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评论 > 要论 > 正文
新华时论 | 学农耕文化 育悯农“粮心”
2020/09/21 22:23  新华报业网  

  在第三届中国农民丰收节到来之际,农业农村部和教育部提出,要打造一批中国农民丰收节农耕文化实践教育基地,为青少年农耕文化教育提供实践课堂。青少年在农耕文化教育中感知民俗、追寻历史、体验农事,不仅有助于树立文化自信、培养艰苦奋斗精神,还能培育一颗与农民共情的“粮心”,让节约粮食成为更深层的行为自觉。

  说起节约粮食的意义,成年人往往侃侃而谈,从个人素质讲到国际形势;而儿童的回答则可能很简单——因为农民伯伯种地辛苦。是啊,这样一句充满同理心的话,有多少成年人说不出来!这不禁令人想起了唐朝人李绅,这位青年时目睹农民艰难劳作却不得温饱,写下千古名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诗人,在飞黄腾达后却失去了悯农之心,变得骄奢淫逸。据记载,他因为爱吃鸡舌,每餐光耗费活鸡就达数百只,院后宰杀的鸡堆积如山。这固然与当时的社会风气有关,但也充分说明,一个人脱离基层农耕生活越远,就越看不到粮食蕴含的道德属性。

  人们若把粮食当作普通的商品,也许会在社会舆论的压力下做到节约,但当失去监督压力时,很难保证还能有这样的行动自觉。这也解释了为何大学校园厉行节约效果显著,而社会餐饮减少浪费仍然任重道远。节约粮食不是一阵风,要实效更要长效,除了精细化管理手段外,更要在全社会培育悯农、惜农、爱农的“粮心”,让内因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客观来说,“粮心”在今天的社会是有所欠缺的。社会进步快、生活条件好,相当数量的人从未体验过下地耕作,年轻人尽管人人会背《悯农》之诗,但他们大多只体会过学习之苦、求职之难、工作之累,很难对农民的辛苦感同身受,更难以对粮食产生特殊的情感。究其原因,是传统农耕文化教育出现了断层,农业文明中的珍惜粮食的好传统传承不够。多数学校例行安排的学农,更像为学生们调节紧绷的学习神经,在笑笑闹闹中一笔带过。今天的青少年既没遭过饥饿的罪,也没体验过种地的苦,若学校再不重视农耕文化教育,“粮心”又从何而来呢?

  培育“粮心”要从小做起,不是让孩子背几句唐诗、讲几个故事、看几个节目那么简单,也不能仅仅依托以仪式感为主、一次性的教育内容,而是要贯穿到立德树人的全过程中。培育“粮心”的过程,也是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课程;感知“粮心”的课程,更是感受传统文化之美、产生文化自信的进程。各地应当更加注重农耕文化教育实践载体的建设,让青少年沉浸式地体验农事、动手实践,在勤俭、奋斗、奉献中孕育“粮心”;而学校作为主阵地,更应在农耕文化教育的常态化机制建设中主动创新,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价值追求深入探索实践。把“粮心”植入下一代的品格标杆之中,让传统美德代代传承,让珍惜粮食的行为自觉蔚然成风。

标签:
责编:顾志铭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