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评论 > 点评 > 正文
让千年大运河绽放时代芳华
2020/11/16 13:58  中国徐州网  

  核心提示:新时代新起点,我们要用当代发展激活历史基因,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中打下坚实的“江苏烙印”,让流动的运河在未来的发展里愈发灵动,让“强富美高”新江苏的答卷更加厚重。

  11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扬州运河三湾生态文化公园调研时指出:希望大家共同保护好大运河,使运河永远造福人民。千百年来,从历史上的南粮北运、盐运通道,到新中国成立后的北煤南运、防洪灌溉,古老的运河始终在时代的变换中,焕发出新的活力。江苏是大运河的起源地,吴王夫差开邗沟开挖中国大运河第一锹。在世界文化遗产名录里,大运河江苏段拥有全线46%的文化遗产区,40%的遗产点,1/3的遗产河段,958处省级以上文保单位和103项非遗。如何实现大运河文化带江苏段建设走在全国前列的目标追求,需要我们从多个方面下功夫。

  保护大运河,必须打造高颜值的生态长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建设大运河文化带的过程中,必须补齐生态短板。不可否认的是,大运河沿岸的一些城市,因水路废弃不再通航,河岸两旁杂草丛生,黑臭水体长年无人整治,不仅对周边居民的生活环境造成了恶劣影响,更是让大运河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如今,我们在“水美”上做文章,进行生态保护修复,提升大运河沿线景观环境,让大运河再现昔日的“高颜值”。

  传承大运河,必须打造高品位的文化长廊。“文化兴则国运兴”,贯通南北的大运河,流经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都是文化积淀深厚的城市和地区。就江苏而言,大运河江苏段不仅串连吴文化、淮扬文化、楚汉文化和江海文化,还沟通扬子江城市群、江淮生态经济区、淮海经济区三大重点功能区。优势得天独厚,发展必要先声夺人。谋划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便是其中夺人眼球的一招,推动大运河江苏段从“地理空间”走向“文化空间”,让大运河文化彰显“高品位”。

  利用大运河,必须打造高效益的经济长廊。经济功能是大运河自古以来最重要的功能。过去,大运河沿岸商贾繁荣。如今,江苏更是把握历史机遇,发掘和利用运河文化,结合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要求,通过促进文旅融合,加快发展文旅休闲、文化产业,通过政府出资,撬动金融社会资本,通过金融助力,更好地为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贡献力量,让大运河的经济建设实现“高效益”。

  新时代新起点,我们要用当代发展激活历史基因,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中打下坚实的“江苏烙印”,让流动的运河在未来的发展里愈发灵动,让“强富美高”新江苏的答卷更加厚重。(谭超英)

标签:
责编:王娣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