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南通 > 要闻 > 正文
江苏南通:全面推行河长制这五年,以“河长制”统领 向“幸福河”进发
2022/02/22 19:05  南通网  

  滨江临海的南通,以水为魂,塑造出独具江海风貌的平原河网体系。全市共有16条市管区域骨干河道、270条县管河道、6425条镇管河道、7560条村管河道以及数以万计的沟塘,河道总长2.4万公里。全面推行河长制以来,各级河长累计开展一线巡河217.7万次,及时发现并整改问题20.03万余个,江河重焕生机,催生出争先豪情、克难勇气、科学态度、创新思维、实干作风的新时代南通治水精神,传播在江海大地上。全市省级以上考核断面优Ⅲ类水质比例从2017年的67.7%提升到2021年的94.5%。

  “河长”出征 河豚“回家”

  今年的春节期间,崇川龙爪岩下游梵音广场附近的江面上,江豚跳跃摆尾、逐浪嬉戏、穿梭往来,近两年来,环境监测人员、环保志愿者、摄影爱好者、江边嬉戏群众已观测到80多次江豚打卡五山水域。在江边住了52年的赵荣娟婆婆,见此激动不已——20世纪70年代以后,五山地区滨江片区逐渐被码头、工厂占据,扬尘、污水、噪音随之而来,污染最为严重的硫磺码头、水泥厂就在家附近,傍晚洗好晾在外面的衣服,第二天一早起来发现变黄了,而现在,几十年不见的江豚又回来了!

  市委副书记担任长江(南通段)河长,带头践行“一线工作法”,将巡江作为履职的抓手,以巡促治,以巡促管,真正把河长的责任扛起来、压力传下去。在巡江频次上,坚持每两月一次,实现长江南通段巡查全覆盖。在巡江内容上,每次聚焦一个主题,集中力量打好歼灭战。在问题交办上,每次巡江的参加对象除7个县(市、区)政府“一把手”担任的河长外,还包括市水利、环保、建设、港口、海事、长航公安等部门负责同志,对巡江中发现的个性问题,交由属地河长解决;对共性问题,交由相关部门推进专项整治。

  全国最大的硫磺码头整治退出了,203家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全部“关停并转迁”,数万平方米的违章建筑全部拆除,居民小区重新规划建设,干流岸线上93个利用不合理的项目全部清理整治,2264个入江入河排污口溯源整改,打击非法采砂工作得到严格落实,生态恢复、江豚再现、银海鸥群飞……

  “总听奶奶说长江过去有多美,我希望等我的孩子长大时,长江生态全面恢复,他们能够看到奶奶记忆中的美丽长江”,这是启东市17岁民间护河员张宸瑜的愿望,他的妈妈石培贤、奶奶吴亚玉都是长江净滩员,在江苏第一缕阳光升起的地方细细巡查自己的2公里“防线”。“在长江南通段全面禁止生产型捕捞后,那段时间,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找到那些遗弃在浅水处的渔网,清出江滩。”

  南通的四级河长,市县级河长重推动,乡镇级河长重落实,村居级河长重巡查,星罗棋布,守护江海,全市所有河道河长全链接、全覆盖。5年来,南通113个河长办、6733名河长、22256位民间志愿者,在深化河长制、建设现代水网的崭新征程上展现担当、创造辉煌。

  分类施策 系统治理

  治水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各条战线。南通变过去“九龙治水”为“一个拳头出击”,有机整合“河长制”与“断面长制”,将市、县两级河长和断面长调整为同一位党政领导。工信、生态环境、住建、市政、水利、农业农村等部门专门组成联合工作组。在全市重点河段、重要支流增设259个监测断面,逐月调度水质结果、变化趋势,强化入河污染源管控减排,推动河道水质改善。

  濠河及周边45公里主要河道的治理,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在河长制的助力下,全面开启“控源截污、自然活水、自然净化、自然修复”即“一控三自然”的治水新实践。提升通吕运河水位势能,清淤及加固城山河,拓扑倒流疏通“断头河”,咽喉处提升文峰坝闸“一闸两控管三河”……

  通过不到8个月的苦干实干,南通城的“翡翠项链”——濠河,展现出全新的活力。濠河周边44条断头河全部贯通,45平方公里河网实现“全面、持续、按需、两利、高效、连片”,16条城市黑臭水体全面消除,44座涵闸站实现联调联动智慧管控,主要河道达到了Ⅲ类水标准。2019年年底,中心城区的成功模式又拓展到新城片区、五山片区、中创区,治理面积达66平方公里。2021年底,南通已累计完成城区200平方公里区域的治理任务。4年来,《江海晚报》、“南通百通”等媒体,每周公布一次南通主城区100平方公里范围内55个监测断面、6个监测指标的监测结果。

  “濠河及周边主要河道水质基本维持在Ⅲ类,一江源水进城,满城活水入江,进出都是Ⅲ类水的愿景成为现实。”谈到这个,村级河长张军满是自豪。每次巡河,一路走下来差不多两千米,这样的巡河路,崇川区和平桥街道濠阳社区党委书记张军已经走了两年,每周走两次。19个排口有没有污水流出来就是他巡查的重点,只要发现异常,就上报相关部门,及时处理。“河长牵头,沟通上下级、联系职能部门、合力攻坚,发挥基层河长离得近、跑得勤、劝得住的优势,即时解决身边河的问题,让责任河成为荣耀河。”张军介绍。

  水岸联动 江河共美

  问题在水里,根子在岸上。治理江河必须延伸河长功能,以水岸联动实现江河共美。河道问题再复杂,河长总有办法破解,通过拆、封、建、转、清、活、美、管等一系列措施,各地的河道治理力度较河长制实施前有了大幅提升,疏浚整治农村河道3426条,新增农村生态河道3760条,整治农村黑臭河道3484条,河道水质、面貌大幅改善。

  “双桥村变干净了,也有我的一份功劳。”通州区川姜镇双桥村片区废旧资源回收从业者陈俊感慨万千。通州区川姜镇,是世界家纺产业集中区,企业众多、人员集聚,曾经双桥村垃圾收集和污水处理设施不健全,导致周边河道污染严重,群众意见大,治理难度高。基层河长数次登门话家常、聊发展,最终,陈俊夫妻俩率先签订清理承诺书并连夜加班清运,为环境治理带了个好头。垃圾“净”了,场地“平”了,沟塘“畅”了,如今走进川姜镇双桥村和三合口村,见不到乱堆的垃圾了,看不到乱排的污水了。

  岸上的功夫下到位,水里的症结就迎刃而解了。

  “小时候我们经常在高店河里游泳,看着河水越来越清澈,我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说这话的是唐闸镇街道高店社区村级河长秦菊香,也是总网格长,巡河成了她每天惦记的事。社区还通过网格化服务平台发挥网格员“顺风耳”“千里眼”的作用,既厘清权责又形成合力,集中力量抓问题整改、攻治理难点,助力基层治理再优化升级。唐闸镇街道为了让百姓共享治水成果,还充分听取民意,在河岸打造水韵小游园,方便居民驻足小憩。

  “每天傍晚,我都喜欢在游园内走走,呼吸新鲜空气,欣赏河边的绿草红花,遇上熟识的人就聊两句,感觉日子过得很惬意。”家住唐闸怡乐网格的赵女士切身感受河长制带来的幸福感。

  在江苏省河长办发布的《全省河湖长制工作调查报告》上,南通河长制的工作满意度位列全省第一。但这还不够。推进智慧河湖建设,南通建成中心城区水利智慧管控系统,河湖管理基础数据的信息化管理,纳入全国河长制管理信息系统。卫星遥感、无人机、无人船、视频监控、移动端App等技术全面应用,河湖水域、岸线动态监控基本建立,融合、共享、便民、安全的“互联网+”监管模式,畅通了群众河长参与河湖保护的渠道。

  立足长效 “多方护河”

  “三分建、七分管”,南通在贯彻落实河长制“六项制度”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实际进行创新。如采用“自上而下点对点”“自下而上面对面”的督察方式,直接深入河道现场、企业镇村,发现问题不留情面揭短亮丑;颁布《南通市水利工程管理条例》,制定《南通市水环境区域生态补偿暂行办法》;健全宣传引导机制,通过“总河长话治水”“河长制进校园”“最美民间河长评比”等系列活动,营造社会共治氛围。

  在南通,河长制+大数据,实现长效管护实时化、智能化,政府主导+市场机制,推动长效管护的专业化。如今南通一二级及通航三级河道均已全面实现市场化运作机械化保洁,即使在近两年水葫芦严重泛滥的情况下,全市骨干河道始终保持了水清面洁。

  为巩固治理成效,南通还积极探索“河长制+”工作新模式。其中,四级河长+民间河长,形成长效管护网格化。各地党员河长、乡贤河长、“河小青”等成为党政河长的重要补充,他们发挥住得近、关系亲、巡得勤、说得听、劝得进的优势,已成为管河护水的重要力量。

  “本人现代表全家郑重承诺:不向河道排放污水、倾倒垃圾;不在河道上乱搭乱建、乱堆乱抛、乱占乱采;不破坏河道两岸树木、花草和绿地……”这是如皋市城北街道平园池村的一份管河护河承诺书,112名村民在上面签了自己的名字。作为南通市治水长效化管护试点地区,如皋市因地制宜探索农村河道长效管护机制,全面推行“自己的河道自己管护”,突出群众的主体地位,让农村河道管护逐步实现了从“群众看”到“群众干”、从“管不住”到“管到位”的可喜转变。

  乡村的河道面貌,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一环,更是事关乡村振兴的生态底色。去年10月28日,市总河长率队赴如皋市调研,在实地察看长江镇田王村分散农户生活污水治理、河道整治现场时指出,分散农户生活污水治理是今年重要的为民办实事项目,要与全市区域治水一体推进,要健全完善长效管理机制,加强整村推进,确保把实事办出实效、办到群众心坎上;要按照全市区域治水的总体安排,系统梳理水系,强化控源截污,确保国考、省考断面水质达标。

  以上率下 共建共享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南通河长制“顶天立地”,既有顶层设计,又能精细入微。市委、市政府始终把全面推行河长制作为落实生态环保责任、建设美丽南通的责任担当和务实举措,强化组织领导,强力加以推进。将河长制工作列入每月书记会议及市长办公会议议题,市委常委、副市长分别担任市管骨干河道的河长,主持审定“一河一策”和年度整治计划任务,并通过巡河调研、实地督察、召开联席会、推进会等方式,全面落实整治计划。

  在河道治理与保护中,各级河长超前谋划,靠前指挥。党政领导担任河长,他们是示范引导员,监督观察员,也是宣传解说员。专业带民间、年长带年幼,一大批民间治水达人纷纷加入,党员河长、企业家河长、“银发河长”应运而生。

  海门区退休老人张建伟,是一位有着24年党龄的河长,他自称是河道的义务保洁员。每天早晚,他都会坚持打捞圩角河中的垃圾。5年时间,从一个人、一副捞网、一条河道开始,吸引了上千人加入爱河护河的行列。他说:“圩角河就是我的母亲河,哪有孩子不呵护自己母亲的呢?”

  2008年北京奥运火炬手陈进,是海安市大公镇的一位民间河长。每次他上场比赛,都会全程穿着印有“海安河长”字样的马甲,并利用赛前赛后时间,向其他选手和观众介绍治河护河体验。他说,参加比赛的同时,我希望能让全世界的人都看看我们中国农民、海安民间河长的精神风貌。

  5年来,来自全市科教文卫、工商企业等社会各界的民间志愿者加盟河长。他们不断推进千年水文脉保护传承,接续讲好新时代治水爱水护水故事。去年5月,江苏在全国率先启动省级水利遗产认定,南通八处上榜,有抵御海水内倾,绵延数百里、终年蛰卧苍凉海边的范公堤,有建于明嘉靖三十三年,在如皋城运输、排涝等方面发挥过巨大作用的如皋城东水关,有凝结着中荷人民科学治水智慧结晶的挡潮墙、江岸水楗,还有仍在服务南通经济社会发展的九圩港闸等等。

  社会多元主体共谋、共建、共享幸福河湖格局初成。美丽可品、幸福可感、历史可读、安宁可依,万名河长,正让河湖空间成为老百姓感受“绿水青山”、走进“生态文明”的好去处。

  现代水网 同向未来

  区域治水是南通水利现代化的里程碑,先后写入2020年、2021年市委1号文件。

  江河联动增势能,内河连通提效能,利用历史形成的水利分区和水位落差,2018年以来,中心城区构建“西引东排、北引南排”的活水畅流格局,主要河道连成一张覆盖全城的巨大水网,夯实水体流动基础,并总结提炼出了“系统化思维、片区化治理、精准化调度、长效化管护”的南通区域治水“四化”新理念。2020年初,市委市政府决定将中心城区治水的成功经验向全市域推广,两年来,启东试点、一区试运行实现了良好开局,14个小片区先试先行,建设10座沿江沿海引排水工程,疏浚河道530km,贯通河道500处,新建改造高低水系控制建筑物250余座,新建各类控导工程130余座,1500平方公里先行区基本实现了活水畅流。

  “文池片区河里捞出来的鱼再没了土腥味,老百姓说,活水养好鱼呢。”如皋白蒲邓杨村的党支部书记许鹏程感慨,“文池片区是典型的高沙土地区,内河底比外河的水面还要高,老百姓要保水呀,打了十几条坝。区域治水打通梗阻,引入外河水源,常态实现畅流活水,这是生态河给的幸福。”

  河长制只有升级版,没有终结版。2021年6月,市委书记、市长双总河长发布《关于深入推进区域治水 加快建设高质量南通水网的动员令》。市第十三次党代会要求深化河长制,实施全市区域治水工程,打造南通干净的河、流动的河、美丽的河。

  南通现代水网的新征程从此开启。这是一个以沿江沿海重要闸站和骨干河道为“纲”,以各个治水片区为“目”,以高低水系控制建筑物(含控导工程)为“结”,构建集水安全保障、水资源配置、水环境保护、水生态修复为一体,全域一网、城乡一体、系统完备、安全可靠,调控有序、自然活水,智慧高效、生态美丽的江海平原现代水网。

  “以河长制为统领,一张安全的、干净的、流动的、美丽的、智慧的、有文化的现代水网,正在江海大地铺展延伸。”市水利局局长吴晓春如是说。

标签:
责编:张红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