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评论 > 要论 > 正文
漫·议|卖自制香肠遭10倍索赔,对“碰瓷”式维权说“不”
2022/01/06 18:29  新华报业网  

  四川省岳池县猪肉摊主谌光辉将介绍自制香肠的视频发到网上,山西一名叫“小王子”的网友联系购买2000元香肠后,以其售卖的香肠为“三无产品”为由,提出10倍共计2万元的赔偿要求。日前,山西省介休市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驳回了“小王子”的10倍赔偿诉求,引发热议。

  众所周知,个体商贩制作的香肠、腊肉、蜂蜜等农产品,属于家庭手工制作的一种散装而非预包装食品,依照《食品安全法》规定,并不需要在包装上标注标签,只要持有营业执照、食品小作坊备案证、食品小经营店备案证等手续即可。这种家庭自制销售模式在国内很多县城、乡镇一级市场上普遍存在,不仅契合了县城、乡镇的市场特点和居民消费需求,也扩大了基层就业渠道。近些年来,一些职业打假人将手伸向自制农产品销售领域,动不动就提出高昂索赔,给农产品的销售蒙上了一层阴影,扼制了个体经济活力。山西省介休市人民法院的判决,让“碰瓷”式维权失去市场,也让个体经济免于不必要的风险。

  眼下已经进入寒冬腊月,又到了香肠、腊肉销售旺季,法院的判决并非是对食品安全的轻视,而是兼顾了市场效率和食品安全监管的平衡。个体商贩销售自制食品,同样要严格按照法律法规,须事先取得生产许可等手续,把控好产品质量,特别是凭借“独家秘方”“祖传秘方”生产的特色食品,更要对自己使用的配方安全性负责,一旦自制食品不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损害了消费者的健康,同样要承担民事、行政甚至是刑事责任。

  孟亚生/文 商海春/图

标签:
责编:郑亚群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