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南京 > 要闻 > 正文
南京文化场馆恢复开放体验记
2020/03/19 19:55  交汇点新闻  

  自3月15日起,南京市博物总馆所属各馆(南京市博物馆、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中共代表团梅园新村纪念馆、南京市民俗博物馆、渡江胜利纪念馆、江宁织造博物馆、六朝博物馆)正式恢复开放。今天,南京博物院、南京图书馆、江苏省美术馆等又一批文化场馆恢复开馆。记者走访了南京市博物馆、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六朝博物馆、江苏省美术馆、南京图书馆,进行了一次文化场馆恢复开放体验记。

  南京市博物馆

  看展打卡踏青,老少同乐

  六朝博物馆里,70岁的朱大爷对一楼展厅里锦绣的织锦龙袍和精美的云锦手提包兴趣不大,却对城墙遗址看得入神。谈及南京几家博物馆同时恢复开放这个举措,他大加赞赏:“疫情漫长,随着情况好转,开放一些公共场馆真的很有必要,让大家有地方放松下心情,接受一点文化的滋养。”3月8日刚过完70岁生日的朱大爷说:“我既没办年卡,也没买票,70岁以上的老人就享受免费政策啦!人老了心没老,来补补文化课,来这儿就是想看看南京的历史,知道南京的故事。”

  六朝博物馆

  《云裳簪影》

  在南京市博物馆,记者遇到了前来观展的一对情侣,他们是外地人,在南京游玩好些天了。女孩说,以前来南京都没机会去朝天宫,这次不想错过了。对于场馆内的《云裳簪影——宋明服饰展》,女孩特别喜欢,“即使在昏暗的展厅里,也能看出织金的罗裤、纯金或是琥珀的头冠、水晶材质的玉璧,再比较一下电视剧里古人穿的服装,挺有意思的。我们也没怎么做行程,想到哪儿就去哪儿,昨天刚去过牛首山,南京的景点实在太多了!”

  踏青的一家三口

  一对小夫妻推着童车带着6个月大的小男孩,在太平天国历史纪念馆里悠闲地散步,他们径直穿过陈列着信笺、玉玺、旗帜的展厅,来到后院的亭台假山边,小男孩在阳光下兴奋地直蹬腿。丈夫精心挑选了角度给妻子拍照,巡视的保安在一旁提醒了句“口罩戴好啊!”妻子吐一下舌头赶紧戴上:“哎呀不好意思,我刚刚拍照的。”丈夫表示,他们住的地方离市区较远,今天趁着工作日游客少,天气又好,出来放放风,给爱人和孩子拍几张春天的照片。

  瞻园内的流浪猫

  大学毕业就迷上了摄影的刘先生是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的常客。从新闻上得知上周末开馆,就赶紧来了,自认对南京一年四季花期了如指掌的他感叹:“花不等人啊!错过了早春,大部分春花已经开到荼蘼了。不过能拍到暮春也不错了,前两天去拍了明孝陵的紫叶李,再过阵子可以拍垂丝海棠了。”博物馆里有一只黑白花的猫咪一直围着他转。“原先它们可都油光水滑的了,就是给大家喂出来的。你看看现在,一个个瘦骨嶙峋的。” 刘先生告诉记者,南京这些博物馆的园子里多多少少都有几只流浪猫。疫情之下,虽说各场馆也会有工作人员值守,但是猫咪大多吃不上饭。开馆之后,很多同好在出门拍摄时都会在包里揣一袋猫粮,救济救济这些小生命。

  观众错时、分批入馆、分散参观

  记者了解到,随着江苏省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省文化和旅游厅近日印发《关于精准有序做好文化场馆恢复开放工作的通知》及《全省文化场馆有序恢复开放工作指南》,全省文化场馆将逐步有序恢复开放,其中包括全省各级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文化馆(站)、美术馆、非遗展示馆。通知要求按照精准防控原则,实行分区域、分空间、分项目逐步有序恢复开放。对拟开放的区域和服务项目,要合理安排参观线路和时间,实行观众错时、分批入馆和分散式参观,鼓励通过网络预约等方式限制日参观人数,控制瞬时最大承载量。对容易形成人员聚集的空间和项目暂不开放,暂不举办线下讲座、培训、演出等人员聚集活动。

  在几家博物馆,记者进行了体验式入馆,了解到除了单向参观、凭身份证件和绿码进馆、禁用垂直电梯等措施外,目前各家场馆暂不接待团体游客,不提供人工讲解,多使用语音讲解和数字导览为游客提供讲解服务。于周四开馆的几家文化场馆,均需在网络提前预约方可进馆,南图目前仅提供借还书服务,类似儿童阅览室这样的场馆并没有开放。

  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

  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以往从南门、西门皆可进出,疫情期间改成了单进单出,只能从瞻园路的南门进入博物馆。门口设置了关卡,必须出示苏康码或是宁归来的绿码,携带身份证,测过体温之后方可买票进馆。游客表示虽然有些麻烦,但严谨的防控措施让大家多了一份安心,安全更有保障。相比之下,六朝博物馆和南京市博物馆的防控措施中还多了登记一项:两家博物馆的门前都放了长桌,工作人员在观众出示身份证和苏康码时,同时登记下对方的姓名和联系电话。南京市博物馆工作人员徐清告诉记者,3月15日首次开放那天,由于是周日,市博总共接待了1000多名游客。大家可能还是有所顾忌,多数是在露天场所活动,展厅相对封闭,所以是限流的,工作人员在各处贴了“请勿聚集”的告示牌;即使是露天场所,人流量也不可以超过最大载客量的50%,门口还挂上了统计人数的电子牌。

  南京市博物馆门前的客流显示

  许久不见的图书馆和心心念念的画展

    呼声颇高的南京图书馆在开放首日,现场就人流不息,络绎不绝,馆内的书桌上都贴上了“一人一桌”的指示牌,几乎是座无虚席。门口的告示牌上清晰地写明了如何在官方微信程序中进行预约,预约时可以选择座位,提前做好安排。一些老年人可能使用手机不够熟练,门口的保安在登记信息后也耐心地指导他们进行预约。截止至19日16时,进入南图二、三楼外借服务区的读者907人,借书2151册,还书2785册。现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相较于往常周末一万多甚至两万人次的流量,还是大幅度减少了。

  一人一桌

  匆匆赶来的许女士在三楼的育儿书区域挑选了好几本书,她说自己上一次借的书已经满了两个月,原本一月底就到期了,今天南图开放就赶紧来还书。“我们单位目前还是半复工,可以在家处理工作,所以趁此机会也想多选一点书回家看,充实自己。”

  三楼阅览室

  赵泽先生手中拿了10多本书,还在书架上寻寻觅觅着,他告诉记者:“我有将近两个月没来了,真的很想念图书馆,可以说是有一种情结在吧。以往我平均每周都要来一次,借个六七本书回家看,我看书快,也不拘泥是什么类型什么内容。”

  南京图书馆门前验证预约码

  距离南图不远的江苏省美术馆在开放首日,迎来了数十位观众。记者看到,江苏省美术馆进馆也需预约、出示绿码和身份登记。展厅里,一位潘先生站在在一幅水墨画前仔细研究,他告诉记者,自己是特意来看《盛世春光》这个展览的,年前得知画展开幕后一直没有时间来看,看到新闻说场馆开放之后赶紧过来了。“我很喜欢艺术,虽然我是个门外汉,但也不妨碍我常来美术馆逛逛。这个展画作都很精彩,回去我还会推荐给朋友们的。”

  一场疫情,仿佛在冬日里夺去了人们原先寻常的假期与欢乐,带给了不少家庭伤痛,也让很多人心惊胆战。但四季变换,草长莺飞,不以他物为转移。春日融融之中,伴随着越来越多岗位工作人员的“归位”,我们还将迎来更多期待、更多美好。

  交汇点记者 傅秋源

标签:
责编:李爽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