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南通 > 要闻 > 正文
最强地图编辑器!南通造“大国重器”正式“毕业”
2020/08/09 21:01  南通发布官微  

  最能“吹”的大国重器?“最强地图编辑器”?没错,今天的主角就是它!

  吹填造陆的能手——我国首艘自主研发,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挖掘系统亚洲最强,泥泵远程输送能力世界第一的重型自航绞吸挖泥船天鲲号。

  8月6日,“天鲲号”顺利完成连云港港赣榆港区10万吨级航道延伸段工程南部吹填造陆任务,比计划工期提前一个月。

  该工程的完工,使“天鲲号”最重要的性能指标——超长排距输送能力得到检验,至此“天鲲号”的挖掘系统、输送系统等主要性能全部通过实战检验,均超过设计标准,正式毕业!

  作为我国首艘从设计到建造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型自航绞吸式挖泥船,“天鲲号”远程输送能力世界第一,其泥泵电机总功率17000千瓦,最大设计排距15公里。

  “天鲲号”在连云港赣榆航道工程施工期间,克服该地区超远距离输送粘土球混合姜结石水力阻力大、易堵管等困难,完成了7.2公里超长距离输送的疏浚施工任务。将输送粘土球混合姜结石工况的排压换算成标准土质细粉砂的输送能力,排距将超过15公里设计标准。

  自下水以来,“天鲲号”各项性能都已得到实战检验

  2018年6月12日,“天鲲号”完成试航,船舶的动力系统和推进系统等设备经受住了海洋环境的考验。

  2018年11月12日,“天鲲号”自动挖泥系统调试成功,开启了我国无人操控全自动挖泥的新时代。

  2019年3月12日,“天鲲号”正式投产,承担“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工程建设任务。

  海外施工期间,“天鲲号”成功“啃”下硬度高达70兆帕的岩石,挖掘系统性能发挥远超设计标准,且全船电力系统、推进系统、钢桩台车系统、智能集成控制系统等均经受住了实战检验。

  如今,“天鲲号”主要性能指标皆得到实战检验,该船正式具备了在国际疏浚市场的高端竞争力,成为我国建设海洋强国、共建“一带一路”名副其实的国之重器。

  “天鲲号”全解读

  “天鲲号”是我国首艘自主研发、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一款绿色环保、高效智能的6600千瓦绞刀功率重型自航绞吸挖泥船。该船由中交集团所属中交天航局投资并联合相关产学研单位设计建造,2019年3月12日正式投产。

  “天鲲号”船长140米,型宽27.8米,型深9米,设计吃水6.5米,挖深范围6.5-35米,总装机功率25843千瓦,设计每小时挖泥6000立方米,绞刀额定功率6600千瓦,设计航速12节。

  一图读懂“天鲲号”

  请将手机横过来看▼

  “天鲲号”融合了当前世界最新科技,是国家工信部立项的科研项目,为双桨、双转动导流管、全电力驱动的自航绞吸挖泥船,全船布置、柔性钢桩台车系统等技术国际先进,三缆定位系统、航行视线问题解决等技术国际领先。

  “天鲲号”装备了亚洲最强大的挖掘系统、最大功率的输送系统,配置通用、黏土、挖岩及重型挖岩4种不同类型的绞刀,不仅可以疏浚黏土、密实砂质土、砾石、珊瑚礁,还可以开挖单侧抗压强度50兆帕以内的中弱风化岩石。泥泵输送功率达到17000千瓦,为目前世界上最高功率配置,最大排泥距离15000米,泥泵远程输送能力居世界首位。

  “天鲲号”装配了当前国际最先进的自动控制系统,并具有全球无限航区的航行能力和装驳功能,可实现自动挖泥、监控及无人操控,将极大提高作业效率,适用于沿海及深远海港口航道疏浚等工程。

  “天鲲号”是中交天航局继成功建造“天鲸号”后的又一疏浚利器,代表中国疏浚史上高新技术与重型装备制造高度融合的里程碑。

  那么,如此优秀的它究竟和南通有多少渊源呢?请看——

  出生地

  “天鲲号”是“天鲸号”系列装备中的最新成员,全称为6600KW绞刀功率重型自航绞吸挖泥船“天鲲号”,由上海振华重工启东海洋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建造,是国内首艘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型自航绞吸船,挖泥能力亚洲排行第一,多项制造工艺填补国内空白,技术先进性和结构复杂程度在世界同类船舶中位居前列。它入选了“全球十大名船”,与国产大飞机、航母等并列“央企十大国之重器”。

  上海振华重工启东海洋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是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大型控股子公司。公司以特种海洋工程船舶、各类海上平台等海工装备船舶的设计、建造为主,兼顾普通类散杂货船、多用途船等船舶类型的设计建造,并已积累了丰富的工程业绩。

  上海振华重工启东海洋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位于江苏省启东市寅阳镇船舶工业园,拥有80万平方米的海洋装备制造厂区和全套世界先进机械加工设备,和大量在国内外多家一流船厂工作经验的生产、设计及项目管理人才,具备建造各吨位级干散货船、特种船舶、海上平台的经验及能力。

  2016年年初,天鲲号开工建造。2017年11月3日上午,中国自主设计并建造的亚洲最大、最先进的绞吸挖泥船“天鲲号”在江苏启东成功下水。

  “天鲲号”除了智能化的国际领先优势,它适应恶劣海况的能力全球最强,输送能力世界第一,挖掘深度亚洲第一,挖掘系统能力居世界前列,真正实现了中国在该领域的“扬眉吐气”。

  建设者

  袁晶,男,1979年8月出生,满族,中共党员,高级工程师。现任上海振华海洋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执行总经理,上海振华重工启东海洋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党支部书记。

  袁晶(图中)

  袁晶说:“天鲲号”绞吸船是国家工信部重点项目,我们要把这个产品当成自己的孩子,发现有什么问题,只要我们全力去解决,就一定要做到最好。

  袁晶始终把质量当成企业生命线,“天鲲号”的质量控制近乎严苛,一丝一毫都不马虎。当时,桥架龙门架起升滑轮运行时,发现起升钢丝绳和起升滑轮之间存在3.4°的夹角,尽管符合5°之内的国家标准,但可能对后期的使用埋下安全隐患,得知情况后他立即组织行业专家召开技术评审会议,决定参照欧洲标准1.5°对钢丝绳夹角进行修改。修改过程是艰难曲折的,但最终控制在1°之内,超出世界标准,彻底排除了钢丝绳后期使用中的风险。

  “天鲲号”被誉为大国重器,亮相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参与“天鲲号”建造,袁晶也收益颇多,他参与“天鲲号”项目新工艺推广应用,推广应用的“天鲲号”大型绞吸船建造工艺研究获振华重工“工艺创新特等奖”,企业获得2018年度南通市工人先锋号、2018年度振华重工优秀项目集体等荣誉称号。

  试航船长

  出生于通州四安镇的周永峰从小就有一个海洋梦。周永峰告诉记者,有一次他去上海,看到黄浦江上船来船往,觉得穿着制服的船长特别威风。他下决心长大后也要当船长。

  2006年,他跑船生涯的第11个年头,他终于实现了儿时的梦想——成为一名船长。

  大量的实战积累,以及冷静果敢的性格,让周永峰不仅成为了船长,还是一名非常优秀的船长:在亚洲最大的重型自航绞吸船“天鲲号”、中国国内综合性能最先进的科考船“科学号”、代表我国乃至世界海洋工程装备制造的最高水平“海洋石油691”深水三用工作船等大国重器的首次海试任务中担任船长。

  “‘科学号’没有船舵,靠的是船尾两个360度全回转的螺旋桨提供动力和方向,很多船长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往往无法胜任。”周永峰说,幸亏此前他曾经驾驶过没有船舵的海工船,积累了这方面的操纵经验。

  “科学号”试航期间,周永峰背负着重重压力,在一周内圆满完成了船体性能试验、动力试验、操纵性能试验等,向祖国航海事业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2018年6月8日下午4时许,“天鲲号”驶离启东的船厂码头,前往浙江花鸟山海域,开启首次海试之旅。

  在这趟世界瞩目的试航任务中,周永峰担任了船长,并赢得了央视、新华社、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聚焦。

  “‘天鲲号’被誉为‘造岛巨兽’,几天就能造出一个岛,还能实现无人操控挖煤,是真正的大国重器。”周永峰说,能够担任试航船长,他在倍感压力的同时,更多的体验是一份光荣和责任。

  他说,由于“天鲲号”吃水比较大,进出港口离靠码头比较困难,同时要密切关注航道水深的变化。4天的试航经由长江口北角开往浙江花鸟山海域,而长江北支水道水深变化十分复杂,给试航带来了重重困难。“当时船上有船东、船检、船厂调试人员、设备服务商等100多人,加上这条船光造价就达4亿,我必须全神贯注,分秒都不能松懈!”由于事前制定了完备的试航计划,试航十分成功,周永峰英俊的面孔和坚毅的表情也被央视科教频道《中国建设者》栏目“捕捉”并放大,赢得了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喝彩。

  同样优秀的挖泥船“兄弟”

  海上大型绞吸疏浚装备俗称挖泥船,它能疏浚航道、吹填造陆、建造码头,是科技含量非常高的“造岛神器”。从“天狮”号到“天鲸号”,直到如今被誉为“造岛神器”的“天鲲号”和“新海旭”号。望中国疏浚产业的国产化之路,每一艘启航的船都见证着中国疏浚行业的前进轨迹。

  作为“天鲲号”的优秀挖泥船“兄弟”,“新海旭”号是被国家点名称赞的哦!

  2020年1月10日,在京召开的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传出喜讯:由上海交通大学牵头,我市的江苏海新船务重工有限公司、江苏海宏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共同参与完成的“海上大型绞吸疏浚装备的自主研发与产业化”项目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

  获奖项目中的“新海旭”绞吸挖泥船,由上海交大领衔设计、江苏海宏公司投资、海新重工建造,是目前世界上疏浚能力最强的非自航绞吸疏浚装备,其标准疏浚能力达到每小时6500立方米,具有定得稳、挖得快、排得远等优势,是绞吸疏浚装备自主研发制造中一个新的里程碑。

  “新海旭”从开始设计到建成历经26个月,其绞刀、钢桩台车、泥泵、疏浚监控等核心技术均由我国自主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标志我国已经形成了大型绞吸挖泥船设计、制造和使用的完整技术体系,并形成了我国大型绞吸挖泥船的总装建设和配套设备建造的完整产业链。

  去年4月,“新海旭”从位于海门开发区的海新重工码头启航,赴沙特阿拉伯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标签:
责编:顾志铭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