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评论 > 要论 > 正文
就地过年见证最美家国情怀
2021/02/15 15:27  中国网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春节,作为百节之首,承载着中国人对新一年的所有期待。千年的农耕文化,让中国人对团聚有着格外的执着。但是,疫情出现了新的变化,从国家到地方,都提倡“就地过年”和“非必要不返乡”。减少人员的流动,是疫情防控的务实之举。

  刚过去的2020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无数医务工作者迎“疫”而上;志愿者坚守岗位守护物资运输通道;十四亿中国人宅家助力疫情防控……依旧记得,上一年的春节,我们通过“云拜年”的方式完成了新年对长辈的敬意,对晚辈的爱意。正是无数中国人用自己的方式来战“疫”,才让我们取得了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重要胜利,谱写了中华民族的伟大战“疫”史诗,让2020年的中国成为全球唯一实现正增长的经济体。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对于每一个在外的游子而言,过年回家不仅是一种传统,更是现实情感的需求。但是,疫情防控须臾不可松懈,任何的麻痹大意,都可能造成疫情反弹。将疫情防控工作做在实处、细处,离不开每一个人的努力。对于选择“就地过年”的人们而言,牺牲了过年回家团聚的春节,却换来了更加平安和谐的年。通过网络拜年,并不会削弱我们和亲人的羁绊,却能更好保护你我的平安健康,何乐而不为?

  上下同欲者胜,风雨同舟者兴。为了保证就地过年的人们能够过好这个春节,多地政府相继出台鼓励政策,从民生保障、社会服务、职业培训等多个方面细化措施,让留下来的人能够感受到温暖。基于当前疫情防控形势,国铁集团、各大航空公司推出免费退票措施,为临时决定留下来的人们减少损失。同时,电子客票、刷脸进站、智能消杀机器人等一系列新的科技,也保证了旅客的需求。在“静”与“动”上面,将各项工作落在细处,筑牢了这个别样春运的坚固防线。

  对于中国人而言,家国天下始终是每一个炎黄子孙最强烈的情感认同。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到“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再到“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在国家最需要的时候,总有人冲得上、顶得住。每一个微小的个体,都和祖国发展同呼吸、共命运。那些选择了就地过年的人们,何尝不是一种家国情怀的生动诠释。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我们一定能继续乘风破浪,去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最美华章。

标签:
责编:李爽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