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评论 > 要论 > 正文
【网络述年】荔枝网评:春节“遇上”互联网,“化学反应”真奇妙
2020/01/22 16:11  荔枝新闻  

  特约评论员/秦希

  “百节年为首”。再过几天,我们就将迎来一年一度的新春佳节。春节是中华民族最为隆重的传统佳节,相传原始社会就有“腊祭”之说,民国初年开始将农历正月初一正式定名为“春节”。当春节“遇上”互联网,更是发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

  互联网+习俗,让年的味道更加香醇。传统节日仪式与相关习俗活动,是节日元素的重要内容,承载着丰富多彩的节日文化底蕴。春节是各种民俗活动最为丰富的节日,经国务院批准春节民俗还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买年画、贴春联、剪窗花、蒸年糕、备年货、包饺子、吃汤圆……借助网络直播,这些流传了许久的春节习俗也都“吸粉”无数,让年的味道更加香醇。

  互联网+文化,让进的步伐更加有力。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比如网络春晚,其在满足人民群众需求同时就有助于营造欢乐和谐的节日氛围。可以肯定,既传承和采撷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又吸纳和融合现代文明的精华,创作和生产更多接地气、有温度的网络产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更有时代张力,追梦路上的人们也将更加自信。

  互联网+团圆,让家的感觉更加温暖。团团圆圆,这是每个人春节时最期待的事。“团聚最喜悦,团圆最幸福,团结最有力。”习近平总书记的这句话,就曾道出了春节文化的内核。“有钱没钱,回家过年”,这也是人们一年到头的最大心愿。但为了城市的正常运转,总有一些人们要坚守在工作岗位上,无法回家团圆。借助互联网,就能够克服距离困难,满足人们的团圆念想,让家的感觉更加温暖。

  “春节是新的开始,预示着新的希望”。随着互联网不断普及,传统春节走向网络已经成为了时代必然。可以说,传统文化因互联网更加生动、丰富、亲民,互联网因传统文化更加文明、理性、有序,互联网和传统文化已经越来越相得益彰、水乳交融。春节“遇上”互联网,在香醇“年味”同时,就有助于14亿多中华儿女增强文化自信,续写中华民族辉煌成就,为人类文明进步提供更好的中国方案。(秦希)

标签:
责编:郑亚群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