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苏州 > 要闻 > 正文
为时代造像:吴为山教授在南京大学人文讲坛开讲
2021/05/22 19:27  新华报业网  

  交汇点讯 今天(5月22日)上午,一场题为“为时代造像”的精彩报告在南京大学开讲。讲座由国际著名雕塑家、中国美术馆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法兰西艺术院通讯院士、南京大学雕塑艺术研究所所长吴为山教授讲授。

  南京大学副校长邹亚军校长说,吴为山教授对南京大学艺术学科接续发展和校园文化建设上做出了相当多的贡献。吴为山教授在世纪之交建构起南大现代美术教育体系,让南大断层近半个世纪的艺术教学薪火相传。同时,以人文雕塑提升环境空间,浸润在人文校园中成长起来的南大学子。吴为山教授这种具有国际视野的“大先生、大学者”,对南大的影响是学校最宝贵的财富。

  1998年,吴为山教授在南大创建雕塑艺术研究所并首任所长,与哲学系联合招收宗教艺术专业研究生,先后培养硕博士生数十名。创建南大美术研究院并首任院长,设立美术学硕士点,招收艺术硕士,广延名师,招贤纳士,健全学科设置,举办大型展事,打造“美育之路”品牌等。与南大的血脉情深由此显现。

  讲座中,吴为山教授从创作的系列中华人物塑像系列谈起,阐释对雕塑与文化的理解,并以其立于世界多个国家的作品为例,阐述了作品中的中国故事,将他为时代造像的一颗丹心娓娓道来。

  吴为山教授介绍,数十年通过三个维度建构写意雕塑体系,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精神。比如,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创作系列中华历史人物塑像和红色题材作品以立时代丰碑;提出写意雕塑理论以建立中国当代雕塑体系;通过国际巡展、立像、演讲等方式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

  谈到中华人物塑像系列的创作初衷,吴为山教授说,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有感于社会转型期价值取向的多元,不少年轻人对为人类进步、社会的发展作出过杰出贡献的思想家、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有所忽略。因此,他试图以创作中国历史杰出人物系列雕塑以建立时代精神丰碑,影响未来。三十多年来,他创作的近600件雕塑作品,分布于国内及世界许多国家的博物馆、城市广场、大学等。

  吴为山教授为在场师生介绍了创造写意雕塑理论的全球化时代背景,在包罗万象的艺术生态中,中国的美术家要找到支点,保持平衡,才能使经典艺术与当代创造有机融合,使中国美术在世界艺术史图景中立定文化坐标。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他在对中华美学精神、对中国传统雕塑艺术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写意雕塑”的概念。

  在数十年的创作实践及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吴为山将中华美学精神概括为八个方面:儒道互补的文化结构,澄怀味象的生命体验,仰观俯察的观照方式,妙悟自然的欣赏特征,虚实相生的创作法则,境生象外的审美生成,气韵生动的艺术境界,高明中和的审美理想。

  在雕塑创作中,吴为山教授以中华美学精神为根基,连接传统与当代,对博大精深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独具特色的红色历史文化、触手可及的生活之美进行了重塑,并通过国际巡展、立像、演讲等方式向世界讲中国故事。近二十多年来,他先后在世界各地举办展览,在大学和艺术机构演讲。通过对古代和现代一脉相承的作品展示了中华民族美的历程,让那些为人类做出贡献的中国人形象屹立于世界,也使世界感知中华民族前进的步伐。

  互动提问环节,同学们提出了“对于众多工作叠加所带来的难题时,该如何平衡”等问题。吴为山教授通过讲述自己的经历,以植物光合作用为例,告诫同学们面对复杂的问题时,要始终保持初心,坚定艺术理想,聚力工作方向,将不可能化为可能。并希望同学们珍惜宝贵的青春年华,充分利用大学、博物馆、美术馆等社会文化资源完善自己,坚持理想、脚踏实地,朝向自己的崇高理想不懈奋斗,为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应有的贡献。

  (来源:南京大学艺术学院、南京大学雕塑艺术研究所)

标签:
责编:顾志铭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