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南京 > 要闻 > 正文
南京首个区级“减负清单”来了!他们这么做……
2021/09/11 21:53  新华报业网  

  交汇点讯 下周一,南京小学、幼儿园学生将迎来新学期。在“双减”政策下,南京不少小学的新学期课程设置将有所调整。

  开学前,南京江北新区教育和社会保障局发布了《南京江北新区中小学教师减负清单20条》(简称《教师减负清单》)《南京江北新区中小学生减负清单20条》(简称《学生减负清单》)。

  科学“减负”,合理“增值”

  “双减”政策下如何有效给学生减负?江北新区提出了“五减五增”20条清单,指导学校和家长给孩子“科学”减负。

  减少作业负担、减轻考试负担、减少补习负担、减轻手机依赖、破除唯分数论,这是《学生减负清单》里的五个“减”,围绕这五个方面,江北新区逐条细化,为学校和家长提供了条目式的科学减负“脚手架”。例如,在“减少作业负担”中,江北新区提出各中小学要控制作业总量、优化作业管理、实施课后服务,家长要督促学生回家后主动完成学校作业,不额外布置其他家庭作业,引导学生参加家务劳动、亲子活动等,丰富学生课余生活。

  值得注意的是,江北新区这份《学生减负清单》中还出现了五个“增”:增加优质睡眠、增加锻炼时间、增加课外阅读、增加综合实践、增强全面发展。据了解,江北新区努力引导学校、教师、家长等多方形成合力,让学生提升自主管理、审美素养等能力,增加劳动体验、社会实践等活动,在“减负”的同时“增效”,让新区学子轻装上阵、行稳致远。

  试行弹性上下班制,减少非必要负担

  与《学生减负清单》同步出台的,还有江北新区《教师减负清单》。“我们希望通过两个减负清单的发布,确保在‘双减’背景下,既关注学生成长,又兼顾教师发展。只有师生同步减负、同步增效,才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促进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江北新区教育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周桂松说道。

  据了解,目前,中小学教师还存在负担较重的问题,例如各种督查检查评比考核等事项名目多、频率高;各类调研、统计、信息采集等活动交叉重复;各种向学校和教师摊派的非教育教学任务过多、过重。这极大地干扰了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给教师增加了额外负担。为缓解上述问题,江北新区从严控发文会议、精简报表填写、清理督察事项、规范调研工作、优化考核方法、试行弹性上下班制等方面提出了20条清单,层层传导,责任到岗,旨在实质性减少学校和教师非必要的负担。把宁静还给学校,把时间还给教师。

  具体内容有哪些,一起来看吧!

  【中小学教师减负清单】

  1.严格管控发文会议。加强统筹管理,精简各类文件、会议,教育和社会保障局对发文数量实行年度目标管理,严格控制发文规格和范围,强化文件合并和统筹。严格管控会议层级、规模和参会范围,改进会议形式,推行视频会、现场会和“多会合一”。

  2.精简各类报表填写。严格规范涉及中小学教师的有关报表填写工作,根据需要统筹安排各类报表填报工作,精简填写内容和次数,不得一味要求学校和教师填表格报材料,杜绝重复上报各种数据及多头填写表格现象,切实做到让信息多跑路、让教师少跑腿。

  3.清理督查检查事项。教育和社会保障局负责对现有涉及中小学校和教师的督查、检查等事项进行一次集中清理,严格控制总量和频次;要对各类校园创建活动严格审核把关,能合并的尽量合并,能取消的坚决取消。经过清理,确保对中小学校和教师的督查检查等事项在现有基础上减少50%以上,清理后保留的事项实行清单管理。

  4.规范统计调研工作。严格落实《教育统计管理规定》有关要求,规范中小学校教育统计工作。针对中小学教师开展的调研活动,须经教育和社会保障局同意并部署,坚决避免不同部门多头和重复调研。

  5.缩减“进校园”活动。建立各类教育“进校园”活动清单制度和审核备案制度。未列入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及新区教育和社会保障局“进校园”活动清单、未经教育和社会保障局审核备案的“进校园”活动一律不得开展。原则上,每所学校每学期组织参加的进校园活动不得超过3项。

  6.减轻社会事务负担。未经教育和社会保障局批准,不得安排中小学教师到与教育教学无关的场所从事相关社会事务,不得安排教师上街执勤或做其它与教师职责无关的工作,不得影响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如遇特殊时期、紧急情况,须经新区管委会审批同意后,方可安排教师承担突发性社会事务。

  7.合理开展教育宣传。面向中小学生开展的禁毒、防艾、扫黑除恶、防灾减灾等教育宣传活动,需由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及新区教育和社会保障局整体规划、分类指导、统筹安排,要根据中小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需要,科学实施。如中小学课程已有类似内容,可根据实际需要合理融入学校日常教育教学活动,避免重复安排。

  8.严禁强制参加活动。遵循“非必要不参加”的原则,鼓励学校和教师适度参与论文评比、案例征集等活动,严禁强制学校和教师参与各类征文、宣传稿件报送、演讲比赛、座谈研讨、征求意见、学习交流等活动。

  9.规范承接考务工作。统筹规范中小学校承接各种考试考务工作任务,未经教育和社会保障局审核备案,各校不得私自承接社会性考试考务工作;教育和保障局要合理分解考试承接和监考任务,避免相对集中安排在部分学校和部分教师群体。

  10.杜绝摊派无关事务。不得把与学校教育教学无关的拆迁、招商、庆典、维稳等事务强制摊派给中小学校,并向教师下达指令性任务,不得要求学校停课或借用校园场地设施和教室承办相关活动。

  11.恪守工作基本遵循。教育和社会保障局及其直属单位、学校不得盲目在上级要求的规定动作外,向教师层层加码、扩大范围、增加环节、延长时间,不得工作刚安排就开展督查考核。

  12.减轻教师“指尖”负担。不得强制或以与考核挂钩等方式要求教师安装与教育教学无关的APP、关注公众号以及参与点赞投票、人物评选、问卷调查、网络答题等活动。

  13.优化各类考核方法。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各类考核事项,推进表格一表化、电子化,减少不必要的台账资料,并严格按照考核要求和流程进行。不得简单以微信群、QQ群、政务APP等上传工作场景截图或录制视频等方式来代替实际工作评价。

  14.完善教师评价机制。健全和完善能够充分体现中小学教师岗位特征的评价机制,对教师进行科学考核评价,重点评价其教育教学方法、教书育人工作业绩和一线实践经历,坚决克服在各类考核评价过程中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杜绝与教书育人无关的考核评价,完善中小学教师职称职务评审机制。严格把握考核评价要突出立德树人的政策导向,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

  15.科学实施教师培训。统筹管理中小学教师各项培训活动,科学设计培训规划,合理安排每年教师培训任务。全面推进中小学教师教研和培训一体化工作,减少教师重复培训。创新教师培训方式,结合教师工作和生活实际,优化培训内容,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培训、菜单式选学、开放式培训等多种形式,提升培训的针对性、主动性和实效性。对于非教育教学方面的培训,各校要严格把关,除相关部门依法依规开展的培训外,不得强制要求教师参加。

  16.统整专业发展活动。教育发展中心要科学规范设计和高效实施教学视导、教研活动、技能展示、学术论坛、各类教学比赛等各级各类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活动,切实提高教师专业发展活动的针对性、实效性,坚决杜绝低效甚至无效的教师专业发展活动。

  17.合理分配教师工作。各校要建立健全现代中小学校制度体系,推进学校治理能力现代化,优化教育教学管理方式,深化教育评价和人事制度改革,营造教育教学良好环境,结合实际合理确定不同年级、学科、岗位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量标准,确保教师的时间和精力集中在教育教学的核心任务上。

  18.试行弹性上下班制。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统筹安排哺乳期教师、退休返聘教师等特殊人员以及承担晚自习、课后服务等工作的老师,试行“弹性上下班制”。

  19.严格教师编制管理。创新编制管理方式,杜绝挤占、挪用、截留编制和有编不补,严禁中小学教职工在编不在岗和“吃空饷”。

  20.营造尊师重教氛围。要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和宣传平台,加大宣传力度,大力倡导尊师重教,广泛宣传中小学教师教书育人、传道授业的神圣使命和典型事迹,引导有关部门和全社会进一步理解教育工作、关心中小学教师发展,共同营造良好的教育教学生态环境。实施“关爱教师”行动,注重减轻中小学教师心理负担,管控恶意针对学校、教师的负面舆情,在全社会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

  【中小学生减负清单】

  一、减少作业负担

  1.优化作业管理。各校要制定学校作业管理制度,加强对作业来源、设计、布置、批改、反馈、讲评、辅导等各环节的统筹管理,凡布置学生做的作业教师必须精选、先做、分层、全批,督促学生完成基础性作业,强化实践性作业,探索弹性作业和跨学科作业,不得布置惩罚性作业。

  2.控制作业总量。各校确保小学一二年级无书面家庭作业,小学其他年级每天书面作业完成时间平均不超过60分钟,初中不超过90分钟,周末、寒暑假、法定节假日也要控制书面作业时间总量。教师不得在家长群里布置作业,不得要求家长检查批改作业,不得要求家长通过打卡等方式提交文化课作业,不得将学生作业变成家长作业。

  3.实施课后服务。各校按要求为学生提供课后服务,合理安排作业辅导时间,指导学生提高作业完成效率与质量。

  4.丰富课余生活。家长要督促学生回家后主动完成学校布置的作业,不额外布置其他家庭作业,引导学生参加家务劳动、亲子活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

  二、增加优质睡眠

  5.规范作息时间。学校要统筹安排作息时间,小学、中学上课时间一般分别不早于8:20和8:00,不得要求学生提前到校参加统一的教育教学活动。学校合理安排课间休息和下午第一节课上课时间,保证学生有午休时间。学校指导家长和学生制定学生作息表,合理确定晚上就寝时间,小学生就寝时间一般不晚于21:20,初中生不晚于22:00,高中生不晚于23:00。

  6.提高睡眠质量。家长要积极营造温馨舒适的生活就寝环境,督促学生养成良好作息习惯,学生经努力到就寝时间仍未完成作业的,家长督促按时就寝不熬夜,确保充足睡眠,确保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每天睡眠时间分别达到10小时、9小时、8小时。教师要关注学生上课精神状态,对睡眠不足的,要及时提醒学生并与家长沟通。指导学生统筹用好回家后的时间,坚持劳逸结合、适度锻炼。

  三、减少补习负担

  7.规范校外培训。严禁超标超前培训,严禁非学科类培训机构从事学科类培训,严禁校外培训机构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组织学科类培训。线上培训每课时不超过30分钟,课程间隔不少于10分钟,培训结束时间不晚于21点。坚决压减学科类校外培训,对现有学科类培训机构重新审核登记,逐步大大压减,解决过多过滥问题。

  8.理性参加补习。家长要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实际情况,审慎决定是否参加校外培训,切勿过多选择额外培训课程和教辅资料,导致学生的课外负担过重,造成拔苗助长式的严重后果。

  四、增加锻炼时间

  9.确保校园运动。学校要充分利用晨跑、大课间活动、体育课、课外活动等时间,确保中小学生在校期间每天锻炼时间不少于1小时,其中大课间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30分钟;确保小学一至二年级体育课每周4课时,小学三至六年级和初中每周3课时,高中每周2课时,有条件的学校每天开设1节体育课,确保不以任何理由挤占体育与健康课程和学生校园体育活动。

  10.鼓励家庭锻炼。家长要科学认识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了解运动在增强体质、促进健康、预防肥胖与近视、锤炼意志、健全人格等方面对学生的重要作用;家长要统筹协调业余时间,在运动锻炼方面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陪伴,大力推广家庭体育锻炼活动,鼓励学生参加户外运动。

  五、减轻手机依赖

  11.加强手机管理。学校要加强课堂教学和作业管理,不得用手机布置作业或要求学生利用手机完成作业;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学生确有将手机带入校园需求的,须经学生家长同意、书面提出申请;进校后应将手机交由学校统一保管,禁止带入课堂。

  12.做好家庭引导。家长要履行教育职责,引导学生合理使用手机等电子产品,上健康网站,不沉迷网络游戏,规律学习生活,按时作息、不熬夜。

  六、增加课外阅读

  13. 丰富阅读活动。各校要丰富学生阅读内容,拓展阅读活动,规范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防止问题读物进入校园,充分发挥课外读物育人功能。进校园课外读物推荐目录要向学生家长公开,坚持自愿购买原则,禁止强制或变相强制学生购买课外读物,学校不得组织统一购买。

  14.推进家庭阅读。家长要在学生课外阅读中发挥积极作用,家长自身要意识到读书的重要性,给学生创造合适的读书环境,营造良好的家庭读书氛围,选择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书籍,保障学生每天有固定的阅读时间,帮助学生养成阅读的习惯。

  七、减轻考试负担

  15.规范考试行为。要把控出题质量,坚持以学定考,进一步提升命题质量,防止偏题、怪题、超课程标准的难题;要大幅压减考试次数,小学一二年级不进行纸笔考试,义务教育其他年级由学校每学期组织一次期末考试,初中年级从不同学科的实际出发,可适当安排一次期中考试。不得面向小学各年级和初中非毕业年级组织区域性或跨校际的考试;学校和班级不得组织周考、月考、单元考试等其他各类考试,也不得以测试、测验、限时练习、学情调研等各种名义变相组织考试。

  八、增加综合实践

  16.加强实践教育。学校要充分认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意义,确保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全面开设到位,切实加强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精心组织、整体设计和综合实施,不断提升课程实施水平;学校要切实保证综合实践活动时间,小学1-2年级,平均每周不少于1课时;小学3-6年级和初中,平均每周不少于2课时;高中执行课程方案相关要求,完成规定学分。

  17.丰富实践体验。家长要利用校外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实践基地等各种社会资源及丰富的自然资源,支持和陪伴学生积极参加参观访问、考察探究、社会服务、设计制作、职业体验等各种综合实践活动,帮助学生从个体生活、社会生活及与大自然的接触中获得丰富的实践经验,形成并逐步提升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具有价值体认、责任担当、问题解决、创意物化等方面的意识和能力。

  九、破除唯分数论

  18.改革学生评价。义务教育学校期中期末考试实行等级评价,探索开展学生各年级学习情况全过程评价、德智体美劳全要素评价。完善学生成长记录和综合素质评价,强化评价的激励、诊断与改进功能,淡化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

  19.严禁炒作成绩。考试结果不排名、不公布,以适当方式告知学生和家长,学校不得将考试结果在各类家长群传播,不得按考试结果给学生调整分班、排座位、“贴标签”,不得以任何方式在校内外公开发布,不得举行或变相举行过分强化应试教育的中考、高考“誓师大会”,不得发布或以家委会等名义发布中考、高考“喜报”,不得标榜或变相标榜“学霸”和中考、高考“状元”。

  十、增强全面发展

  20.促进全面发展。学校要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和健全人格为根本,以促进学生形成良好行为习惯为重点,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学校积极培养学生养成乐学、善学、勤学的意识和能力,促进学生习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各校深化“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提高体育教学质量,让每位学生掌握1-2项运动技能;各校开齐开足上好美育课,完善“艺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艺术审美体验+艺术专项特长”的教学模式,深化教学改革,广泛开展校园艺术活动,帮助每位学生学会1-2项艺术技能;各校落实中小学劳动教育课每周不少于1课时,开展每学年不少于7天的“劳动周”活动,推进学校劳动规范化、家庭劳动日常化、社会劳动多样化,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具有必备的劳动能力,培育积极的劳动精神,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葛灵丹

  整合 江北新区民生

标签:
责编:刘雨菲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