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南京 > 要闻 > 正文
南京观察荐读 |从12件大事看南京这一年
2020/12/14 08:31  交汇点新闻  

  新华日报·南京观察(第85期)

  【要闻】

  精彩试读>>>

  岁末收官,每个板块“一件大事”要交卷——从12件大事看南京这一年

  行至年终,又到岁末交卷时。

  在南京“创新名城 美丽古都”的最新版图上,特色鲜明、禀赋各异的12个发展板块竞合跃动,推动这座特大城市不断攀升。

  支持各板块每年办好“一件大事”,这是2019年南京市委市政府激发板块活力、推动全市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要决策,以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一子落而满盘活。

  翻阅这12件大事的年度答卷,可以窥见这座城的发展脉动。

  更多内容,请点击这里

  【聚焦】

  精彩试读>>>

  聚焦“建邺改革”系列报道之一——金融赋能,畅通企业“生命线”

  中小微科技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不畅问题怎么破解?金融机构“物理集聚”如何催发“化学反应”?金融集聚优势怎样转化为区域发展的现实优势?

  作为我省金融集聚度最高的地区之一,南京市建邺区深入贯彻省委“大力发展金融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决策部署,以创新的思路、改革的办法攻坚系列难题。

  创新推出“建邺高新进园保”系列金融产品,破解融资难题;布局产业基金群,撬动社会资本;打造基金集聚区,为锦绣建邺、创新名城建设浇灌金融活水……习近平总书记“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的重要论述,在建邺化作“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鲜活实践。

  更多内容,请点击这里

  【聚焦】

  精彩试读>>>

  高端要素集聚 资本市场潮涌——江宁药谷,创新“高原”起“高峰”

  11月28日,美丽天印湖畔,2020第二届南京江宁药谷高质量发展峰会成功举行,一批强链补链重大项目签约落户江宁高新区。

  一年前,依托江宁大学城科教资源,在南京生命科技小镇的基础上,江宁高新区举园区之力升级打造“江宁药谷”。

  一年来,园区生物医药产业版图强力刷新——高端项目蜂拥而至,服务平台接踵落地;药谷核心区建设快速推进,时序进度完成率100%;创新药企扎堆上市,专项支持政策真金白银;校地融合深入推进,“最强大脑”集聚一谷……“江宁药谷”推进力度之大、项目进展之速、发展质量之高,令人惊叹。

  生物医药产业被誉为“永不衰落的朝阳产业”。放眼长三角,东有上海张江,南有浙江杭州,省内苏州、无锡、泰州等地也先后出台专项规划,纷纷提出打造药谷、医药港、医药城的目标,生物医药产业竞争强手如林。年仅一岁的“江宁药谷”何以脱颖而出,又为何“初生牛犊不怕虎”?

  “站位创新名城核心区,打造地标性产业,构筑创新生态圈,让生物医药产业的‘朝阳’在这里喷薄而出,让‘江宁药谷’成为长三角乃至中国生物医药产业版图上的重要一极。”江宁高新区有关负责人说,将举园区之力,加速打造“江宁药谷”,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争当表率,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上争做示范,在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上走在前列。

  更多内容,请点击这里

  【纵深】

  精彩试读>>>

  向着“江苏第一、全国前三”AI产业地标进击——创新潮涌紫东,名城崛起“智谷”

  贯穿我国东西部、全长近5000公里的312国道,因一段15公里长的公路风景焕然一新:这里沿途两侧密布超300家人工智能科技企业、10余所大学、27家人工智能新研机构,成千上万研发人员和高学历人才在此工作学习,每年带动相关产业800多亿元……

  这就是G312南京栖霞段——以产业命名的智谷大道。近年来,创新潮涌紫金山东麓,这里已成为南京“产业集聚程度最高、科研创新力最强、营商环境最优”的AI产业基地。尤其是今年以来,重大项目频频签约,科创企业扎堆落户,中国(南京)智谷AI产业地标正不断拔高,向着“江苏第一、全国前三”目标迅猛进击。

  更多内容,请点击这里

  【纵深】

  精彩试读>>>

  新形势新阶段下,中心城区基层治理如何历久弥新——创新赋能,锻造新时代“鼓楼之治”

  在鼓楼区挹江门街道龙池庵小区的小广场,一处名为“挹事亭”的小亭子近来人气兴旺。茶余饭后,它是居民聊天的好去处。矛盾问题一出现,它化身“议事堂”,左邻右舍齐坐下,七嘴八舌“好商量”。

  小小“挹事亭”,折射鼓楼区基层治理从“面子”到“里子”的全方位创新。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的社区议事园制度,到2011年的“扁平化”模式,从2012年的《鼓楼模式》,到2015年创建“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再到去年挂牌“全国街道服务管理创新实验区”,创新,一直是鼓楼基层治理的主旋律。

  作为全国“试验区”,中心城区鼓楼将拿出一批怎样的经验样本,开创社会治理的新局面?

  更多内容,请点击这里

  【关注】

  精彩试读>>>

  白下高新区综合改革蹚新路——革新为钥,园区“裂变”促“聚变”

  作为全市乃至全省面积最小的省级高新区,如何打破空间掣肘开辟新天地?作为连续5年跻身全省高新区第一方阵的“优等生”,如何继续加速领跑?

  以改革破题,以创新答卷,在新一轮南京园区体制改革中,南京市白下高新区将创新成果厚植秦淮全域,改革实绩引来广泛关注。

  更多内容,请点击这里

  【关注】

  精彩试读>>>

  解析数字经济高地背后的“红色密码”——“雨花软件”澎湃“红谷”动力

  以南京2%的区域面积创造出全市40%、全省20%的软件与信息服务业产值,综合实力名列全国同类园区前茅;集聚涉软企业3000余家、从业人员近30万人,54家“独角兽、瞪羚”企业奔腾双创沃土……

  “江苏软件看南京,南京软件看雨花”——回看“十三五”,位于雨花台区的中国(南京)软件谷是南京发展最快的“明星园区”之一,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建设三年两获国务院表彰。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不断攀登高峰的背后,这个明星园区藏着怎样的发展密码?

  记者近日走访中国(南京)软件谷,破译园区背后的“红色密码”——与南京创新名城建设“同龄”的非公党建工程“雨花红谷”,历经三年稳扎稳打,带动区域党建与企业发展同频共振、齐头并进,将红色基因深深镌刻在这片数字经济高地。

  更多内容,请点击这里

  【关注】

  精彩试读>>>

  溧水5年“引才”10万——人口集聚 活力喷涌

  产业发展集聚48661人、高校引进集聚34248人、康居工程集聚15627人、机关事业单位招录等方式集聚3244人……2016年溧水开始实施高素质人口集聚工程,大专及以上学历、初级及以上职称、高级技工,满足其中一项即可纳入集聚工程。

  经过近5年时间的努力,截至今年10月底,溧水已集聚高素质人口102244人,圆满完成区“十三五”规划中明确的5年集聚10万高素质人口的目标任务。

  俗语说“丁财两旺”,城市人口吸引力是观察城市的深度视角。人口已成为城市发展的核心资源,而人口的流入也带动了各种生活、消费的需求,再反过来刺激城市的发展。

  近年来,溧水经济发展跑出“加速度”,城市建设迈上“新台阶”,城市知名度实现“大跃升”。大量人口的流入,尤其是高素质人口的加速集聚,为溧水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力资源支撑。

  更多内容,请点击这里

标签:
责编:刘雨菲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