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苏州 > 要闻 > 正文
【我为群众办实事】江苏苏州:助老人跨越“数字鸿沟” 让老人晚年“不孤单”
2021/05/25 19:30  苏州日报  

  今年4月底,国家统计局苏州调查队在城乡住户调查户中抽选196位老人开展老年群体智能技术运用情况调查。调查显示,在使用智能产品或服务过程中,有46.4%的老人表示步骤繁琐,有54.6%的老人表示记不住使用方法。其中因误操作导致麻烦的占据一大半。“数字鸿沟”成为苏州老年人乐享晚年生活的“减速带”。

  作为积极应对老龄化的重要举措,今年以来,苏州市姑苏区平江街道按下智慧养老“加速键”——通过“智能居家养老”服务、“智慧养老”平台、手机小程序等,打通线上线下服务环节;打造“智慧体验馆”,推出“智能老博会”,将传统服务与智能创新相结合,第一时间把养老服务输送至辖区老人手中,不断推动解决老年人面临的“数字鸿沟”问题,让他们的晚年生活更从容。

  打造“智慧体验馆”

  老人晚年“不孤单”

  “二十世纪20年代,古老中国在痛苦震荡中觉醒,大革命的热潮风起云涌,许多年轻人怀着救国强国的梦想,投身革命事业……”录音棚里,戴着耳麦的“主播”用柔中带刚、抑扬顿挫的苏州话讲述《沉默中的忠诚》。“主播”叫高荣林,今年72岁,是一名老党员。他所在的录影棚,是梅巷社区最新开放的“红色录播厅”。高荣林是其中“老年红色主播团”的一员。

  今年以来,梅巷社区打造“有声梅巷”文化浸润式体验馆。“有声梅巷”的第一堂课,就是教老年人如何录制音频,并上传到喜马拉雅等专业App上。红色录播厅开放以来,陆续有周边社区、街道的老年人前来录制音频。既有退伍老兵录制革命故事,也有老党员结合党史录制心得,还有草根文艺团队朗诵红色诗词……一段段铿锵有力的音频传递着正能量,也让老人们乐享智慧生活,让他们感到老有所用、老有所乐。

  在这里,老人不仅可以录制音频寓教于乐,还可以走进“有声图书馆”,与三块电子墙“互动”,以画面加声音的形式,身临其境地感受苏州传统文化。

  “老年人的视力大不如前,才会对视听的东西更加青睐。我几乎每天要到社区来——早上听党史,下午听古巷故事,精神生活不孤单。”79岁的体验者洪晟说道。

  定期开办“智能老博会”

  老人品质生活“不掉队”

  当下,许多老年人选择居家养老,但原有的家庭设施已经无法满足他们新的生活需求。为此,平江街道定期开办“智能老博会”,遴选各类“适老化”智能产品和优质康复辅具,提供展示、体验、销售、租赁和科普服务。

  76岁的顾金娣腿脚不便,便在社区小广场的老博会上购买了一款“智能换鞋凳”。“这是一款可以折叠的换鞋凳,只有一本字典的厚度。把它安在一进门的墙壁上,需要换鞋的时候把凳子打开,不用的时候就折起来紧贴墙壁,完全不占空间。”有了“智能换鞋凳”,顾金娣再也不用站着换鞋了,也不用到处找凳子,最适合像她这样腿脚不便的人。

  老博会上,各种“适老化”智能设备可供选择:“智能药箱”能够协助老人配药、提醒吃药,避免吃错药、忘吃药等情况发生;“智能床垫”可以监测使用者的生命体征、睡眠信息并上传至App端,让子女不再担心;“智能餐具”可以根据手的力度自动伸缩,方便手部不利索的老人吃饭;“台式放大镜”在普通阅读灯功能之外,增加了放大镜功能,非常适合老年人和弱视人群……将一整套“智能居家养老服务”送到居民家门口。

  “今年,我们还将在平江古巷打造‘适老化’街区。这里独居老人比较多,房屋老化情况严重,更需要这些智能化设备。我们将定期开展‘送智能进古巷’活动,积极探索顺应社会发展和古城养老需求的养老服务新模式,让老人身体健健康康有尊严,生活舒舒服服有品质。”平江街道社会事业服务中心副主任许玲说。

  优化线下智能服务

  为老服务实效“不缺位”

  平江街道地处古城核心,辖区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有43983人,占户籍总人口的39.88%,老龄化程度较高。因此,街道始终将养老服务供给作为深化基层治理创新的“重头戏”,全面细化梳理出生活类、医养类、娱乐类、政策类等服务项目,通过创新智慧养老服务体系,将服务项目智能化,将线上线下进行有机结合。

  街道在社区活动室、日间照料中心等场所开设“智慧课堂”,教授老年人玩转“掌上科技”。课程开设至今,累计帮助近万名零基础老人熟练查看、掌握公交车到站时间、手机智能支付、App预约挂号、旅行App等常用功能,带领辖区老年人一起迈入智能新时代。

  昨天,住在梅巷花园的郑爱玲老人通过社区教授的一款智能点餐系统,查看本周日照中心的所有菜单。查看完毕,她在线下单了一份午餐。15分钟后,热气腾腾、荤素均衡的菜肴就送到她的家中,享受助餐预约、配餐速达的智能化服务。

  平江街道党工委副书记王琰表示,平江街道将以提升社区居民特别是老年人群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为宗旨,坚持群众需求为导向,积极探索智慧养老新模式,进一步提升为老服务水平,为社区居民托起幸福。(苏报记者王可)

标签:
责编:刘雨菲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