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南通 > 要闻 > 正文
打造国内首个全生命周期数字化智慧型海上风电场,“北斗+”发力如东
2020/08/29 20:14  南通发布  

  近日,在离岸44公里的如东竹根沙东侧海域,随着1号机位顺利沉桩至设计标高,鲁能新能源如东H14#海上风电场50根单桩基础施工全部完工,国内首个全生命周期数字化智慧型海上风电场全面进入风机吊装阶段,向全场年底前并网阔步迈进。投运后,预计年上网电量为5.6亿千瓦时。

  鲁能新能源如东H14#海上风电场总投资约35亿元,规划布置50台4兆瓦风电机组,总装机容量200兆瓦,同时配套建设1座220千伏海上升压站、35千伏场内集电线路、220千伏送出海缆和1座陆上集控中心。该项目自2019年6月20日开工以来,先后完成陆上集控中心、海缆、海上升压站和陆上通道四大工程,此次风机桩基工程的圆满完成,为下阶段风机安装顺利进行奠定了坚实基础。

  “鲁能如东海上风电场是国内首个全生命周期数字化智慧型的海上风电场,它的并网发电,将是如东海上风电开发建设向高质量、智慧化迈进的重要标志。”海上风电场场长裴波告诉记者,近日,该风电场智能化管理平台正式上线运行。

  由鲁能集团与华东院联合打造的海上风电场智能化管理平台,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先进通信技术,实现了海上风电场各个环节业务融通,具体功能覆盖海上风电场建设、运维的全生命周期,涵盖安全管控、建设管理、运维决策、一体化监控等板块,实现海上风电场人员、船只、进度、物资等可视化管理;搭建三维数字化风场模型,为参建各方BIM模型的建立与完善提供技术支持,实时监控海上风电场所在海域的强天气过程,预报未来7天风电场近海面气象要素,同时,还具有落水预警、危险区违规进入告警等功能。

  海上风电行业国内首个“超视距”微波通讯系统,首个基于北斗定位的人员跟踪和落水辅助救援系统,首个以信息融通为特征的数字化移交系统,首个基于BIM技术的数字孪生海上风电场……值得一提的是,该平台创造了多个国内“第一”,它的成功应用,对于推动国内海上风电行业数字化、智慧化快速发展具有示范作用。

标签:
责编:顾志铭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