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南京 > 要闻 > 正文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南京秦淮区老街巷“微更新”:看老城南如何“逆生长”
2020/07/09 18:45  新华报业网  

  交汇点讯 走进南京秦淮区大油坊巷历史风貌区(小西湖片区),映入眼帘的是蜿蜒的街巷、传统江南民居、精巧雅致的庭院……谁能想到,这段充满历史风情的街区,不久之前还是老旧破败的棚户区。通过进行因地制宜、充分尊重民意的改造,大油坊巷小西湖片区不仅焕发了新生,并且最大限度地保存了原有民居的风貌,实现了“逆生长”。

  南京大油坊巷历史风貌区(小西湖片区)位于秦淮区老城南核心区域,串接着夫子庙与门东历史街区,形成了门东地区中轴线。这片区域保留了传统建筑空间格局,街巷宽窄不定、宛延曲折,无规则延伸自然形成的街巷肌理,形成了毗邻关系复杂的江南民居式院落。

  由于年代久远,这片棚户区很多民居的内部阴暗潮湿,居住条件越来越差。同时,由于缺乏合理的规划,以及相应的雨污分流设施,一到雨天,街巷当中就会变得泥泞难行,卫生条件也日益堪忧。甚至有些建筑,已经进入到了危房行列。

  2017年5月,小西湖片区的旧房改造开始启动。秦淮区依照“自我更新、有机更新、持续更新”的保护原则,尊重民意,针对建筑完整程度,采用适当规模和合适尺度进行修缮,对50多个院落进行“微更新”,不断促进人与建筑的自然和谐。

  “我们首先会对房屋的情况进行评估,针对不同等级的危房采取有针对性的修缮措施。”南京历史城区保护建设集团董事长范宁介绍,“同时,在改造过程中秉持‘注重历史保护,留住城市记忆’的理念,充分尊重居民意愿,不愿意搬走的也可以租赁、共享的方式参与片区改造。”

  马道街29号原本是一座始建于解放初期的木结构民居,在经历了半个多世纪风吹雨打之后,房屋的安全性已大打折扣。借着旧房改造的契机,历保集团尊重产权人的意愿,将这座民居改造成了摩登时尚的咖啡屋。

  记者在现场看到,咖啡屋的外观和原来一模一样,连木制楼梯也保留了下来,只是外立面和内部装潢进行了翻新。另一个重要的改变是,在屋顶原有的木质横梁下面,新加装了一根粗大的工字钢梁体,房屋的四角同样也用工字钢进行了加固,给整座建筑添上了一副“钢骨骼”。

  “我妈妈见到改造以后的房子非常开心。”马道街29号产权人的女儿童昕昕,“她说:‘房子虽然焕然一新了,但是依然保留住了我印象里的样子。’”

  此外,还不断完善基础设施等配套体系,通过腾迁居民院落的修缮改造、迁入新业态,增强街区的活力。据了解,今年底,小西湖片区改造将正式完成,并对外开街,届时,它将成为南京集合老建筑群和最新商业模式的新型休闲娱乐街区。

  “城市更新的过程中,细心的江苏人留住了传统,留住了记忆。”小西湖片区的改造让中国新闻社记者钟升印象深刻,“这个与原住民‘共生’的历史风貌区将为市民游客演绎出另一种小康。”

  交汇点记者 陆威 刘畅方达 孟旭 韩雷

标签:
责编:顾志铭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