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南京 > 要闻 > 正文
开放的南京,跑出国际化加速度
2020/10/13 18:34  新华报业网  

  城市国际化是应对经济全球化时代城市竞争的关键举措,是转变城市发展方式,探索新一轮发展方向的必然选择。近年来,南京市紧扣“创新名城、美丽古都”愿景,加快打造吸引人才、积聚人气、激荡人心的国际化城市,国际影响力、竞争力不断提升。

  从历史积淀、城市地位、经济总量、发展阶段来看,目前南京也正是处于加速国际化的重要窗口期。站在对外开放的新起点上,在拥抱“全球化”、畅通“双循环”的新的历史洪流中,作为江苏省的省会城市和区域性的中心城市,南京又该如何推动城市国际化迈上新的更高台阶?

  开放融世界,创新赢未来

  在南京秦淮区中华门外的悦来巷子里,有一个中国最古老的澡堂——瓮堂,这个始建于明朝初年的澡堂,曾是当年外国使臣来南京朝拜前洗澡沐浴的地方,留下了南京600多年前的国际交往记忆。

  600多年后,南京这座兼容并蓄的城市正在加快打开通往世界的大门。由全球化与世界城市研究小组(GaWC)编制、被誉为“全球关于世界城市最权威排名”的《世界城市名册2020》中,南京全球排名升至第87位,在内地城市中排名升至第7位;9月6日,在2020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与普华永道联合发布《机遇之城2020》报告,南京综合排名全国第6位;由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与英国智库Z/Yen集团共同编制、国际范围内最具权威性的金融中心地位指标“2020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报告”中,南京首次跻身国际专业性金融中心城市。

  在9月底由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南京市城市国际化推进办公室、南京鼓楼区人民政府共同承办的“开放融世界·创新赢未来——2020南京城市国际化发展研讨会”上,南京市市长韩立明与中外嘉宾分享了南京打造国际化城市取得的阶段性成效。

  她介绍,近年来,南京始终把完善国际化功能作为重要着力点,不断提升链接辐射、互联互通的能力。一是放大独具魅力的人文优势,始终坚持把城市文化作为“独家招牌”,通过传承城市文化记忆、塑造城市文化符号、彰显城市文化内涵、提升城市文化空间,给城市国际化增添了更多的文化符号和人文色彩;二是提升通达全球的城市功能,全力推动开放创新,大力拓展交通枢纽功能,着力放大城市开放功能,高水平建设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南京片区,全方位、多层次、多元化的开放合作格局加快形成;三是打造接轨国际的营商环境,全面接轨国际贸易投资规则,对标世界银行十大指标,出台了两个“优化营商环境100条”政策,一系列具有独创性、引领性的创新举措,取得了显著成效;四是彰显开放包容的国际风范,在这次抗疫斗争中,南京与23个“生根出访”国家的城市、国际友城展开抗疫合作,加深了彼此了解、增进了国际友谊,进一步展现对外开放的国际形象。

  优化城市国际化发展环境

  国际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南京市商务局党委副书记、市口岸办主任丁爱民用“创新、机遇、开放、活力、宜居”五个关键词,向记者介绍了南京正在不断优化的国际化发展环境。

  科技引领,南京正成为创新之城。南京创新名城建设三年来成果丰硕,高新技术企业每年新增千家以上,新研机构年增百家以上,国际化创新能力显著提高;加强国际人才交流,目前南京已累计集聚海内外高层次人才 2800多名,包括8名诺奖和图灵奖得主,以及 115 名中外院士在内的顶尖科学家。

  产业驱动,南京正成为机遇之城。“引进来” 量质并举,1-8 月,全市新增实际外资31.9亿美元,同比增长3.5%,境外500强已有219 家落户南京;“走出去” 稳步增长,全市赴“一带一路”国家承包工程累计完成营业额超10.3 亿美元,合同总额7.5亿美元。自贸试验区南京片区“生物医药集中监管和公共服务平台”等2项案例入选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最佳实践案例。

  全球互动,南京正成为开放之城。目前已与 95 个境外城市建立友城关系,与 23 个国家开展实质性创新合作,并布局建立了 28家海外协同创新中心;国际交往层次显著提高,加入世界城市和地方政府组织、世界大都市协会等国际组织、机构,全球会议目的地城市会议数量排行大幅提升。

  市场赋能,南京正成为活力之城。经济持续增长,今年上半年南京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6612.35亿元,疫情之下逆势飘红,同比增长 2.2%,增速分别超出全国、全省 3.8 个、1.3 个百分点,位居全省设区市和全国 GDP 万亿元城市首位(与长沙并列);企业快速发展,高成长性企业数及估值总和排名全国第5位,平均每天新注册市场主体 600多家。营商环境优化,《2020 中国城市营商环境投资评估报告》中,南京荣获“中国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标杆城市”称号。

  交汇交融,南京正成为宜居之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的“世界文学之都”已成为南京城市新名片,禄口机场T1航站楼新装亮相、新建成托马斯实验学校、金地未来学校等优质国际化学校、鼓楼医院江北国际医院1期临床试验研究中心、综合肿瘤中心陆续启用、全市新增的7家国际社区试点建设稳步推进,文化、交通、教育、医疗、生活,古都南京正越来越显出“国际范”。

  树立开放发展的“南京样板”

  “一个城市的国际化是指城市经济和人文要素跨国界的相互交流不断增加,经济社会活动更多地遵从全球性的惯例和游戏规则。”第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王一鸣在2020南京城市国际化发展研讨会上做主旨演讲时说,历史上郑和下西洋就是从南京出发,经海上丝绸之路到访了西太平洋和印度洋30多个国家和地区,代表了当时国家对外交往的最高水平,改革开放以来,南京凭借深厚的历史沉淀和便捷的地理位置,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但在经济开放型程度、国际交往表现、城市服务功能等方面,与同为经济大省省会城市的广州等相比,仍显滞后。

  打造国际化大都市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天津、杭州、成都、西安、重庆等国内新一线城市都提出了打造区域性或全球性的国际化城市的目标。当下,全球供应链正在进行区域化、近岸化调整、“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开始构建、长三角一体化战略加快推进,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南京如何才能更好地跑出城市国际化速度,加快树立开放发展的“南京样板”?

  王一鸣表示,南京综合经济实力位居全国前列,交通网络覆盖度高,人居环境水平领先,人文科教优势明显,加快推进城市国际化,南京应该有更加高远的战略定位。

  他提出,南京应该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名城。后疫情时代,科技领域的国际竞争将更加激烈,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尤为紧迫,南京不仅要提供优质产品,更要提供高水平的科技供给,勇当我国科技和产业创新的开路先锋,支撑全国高质量发展。

  南京还应该建设成为国际人文交流中心以及国际化的教育和人才基地。围绕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创新名城的定位,积极同国际组织、行业协会学会、跨国公司对接,着力引进一批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会议、高端论坛,构建多层次国际会议体系,打造国际学术会议之都;引进一批世界名校和国际著名机构来宁合作办学,建设高水平的国际医疗卫生和养老机构,强化国际化商务和生活社区规划建设,使社区的管理和文化氛围能够满足国际人才的日常便利化需求。

  交汇点记者 叶小力 刘瑜 通讯员 胡威

标签:
责编:顾志铭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