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评论 > 要论 > 正文
论见|别急着嘲讽“反面教材”之说
2020/08/04 17:37  交汇点新闻  

  这两天,一则“海归女硕士包下2千亩荒山当农民,却被村民当反面教材教育孩子”的新闻引发热议。湖南娄底海归女硕士肖源,在国外攻读7年文学专业后,回老家承包了2400亩荒山当上职业农民。然而,当地农民很不解,他们借此教育自己的孩子说,读书可以学她,但不要学她回乡当农民。就此,舆论纷纷点赞肖源的魄力与见识,同时对其被当反面教材表示不满,直言“根深蒂固的偏见该纠偏了”。

  拥有海归背景、学历加持,却选择回乡务农,肖源的选择确实与众不同,颠覆常人认知。应该说,这需要追寻个人梦想的笃定,也需要不畏世俗眼光的勇气。人生在世,能找到自己想要做的事是一种幸福,能坚定做好自己想要做的事则是一种智慧,像肖源这样的年轻人无疑是可贵的。

  尤其是在当前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我们需要更多高素质的人才勇做“新农人”,积极投身农业、农村建设,为传统农业转型注入新的元素和能量。事实上,肖源并不是个案,此前已有清华硕士景奇放弃几十万年薪,回河南老家养羊,中山大学毕业生张柏铭返乡养鸡,海归女博士石嫣回乡养猪种菜等等。这些高学历人才正在赋予农民这一职业身份新的价值,成为托起乡村振兴的一支生力军。

  只是,充分肯定肖源的选择,是否意味着要对把其作为“反面教材”的当地农民予以指责甚而嘲讽呢?固然“学而优则仕”的观念仍存在不少人的脑海里,秉持“只有留在大城市才有出息”这类信念的也大有人在,但细细思量“反面教材”之说背后的心理,恐怕就不能止于简单地批评其狭隘,而要看到一些现实的困境。

  务农之辛苦,农民最有发言权,而为人父母,最不愿的就是让孩子再吃自己吃过的苦,这实属人之常情。不只是农业,不愿“子承父业”的心态各行各业皆有。更重要的是,海归女硕士肖源回乡创业并不具有很强的复制性。创业靠的不仅是激情,还需要直面现实藩篱的清醒,比如资金从哪里来,市场如何打开,遇到风险怎么办等等。肖源能在国外读7年文学专业,一毕业就能承包2400亩荒山,说明其家庭经济实力必然在多数农村家庭之上。此外,她能顺利争取到政府的项目扶持,其中又会有多少“海归”光环的作用?当地农民不让孩子学肖源回乡当农民,到底是因为不想学,还是因为不能学、学不来,其间必须有所分辨。

  如果只把“反面教材”之说当作一种偏见,从道义上予以批判和嘲讽,却无视普通农家子弟回乡创业的种种顾虑和困难,那么肖源、景奇、石嫣这样的年轻人只会成为特例,类似的事情仍然会成为新闻。要想把农民眼中的“反面教材”变成“正面引导”,本质上是一次观念的革新,但观念向来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转变的,更不能寄望于空讲大道理、讴歌大情怀,而应当依靠务实可靠的政策托底,引入多方有力的社会帮扶,让立志返乡创业的农家子弟看得到奔头、没有后顾之忧。就像肖源所说,文学里的梦境,与现实是不同的。农村创业不是误入桃花源,没有精打细算的筹谋难成,没有青云好风的扶持也难成。

  “海归女硕士居然去种地”的奚落是肤浅的,“不让孩子回乡当农民就是短视”的断论也是轻佻的。世界的美好,在于既有“希望的田野”的活力,又有“北上广不相信眼泪”的执着,但都需要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虽然当地农民告诉孩子不要学肖源回乡当农民,但别忘了,前面还有一句,“读书可以学她”!

标签:
责编:张红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