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评论 > 要论 > 正文
新华日报评论员文章|根植大地,积木成林
2020/07/01 13:58  交汇点新闻  

  果香溢满园,新味正当时。可惜,曾在园子里往来奔波,为果树精心育苗、修剪、浇灌的人已经远去。糜林就像他心系的树,树有根,深植于大地;他的根,扎在这片沃土之中,更在人民群众心中。

  “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期许,正是糜林日常工作的真实写照。他一生为农、扎实苦干,一心致力于脱贫攻坚和农民致富。他以平凡而伟大、短暂而光辉的一生,默默践行着科技工作者的责任使命,生动诠释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丰富内涵和实现路径, 是当之无愧的时代楷模。

  糜林是一位杰出的农业科技人员,更是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他对自己极为苛刻,对农民却从不吝啬。自己的事,总是抽不出时间;农民的事,只要一个电话,他有求必应。他把全部的时间和精力,都交给了农民,献给了土地。即便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惦记最多的仍然是果农的事情。每天超12小时的工作量,上门指导1000多户农户,面对面培训农民5000多人次……这些用脚步丈量出来的数字,点滴聚积成他短暂生命的重量和分量;这些数字背后的感人故事,无不凝聚着一位共产党员在时代答卷中书写的忠诚和担当。

  作为全国“时代楷模”赵亚夫的学生和战友,糜林一直在践行“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帮助农民销,实现农民富”的诺言。他把科技兴农、科技富农作为毕生奋斗目标,积极开展农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服务,帮助茅山老区和我国中西部地区的农民通过栽培果树实现脱贫致富。他始终坚持“农民的需要就是我的研究方向”,创新草莓、梨、桃、葡萄等应时鲜果技术50多项,把一颗颗希望的种子播撒到寻常百姓家。他勇于创新、勤奋进取的科研精神,不懈奋斗、孜孜以求的工作激情,传递出强大正能量,弹奏出时代强音。

  斯人已远去,精神永留存。糜林是新时代农业科技工作者的优秀代表,是广大基层党员干部的模范榜样,是忠实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先进典型。向糜林学习,就要学习他对党忠诚、信念坚定的政治品格,心系群众、情系“三农”的为民情怀,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崇高品质;向糜林学习,就要在全社会营造崇尚先进、比学赶超的良好风气,不断激发党员干部履职尽责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这是尊崇英雄、致敬英雄的应有之义,也是铭记英雄、告慰英雄的最好方式。

  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伟大事业需要榜样引领。当前,脱贫攻坚进入冲刺阶段,从中央到地方,正在全力克服疫情影响,决战“收官大考”,确保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越到最后时刻,越要坚定信心、响鼓重锤,越需要更多像糜林这样有担当、有责任、有情怀的共产党员和知识分子。全省上下要把学习糜林先进事迹转化为敢于担当、不辱使命的自觉行动,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以昂扬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积极投身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的伟大实践,为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凝聚磅礴力量。

  新华日报评论员

标签:
责编:刘雨菲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