈善之路,都在往前不断延伸。

  (苏报融媒记者 金玲丽 瞿亚健 徐宇 舒婷/摄制)

  □吴纪中

标签:
责编:刘雨菲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