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南京 > 要闻 > 正文
守护与传承历史,在江东门纪念馆当志愿者的他们分享了怎样的心声
2020/10/19 21:18  新华报业网  

  交汇点讯 有时候,他们是讲解员;有时候,他们是义务工;有时候,他们是演奏家;有时候,他们是研究员……穿上这一抹紫色,戴上紫金草徽章,他们就有了共同的名字。10月19日,紫金草学雷锋志愿服务队2019—2020年度表彰分享会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简称“纪念馆”)举行,这些默默坚持用实际行动守护和传承历史的志愿者们在现场分享感悟、共话成长。

  据了解,纪念馆自1994年成立志愿服务工作队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工作以来,注册志愿者达22984名,累计服务时间达百万小时,2016年,更名为“紫金草学雷锋志愿服务队”,目前在馆志愿服务活动项目包括社会教育类、专业服务类、辅助管理类等三大范围及讲解服务、文明引导、文艺演出、语言翻译、文物研究、关爱扶助、宣传推广、团队保障等八项岗位。

  分享会上,“最佳志愿服务奉献者”“优秀志愿者”“最佳志愿服务组织者”“最佳志愿服务团队”等奖项一一颁出。志愿者们身着标志性的紫色马甲,脸上洋溢着一如平日里做志愿服务时温暖灿烂的笑容。

  64岁的“优秀志愿者”李国荣作为紫金草志愿讲解员,去年参加了江苏省第二届红色故事宣讲大赛,并最终获得“优秀志愿讲解员”称号。“这不是我个人的荣誉,这是纪念馆和全体志愿者的光荣。”热衷公益事业、热心志愿服务的李国荣2018年来到纪念馆担任义务讲解工作,每一次通过自己的讲述让参观者了解南京保卫战以及血战光华门的这段历史,都让李国荣觉得“有价值,很光荣”。今年由于疫情的缘故,馆里暂停了志愿讲解,李国荣又当起了引导员。“江东门的钟声每天都会响起,真实的历史在这里传播,爱国的情怀在心中凝聚,和平的力量在缅怀中强大,把自己的人生阅历和对生命的见解融入到志愿讲解中,一起为历史的传播贡献力量。”李国荣坚定地说。

  紫金草学雷锋志愿服务队中有年逾花甲的老人,也有风华正茂的年轻人,当他们炙热的青春与这段严肃的历史碰撞,对传承的意义有了更加深刻的诠释。

  南京晓庄学院新闻传播学院此次获得了“最佳志愿服务团队”称号,交汇点记者了解到,2019年,该学院40名大学生加入到紫金草宣传采编服务队,志愿服务时长累计640小时,他们通过文案、图片和短视频等方式呈现在志愿者微博平台,传达紫金草志愿者积极向上的奉献精神,传达铭记历史、珍爱和平的心声。“在穿上紫色志愿服的同时,也赋予了他们强烈的使命感、价值感和自豪感,更是一场精神的洗礼。”南京晓庄学院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马缘园表示。

  从十五年前的志愿者到今天的“最佳志愿服务组织者”,胡卓然感触良多,他曾多次带领着大学生志愿者参与纪念馆“哭墙”遇难者姓名描红活动。“我自己也是一名志愿者,此刻很激动,这些年轻人慢慢成长起来,看着他们在充分了解史实的同时,努力为还原史实,为今天对和平的呼唤做着力所能及的事。伟大的抗战精神和志愿服务精神都是要通过一代又一代的人传承下去的。”

  铭记历史、珍爱和平,在这座宏大的纪念馆中,所有的个体记忆、集体记忆共同汇聚成一座城市的记忆,一个国家的记忆。

  纪念馆馆长张建军一直默默坐在位置上,认真聆听每一位志愿者的分享。 “我初中时候的班主任现在也是我们馆里的一名志愿者,他是我人生的导师,今天依然在给我做着向导,他们每一个人都让我充满了感动,想对他们说一声感谢。”张建军表示,这些默默付出的平凡志愿者一起在做一件特别有意义的事,一件给所有中国人打下底色的事,一件凝固家国情怀的事。“心里有情怀,眼里有观众,手中有技能,一批又一批身穿紫色制服,胸佩紫金草徽章的志愿者,以一种永不摒弃的情怀、不容推卸的责任,不断传承着历史永恒的记忆,传递着警示未来的力量。”

  交汇点记者 黄欢 陆威

标签:
责编:顾志铭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