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评论 > 点评 > 正文
江东时评 | “门票经济”里的“辩证法”
2022/02/21 20:07  新华报业网  

  近两年来,全国多地陆续推出景区门票减免活动以提振文旅消费。据报道,部分景区门票免费后,收入不降反升。目前,很多景区正在探索摆脱门票经济,大力发展索道、攀岩、演艺、文创等二次消费产品的模式。

  过去通常认为,旅游收入的提升主要是靠景区门票来拉动。当观光的游客量稳定增长,门票经济便不会轻易萎缩,也正因为如此,不少地区和景区长期抱守门票思维。而当前,一些景区在免费后“出圈”,收入不降反升,说明门票并不是景区发展的唯一“命脉”,“门票经济”里也有“辩证法”——门票上涨,经济效益不一定增加,门票减免,反而可能给景区和城市带发展来意想不到的收获,创造出更大的综合效益。

  现实中,不乏这一现象的经典案例。西湖景区在2002年实施免门票政策,由此成为全国第一个免费开放的5A级景区。后来的结果证明,免费开放的西湖延长了游客在杭州停留的时间(24小时),由此产生的旅游收入大大超过了西湖在门票上的“损失”。后来,一个被人津津乐道的“‘241’算法”解释了这笔“账”——每名游客在杭州多逗留一天,当地旅游年综合收入会增加约100亿元。旅游业作为与经济发展关联性很强的产业,游客的消费不仅仅是门票,还包括购物、娱乐、住宿、交通等多个场景的消费。如果能舍弃门票的“芝麻”,捡到经济发展的“西瓜”,算全盘账、算长远账,这就是门票优惠产生拉动效应的秘诀所在。

  当前,这一效应愈发明显。有专业人士指出,门票收益已成为“夕阳产业”,这不仅源于旅游业本身的发展规律,更是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使然。随着国民人均GDP不断提高,消费升级开始加速,体现在旅游业上,就是从低级的观光游向更高层次的体验游转变;特别是近十年来,游客不断分流,带动迪士尼乐园以及各种海洋公园等纷纷落地。当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旅游需求的类型变得更加多元化,对旅游体验的层次性要求更高。可以说,靠门票收入创造旅游收入红利的时代已经过去,引导游客进行二次消费正成为市场发展的转折点所在。

  当然,要让更多景区推行降价或免费游览,还需要考虑更多客观因素,但不降反升的实证,恰恰说明市场为景区转型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对景区来说,应该趁此机会,从“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变,加快景区产品服务升级和多业态、多元化经营;从“单打独斗”向“全域联动”转变,融入全域旅游的整体布局,加强要素间的集聚联动,实现共赢;从“管理挖掘”向“科技赋能”转变,依靠科技信息自我赋能,最大限度降本增效。当越来越多的景区敞开免费的大门,必然会引发“鲶鱼效应”,更好释放旅游业的“乘数效应”。(魏晓敏)

标签:
责编:顾志铭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