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评论 > 要论 > 正文
寻回中秋“味道” 过好我们的节日
2021/09/19 13:59  淮安新闻网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又是一年中秋佳节,每到这个时候,金桂飘香,花好月圆,人们对月寄情,乡愁萦绕心间。作为民族文化展现最丰富的传统节日之一,中秋节象征着亲人团圆、社会和谐、感恩自然和家国情怀。

  然而,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中秋节的传统味道已经慢慢变淡,更有一些不良风气出现,让中秋节变成了送礼拉关系的“良辰吉日”,奢华月饼大比拼的“狂欢日”。奢侈的利益输送和过度的月饼包装浪费,偷换了我们的节日内涵,让中秋节变得越来越没有“味道”。那么,怎样才能让传统节日重新焕发文化的魅力?如何寻回中秋节的传统“味道”?

  “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节原本就是祈盼团圆的节日,月朗风清中与家人把酒对月,共叙亲情才是中秋节最温暖的“味道”。寻回中秋味道,从亲情回归开始。卸下一切重担、压力与烦恼,静享与家人的欢乐时光,让浮躁的心沉淀下来,体悟生活的温馨与温情;“身在异乡为异客”的游子也可以通过电话、视频等实现“天涯若比邻”,填补“月圆人难圆”的遗憾。这个中秋节,用实际行动守护好亲情。

  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正常的礼尚往来是无可厚非的,但用公款送礼,变相公款吃喝玩乐,却是万万要不得的。各级政府部门要严刹这股歪风,借机再次督促广大党员干部把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让中秋节重回“礼轻情意重”的轨道。而中秋节的承载物——月饼,承载着团圆和睦与温馨甜蜜的暖情意义,也要摒弃奢靡浪费风,大打价格亲民、包装简洁富有文化味的招牌,让小小月饼品出文化的味道和甜蜜的味道。这个中秋节,过一个风清气正的佳“洁”。

  中秋节,既是团聚的节日,也是精神的回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让淡去的中秋节传统味回归,需要全社会参与并行动起来。各级部门应当鼓励或者组织民间以多种方式庆祝中秋节,营造浓郁的节日氛围;各地因地制宜打造本土特色节庆品牌,创作激活共同记忆、引起精神共鸣精品文化;利用互联网不断创新过节模式,使传统节日与现代生活有机耦合,让传统文化澎湃起时代的浪花。这个中秋节,在传统文化盛宴中回归心田,坚定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中秋节,用文化自信凝聚价值认同。让我们寻回中秋节的“味道”,过好我们的节日,珍惜眼前的美好,阔步迈向新征程,继续培植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沃土,书写文化自信新篇章。(刘昶)

标签:
责编:刘雨菲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