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南京 > 要闻 > 正文
对联的美学原则奠基于南京?听程章灿教授讲《对联与南京》
2022/10/28 22:15  新华报业网  

  南京是有故事的城市,对联是有故事的文艺形式。两相碰撞,会是怎样的结果?10月27日晚,南京大学校友终身学习辅助计划第24讲《对联与南京》在南京大学“暾学堂”开讲。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程章灿通过对对联艺术的历史溯源,确认南京悠久深厚的对联文学传统,并选取了若干南京名联进行赏析。

  对联的起源有三种说法

  程章灿教授认为,目前关于对联的起源最主要有三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是起源于后蜀。五代十国时期,后蜀政权的皇帝孟昶,有一年春节亲自写了一副对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大意是:新年享受着先代的遗泽,佳节预示着春意常在。上下联各5个字,这副对联经常被人们认为是中国最早的一副对联。后来还有巧合的故事:孟昶率后蜀臣民投降北宋后,宋朝派到成都做太守的官员,名字就叫吕余庆。更巧的是,宋太祖把自己的生日规定为一个节日,节日的名称叫做长春节。正好对应着孟昶所写的两句话,所以这句话也被后人称为后蜀的亡国之兆。

  中华门城墙上面的春联。邵丹 摄

  这个故事还有另外一个版本:这个对联不是孟昶写的,而是孟昶的儿子写的。当时成都有风俗,过年的时候在门口贴两块木板,叫做桃符,是为了驱邪避害。这个桃符上面也会贴一些文字,就是春联,但通常文字不太讲究,后蜀的太子不满意,亲自写了一副对联:“天垂余庆,地接长春”。每句只有4个字,但和孟昶写的意思差不多。

  第二种说法是起源于唐朝。谭蝉雪先生在《文史知识》1991年第四期上撰文指出,中国最早的楹联出现在唐代,出自敦煌遗书:

  岁日:三阳始布,四秩初开。

  福庆初新,寿禄延长。

  又:三阳回始,四序来祥。

  福延新日,庆寿无疆。

  “这几幅对联有什么共同特点?都是四言。还有一个特点,都是说吉祥好话,这跟我们今天春联特点是一样的。”程章灿表示,在敦煌遗书中不仅有四言对联,也有一些五言对联,也都是一些吉祥话。

  第三种说法说起源于六朝。清人谭嗣同在《石菊隐庐笔记》提出,六朝时期的梁代,著名文人刘孝绰在京城建康(今南京市)做官,因为厌恶官场倾轧而辞职。刘孝绰在家门上题写“闭门罢庆吊,高卧谢公卿”,以明心志,他的妹妹刘令娴又续题“落花扫仍合,丛兰摘复生”,立意也很明确,是在替兄长罢官鸣不平,也在为兄长的复出鼓劲加油。佳联一出,世人争相模仿,一时竟成为当时的潮流风尚,刘孝绰还被称为“楹联第一人”。

  对联的美学原则奠基于南京

  程教授还讲了一段曹景宗的故事。六朝梁天监五年,大将曹景宗率部击败魏军。梁武帝宴饮群臣,庆祝胜利,命令沈约等文臣赋诗联句。曹景宗酒酣耳热,有些喝大了,也叫嚷着要参加。梁武帝知道他会打仗,但没有听过会文学,不想让他出乖露丑,没给他分派诗韵。曹景宗很不乐意,再三请求。梁武帝于是不再劝,但手头上的诗韵差不多已经分完,只剩下“竞”“病”两字,就分给了他。曹景宗信口吟出了四句:“去时女儿悲,归来笳鼓竞。借问行路人,何如霍去病。”梁武帝激赏再三,特命史官记入国史。

  程教授表示,“严格说来,曹景宗所作的四句诗以及刘孝绰兄妹所作的连句虽有对偶,并不能称为对联,只是和对联这种文学形式相似。如果从美学原则来讲,对联是奠基于六朝古都南京的。第一条原则是讲究平仄。

  六朝齐梁时期,沈约、周颙等人经常聚在一起研究汉语的声韵问题,他们发现了汉语的四声,并尝试在文学创作中讲求声调搭配,使作品给人更多音声之美。沈约写了专著《四声谱》,一开始,这种方法很少有人能掌握。梁武帝有次请教另一个音韵学家周舍:“何谓四声?”周舍应声回答:“天子圣哲是也。”字面意思是夸赞梁武帝,但这四字,“天”为平声,“子”为上声,“圣”为去声,“哲”为入声,很巧妙地回答了梁武帝的问题。

  “六朝文学对声律的研究和探讨,是对联美学原则奠定的第一个基础。”程教授说。

  第二个基础是六朝人喜欢对偶。大画家顾恺之有一次从会稽(今浙江绍兴)回来,有人问他风景如何,他脱口而出:“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茏其上,若云兴霞蔚。”六朝人在讲话时、写文章时,非常喜欢用对偶句,而且非常喜欢把对偶句专门拎出来欣赏,这就是摘句欣赏的传统。对联能够成为独立的文艺形式,与这一美学原则也有关系。

  六朝文学重视对偶、重视骈俪的传统,直接构成了对联美学的第三个基础:诗文走上声律化、对偶化的道路,六朝唐宋以来的骈文诗词以至后来明清时期的八股文,都是采取这种形式。

  既然对联的美学基础奠基于六朝古都南京,那么可以说,对联是“六朝文学之子”,也可以说,这是南京作为文学之都,对中国文学非常重要的一个贡献。

  南京文人有写对联的传统

  从六朝起到唐宋元明清,每一个时代都能看到南京特别深厚的对联文学传统。唐宋时代盛行的律诗,中间两联都是对偶的,李白写南京的诗句“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完全可以作为一个名胜对联来使用。王安石晚年住在南京的半山园,写了很多东郊风景的诗句,包括“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这样很好的对偶句子。

  严格来说,李白、王安石的这几句并不能算是对联,程教授讲了几个对联的故事。

  刘攽是北宋的史学家,在政见上与王安石有分歧,对王安石的变法新政有不同的看法,为王安石所不喜。一次王安石有意为难他,出了一句“三代夏商周”请刘攽作对,这句看似简单,却蕴含深意,前面的“三”字使得对句必须是数字,但不能是“三”,而后面又必须嵌入三个字,这就很有难度了。没想到刘攽稍一思量,张口就来:“四诗风雅颂”。王安石听罢无话可说,因为《诗经》“风雅颂”中的雅,又分为大雅、小雅,故“风雅颂”又通称“四诗”。

  当然这个故事还有另一个版本,与苏东坡有关。传说苏东坡曾出使辽国,辽国听说来了大名鼎鼎的苏大学士,出了精心准备的下联:“三光日月星”,想要以此联难倒苏东坡,进而羞辱大宋。苏轼看透了他们的心事,张口便对“四诗风雅颂”,大获全胜。

  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后,非常喜欢热闹的场面,认为这预示着老百姓生活越来越好。明朝第一个春节很快就到了,除夕前朱元璋颁下御旨,要求南京城公卿士庶门上须贴上用红纸写的春联一幅。朱元璋微服私访,看到很多写得不错的对联,心里很是高兴。但没走多远,看到有一家没有在门上贴对联,朱元璋很是生气,就让随从去问清楚情况。侍从回来后告诉朱元璋说:“这家从事杀猪,大字不识一个,再加上过年特别忙,还没有来得及请人帮写。”朱元璋听后,马上命人去拿来笔墨,为屠户家书写了一副春联:“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这个故事当然是编的,但至少说明,明朝时南京人是多么地看重对联。

  《笠翁对韵》

  清代,著名文人李渔曾生活在南京,他创作了《笠翁对韵》,这是一本关于声律启蒙的蒙学读物。全书按韵编列,从单字对到双字对、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到十一字对,声韵协调,琅琅上口,从中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比如“一东”韵里有“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雷隐隐,雾蒙蒙。日下对天中。风高秋月白,雨霁晚霞红。牛女二星河左右,参商两曜斗西东。十月塞边,飒飒寒霜惊戍旅;三冬江上,漫漫朔雪冷渔翁。”

  南京的对联文学传统还表现在,民国时期中央大学金陵大学的一些教授也喜欢集句对联,比如黄侃、胡小石先生都曾经书写集六朝诗句而成的对联:“云鹤有奇翼,潜虬媚幽姿”。“云鹤有奇翼”出自东晋陶渊明的《连雨独饮》;“潜虬媚幽姿”出自谢灵运的《登池上楼》。受这些老师影响,毕业于金陵大学、后来执教南京大学的著名学者程千帆教授,也非常重视对联,曾在《程氏汉语文学通史》中设专章介绍对联。

  南京的风景名胜很多,每一个名胜都有一些精彩的对联,程教授还讲解了莫愁湖的几副对联,如“粉黛江山,留得半湖烟雨;王侯事业,都如一局棋枰”,“恨江上石头,抵不住迁流尘梦,柳枝何处,桃叶无踪,转羡他名将美人,燕息能留千古迹;问湖边月色,照过了多少年华,玉树歌余,金莲舞后,收拾这残山剩水,莺花犹是六朝春”,“说什么英雄自古迄今,这一个湖名偏属儿女;幸留得我辈探幽选胜,看六朝山色来上楼台”等。

  集市上的春联。柴军委 摄 视觉江苏网供图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杨民仆

标签:
责编:郑亚群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