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评论 > 点评 > 正文
漫评:以史为鉴 厚植和平沃土
2020/12/12 13:36  宿迁网  

  国家公祭,天地同悲。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到来之际,我们应当以史为鉴,砥砺前行,将和平沃土厚植于中华大地,共同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任何人都不能改变历史和事实。“否认侵略历史,是对历史的嘲弄,是对人类良知的侮辱,必然失信于世界人民。”据统计,今年又有4位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去世,目前在世幸存者仅剩73人。时光流淌,历史不容忘却,幸存者就是活着的铁证,一位位大屠杀幸存者的“凋零”,不禁让人潸然泪下,然而历史见证者的“凋零”并不意味着对历史的翻页,“哭墙”上密密麻麻的遇难者名单时刻在警醒着所有中华儿女,那如地狱般的苦难历史,我们失去的是30多万同胞鲜活的生命,带来的是一次次刻骨铭心的伤痛,不敢忘,更不能忘!

  所有人都应当珍惜并维护和平。“历史告诉我们,和平是需要争取的,和平是需要维护的。只有人人都珍惜和平、维护和平,只有人人都记取战争的惨痛教训,和平才是有希望的。”83年岁月流逝,浩劫与废墟都已消散,转眼间,金陵古城已快速发展成为一座国际化都市,但埋于古城墙下的苦难者不会被消逝,江东门的钟声不会停止。眼前的和平与幸福是无数同胞用生命换来的,每个人都应珍惜并维护来之不易的和平。和平是发展的前提条件,战争与动乱只会造成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损失,唯有和平,才能把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集中于经济社会发展上,探月工程嫦娥五号探测器的顺利采样、中国高铁首次整体出口印度尼西亚、“奋斗者”创造中国载人深潜新纪录,无一不在向世界彰显着和平年代下的中国力量。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牢记历史是为了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历史的生命,在于被传承;历史的意义,在于被铭记。在历史感悟中践行爱国主义,在传承中开创更加伟大的事业。薪火相传必能生生不息,今年“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家庭祭告活动”中,91岁的夏淑琴和92岁的艾义英握紧彼此双手,他们等到了秦淮河畔的春天,而更多的人,却永远沉睡在这座古城下。一些幸存者后代也不辱使命,主动加入紫金草志愿服务队,传承祖辈受害的历史记忆,让和平的坚守代代相传。

  历史已逝,未来可期。铭记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要以史为鉴,唤醒更多人对和平的向往和对生命的敬畏。和平并非唾手可得,我们应当心怀敬畏,珍惜当下,在这片和平沃土上书写更加幸福的新篇章。(曾新茹)

标签:
责编:王娣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