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评论 > 要论 > 正文
新华时论|“太太指数”的引才启示
2020/07/09 19:56  新华报业网  

  不久前结束的南京创新周上,有学者就城市敞开胸怀广纳天下英才,提出了饶有趣味的三个衡量“指数”:所谓“太太指数”,指人才的家人是否愿意在城市居住,影响因素包括子女教育、医疗条件、文化环境等,折射的是城市宜居程度;所谓“先生指数”,是说人才是否真正有干事创业的机会,反映的是城市宜业程度;而“奶酪指数”,说的是在这座城市能否吃到海外的新鲜奶酪,标志的是城市开放程度。

  “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型的时代,城市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最近,网红主播李佳琦以特殊人才身份落户上海;而90后快递小哥被杭州评为高层次人才,享有100万购房补贴。长三角地区,两位新兴行业的优秀人才被认可,突破了以往“唯论文、唯帽子、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的人才评价标准,赢得舆论普遍赞誉。两座城市对新业态的包容和呵护,对人才认定的多元和开放,正是“太太指数”“先生指数”和“奶酪指数”的体现。

  人才定义城市,有什么样的人才就有什么样的城市。事实上,城市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就在于人力资源价值的释放,人才所“有”不是目的,人才所“用”才是终极目标。每个城市的发展定位不可能也不应该趋同,与之相适应,人才政策也必须“配套”城市产业布局和经济发展定位。近年来,从放宽落户门槛、保障人才安居,到给予重金补贴、探索股权激励模式……城市间不断升级的“引才新政”,如果只是在给钱、给房、给户口“老三样”上层层加码,与城市定位和发挥区域优势并不匹配,“引人才”就简单地成为“聚人口”,不仅产生人力资源的低效、浪费和不持续,更为重要的是贻误了新旧动能转换的发展机遇。

  创新驱动就是人才驱动。对江苏来说,高水平全面小康之路,是一条转型升级之路。用创新来实现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人才政策就必须紧扣发展目标,保持战略定力,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优化产业结构的迫切需要。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围绕产业链部署人才链,重点就要突出“高精尖缺”,千方百计培养和集聚具有全球视野和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上半年以来,我省南京、苏州、无锡等地,无论是向高校毕业生发出城市“合伙人”的邀请,还是全面接轨国际人才评价标准,目标指向正是高端产业、高新技术、新型研发等关键词。

  当前,中国疫情防控态势持续趋稳向好,复工复产有力推进,并不断催生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聚焦创新、聚力人才,如何在配套城市新旧动能转换,涵养“海纳百川”的聚才胸襟的同时,避免政策趋同带来的“零和效应”,形成既独具特色又可持续的人才竞争优势,值得更深层次的思考和谋划。而增强人才政策的配套和延续,不断提升城市“太太指数”“先生指数”和“奶酪指数”,打通“高精尖缺”人才流动、使用中的体制机制障碍,以精细化服务充分满足人才的“高层次”需求,才能在根本上形塑良性循环的人才生态,实现人才发展“有高原更有高峰”的新境界。

标签:
责编:顾志铭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