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评论 > 点评 > 正文
当“前浪”遇上互联网时代 智能化和人性化并不对立
2020/07/07 17:55  新华报业网  

  近日,一段新闻视频里,老人因不会使用智能手机而造成种种“寸步难行”的情景引发广大网友热议。购物付款,景区购票,乘坐公共交通,填报个人信息……智能手机和数据网络无孔不入地渗透进我们的日常生活。可是根据国家统计局2019年数据,我国60岁以上人口达到2.54亿,其中仅23%会上网。在后浪们奔腾向前的同时,我们该如何帮助这些被时代遗忘在沙滩上的前浪?

  很多老年人并不是不想学,而是真的学不会。“年纪大了,看也看不见,学也学不会。”这句话是南京市秦淮区66岁的贺大爷的口头禅,子女虽然给他买了智能手机,对他而言却和老年机没有区别。视力严重衰退的他,收发短信都感到困难,微信、支付宝等新兴软件他更是从来没用过,智能手机最终只能用于拨打和接听电话。今年疫情来袭,他更是感到了深深的无力感:没有微信和支付宝的他,无从获取健康码,出入各公共场所成了难题。前阵子他奔赴老年公寓探望老父亲,却因为没有健康码无奈地被拦在了门外。一边是严格遵守上级规定的医院保安,一边是急着要见父亲的贺大爷,智能化和人性化仿佛站在了天平的两端。

  无独有偶,鼓楼区的老奶奶张云也在买火车票时遇到了难题。“感觉现在跟不上新科技,就会被时代抛弃。”谈到这个话题,张奶奶深有感触:她先是下载了“铁路12306”,接着输入身份证号码,绑定银行卡,搜索车次、座次,微信、支付宝支付……对大多数年轻人而言方便快捷的掌上购票软件在她眼里绝对是步骤繁琐的“高科技”,最终还是求助儿女们才将购票难题解决。虽说遇到了困难,但张奶奶不肯服输,不会用网络,她就从头学起。收发邮件,微信聊天,淘宝购物,对如今的她而言都不在话下。这份如鱼得水的背后,实际感受是 “我太难了”:切换页面太麻烦,无法唤醒键盘,不知如何添加微信好友,不懂怎么截屏保留聊天记录……不愿被时代抛弃的张奶奶无论多么努力地学习,总还是和年轻人差了一大截。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最新数据,截至2020年3月,我国的网民总规模已经达到9.04亿。其中,10—49岁网民占据比例79.2%。50—60岁以上的人口整体数目在迅速增加,上网率却增长缓慢。互联网时代日新月异,信息更迭速度过快成了造成老年人上网难的主要因素。习惯了快节奏生活的年轻人尚能适应这样的信息快速变换,而对于本就适应性弱、学习慢的老人来说,这无形之中为他们增添了负担。

  社会上还有许许多多的“贺大爷”和“张奶奶”,前浪们正被时代的洪流客观驱逐是不争的事实。当后浪们尽情享受互联网的便捷时,我们还应该看到:站在路边等待出租车的老人无论怎么招手都没有一辆空车愿意停下,因为它们早就被用打车软件的年轻人预订;走遍好几个移动营业厅的老人都无法办理业务,因为它们早已“不收现金”;甚至去菜市场买菜,菜摊老板告知掏出纸币付款的老人没有零钱找零……这些发生在生活中的真实案例,无一不在诉说老人们生活的不便。

  逐渐智能化的社会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固然越来越便捷,却不应该让无法迅速适应的老年人以脱离社会作为代价。在老人们跟不上互联网脚步的时候,年轻人是不是应该俯下身子帮一帮老年人?回家探望老人的时候,可以沉下心教老人学习使用新技术,一如当初他们教我们学步说话、使用筷子。与此同时,社会也应保留一些传统的运营方式。比如,在引进电子支付的同时保留现金支付,在推荐自助服务平台的同时保留人工服务,既方便了适应能力强的年轻人,又照顾了学习新事物慢的老年人。在互联网产业发展越来越迅速的今天,为老人设置方便他们接触互联网的低门槛显得尤为重要。别让“智能化”变得不那么“人性化”。

  交汇点记者 傅秋源 实习生 肖尔雅

标签:
责编:周莉娜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