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评论 > 要论 > 正文
滴滴顺风车回归:晚间8:00后女性禁乘,保护还是歧视?
2019/11/07 19:41  新华报业网  

  在超过14个月的整改后,昨天,滴滴出行宣布重新上线顺风车业务。滴滴出行App公布的最新产品方案显示,将于11月20日起,陆续在哈尔滨、太原、石家庄、常州、沈阳、北京、南通7个城市上线试运营。

  

  方案提到,在车主准入门槛方面,滴滴将引入失信人筛选,探索与第三方信用产品合作方式;下线个性化头像、性别等个人信息展示,全面保护用户隐私。值得注意的是,公布的方案专门对女性乘车时间限制在5:00-20:00,这一规定引发热议。

  去年8月24日,浙江乐清女乘客赵某在乘坐滴滴顺风车从乐清虹桥镇前往永嘉县的途中,惨遭顺风车司机钟某的杀害,成为继去年5月郑州空姐遇害案后的又一起顺风车司机杀死乘客的案件。这也让顺风车贴上了“危险”的标签。

  相比于专车和快车等其他网约车,顺风车有着截然不同的定位和责任划分。也正是因为性质上的差别,顺风车车主的资质审核较为宽松,这也为非法运营提供了可乘之机。从理论上说,顺风车具有典型的共享经济特性,通过共享私家车空位,可以降低乘客和车主的出行成本,减小交通压力,提高出行效率等。“不能把孩子和洗澡水一起倒掉。”正是因为其本身的诸多优势和庞大的市场需求,保障出行安全,回归共享的本质,也成为一种期待和对待顺风车的理性态度。

  经过一年多的整改,从发布的方案看,在安全提升方面,滴滴做了很多改进,包括限制司机接单数量,固定司机接单线路等,这既是对安全底线的重视,也是回归本质的努力。

  但是,对女性夜间八点以后限制乘车的“努力”,却有“甩锅”和“性别歧视”之嫌。我们知道,去年发生的两起恶性事件,发生的原因并在于乘车时间太晚,也不在于乘客行为不妥,而在于平台审查、监管等体系不牢。而如今“回归”,平台自我责任是否尽到位了另说,先把责任甩给女性乘客,显然不妥。按照这种逻辑,对女性最安全的岂不是不出门、不再乘坐顺风车了?再者,为了保护儿童,是不是也要拒绝为儿童提供服务?为了保护老人,是不是也要限制老人使用?

  更进一步说,这不仅不是对女性的“保护”,反而是涉嫌性别歧视。可以说,女性拥有在夜间出行时对自己安全负责的能力,而暴力的成因绝不在女性身上。女性当然可以出于安全性的考虑减少夜间出行,但是,这不能变成任何企业或组织机构不提供服务、限制乘车时间的借口。每当安全事件发生后,其中的一个焦点往往是受害者是否穿着暴露,是否独自出行、夜间出行,进而提出诸如限制提供女性夜间出行服务、女性专用车厢等来“保护”女性。但是,即便通过一定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危险真的就不存在了吗?答案未必,更糟糕的是,一旦女性选择不接受这样的“保护”,还容易引发“危险是你自己选择的”的谴责受害者的戾气。

  安全是底线,在这个问题上,滴滴找对了“病症”,却开错了“药方”。目前,滴滴已作出回应,表示已关注到用户有关“顺风车试运行方案限制了女性夜间出行”的反馈。其实,在给女性提供更加安全的乘车服务上,更好的着力点有很多,可以是准入,是管理,还可以是技术。比如司机统筹,给女性乘客提供优先选择女司机的权利,追踪订单,实时定位等等。互联网技术和企业的发展不意味着以牺牲用户的安全为代价,也不意味着责任感缺失能理所当然。“怀着敬畏之心重新出发”,我们期望,回归的顺风车能够一路顺风,为用户提供更安全、便捷、经济的服务 。

标签:
责编:顾志铭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