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评论 > 要论 > 正文
江东时评|巨像“不香”,不如“留白”
2020/10/22 20:20  新华报业网  

  近日,有网友航拍世界最大苗族女神仰阿莎雕像,相关视频发出后引发质疑。质疑焦点在于,贵州剑河县在修建雕像时尚未退出贫困县序列,巨像耗资8600万元,有形象工程之嫌。很快,当地文体广电旅游局回应称,项目未使用国家扶贫资金,且雕像对当地文旅产业起到了积极作用。

  如果不是巨型雕像最近成为众矢之的,这尊仰阿莎雕像可能不至于遭受非议——当地旅游发展较为顺利,巨像的建造资金也是由企业筹集承担。但连这样一个看上去挺成功的项目都引发大众质疑,至少说明了一件事:人们追捧巨大雕像的热情已经消退,巨像“真香”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人们都对巨大雕像的情结要追溯到古代,巨大雕像蕴含着宗教和文化意义,是古代人民勤劳与智慧的象征,也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但随着生产力的进步,巨像的修建难度在不断降低,人们对巨像的崇拜也在不断弱化。古代遗留的巨像,让人们感受到人类力量的伟大,产生由衷的敬佩之情;近代建造的巨像,随着时间的沉淀逐渐被赋予更多故事,成为一座城市的名片;而今天新建的巨像,大多既无历史意义也缺文化色彩,无法让人们产生积极的情感联想。

  雕像的意义根本不在于巨大的体量,而在于背后蕴含的精神力量,而这正是今天的巨像所欠缺的。一来,人们对“大体量”感到审美疲劳,平地起高楼稀松平常,大型建筑随处可见,巨大之物并不稀奇。二来,今天的巨像功利色彩太重,大多为了刺激旅游经济而建,充满了“铜臭味”。试问这样的巨像,还如何能承载人们的感动,在众口称赞中流传千古呢?

  老百姓向往的旅游,不是舟车劳顿地赶往某个巨型地标拍照打卡,而是更有深度、更有文化的旅程,是体验山青、水秀、天蓝的美丽自然风光。因此,与其把巨资花费在修建巨像上,不如用来充分挖掘当地的文化气质,或是花在生态环境治理上。无论如何,巨像是该告别旅游的主阵地,为更符合人民需要的项目“留白”了。

  “留白”,是为更有意义的项目腾出时间、空间、精力与资金。深想一层,“不香”的巨像其实是过时办法、落伍思想的一个缩影,我们需要纠正的的不仅是巨像过度建造的做法,更是发展的思想与观念。省委十三届八次全会上,省委主要领导指出“看得准的要积极有为,看不准的要主动无为”,这就是关于国土空间规划的辩证思维,是一种舍得“留白”、善于“留白”的智慧。各地应在文旅、环保等领域锤炼精打细算、精耕细作的本领,真正摆脱对“巨像”“地标”的依赖。不能让逐利冲动成为巨额投入的决策理由,更不能让今天草率的决定,成为大而不当、贻笑后人的负担。

标签:
责编:顾志铭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